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261篇
地球物理   217篇
地质学   624篇
海洋学   65篇
天文学   565篇
综合类   86篇
自然地理   8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97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河南陕县瓦碴坡铝土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全树 《西北地质》2009,42(4):53-59
矿床产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不整合面上,严格受沉积间断面的控制。矿区及外围是由3个矿带、30余个矿体组成的大型铝土矿床,是河南省内主要富铝(黏)土矿成矿带之一。矿床受潮湿热带气候中形成的红土化与成矿密切相关;侵蚀面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洼地及溶斗是铝土矿的定位空间,海湾泻湖相沉积环境是铝土矿床形成的有利条件。研究表明,矿床属于海相成因的短距离搬运-机械沉积为主的铝土矿类型,认为此区具有较好的铝土矿成矿前景。  相似文献   
992.
选取伊犁河谷为研究区,探讨了夏朝以来的1 029处遗址时空分布和地理背景。结果表明: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依次为“河岸阶地→河流谷地、谷地的丘陵和高阶地→低起伏低山和低丘陵→冲(洪)积平原、河谷平原”。遗址分布范围分别经历了“分散”、“扩大”、“收敛”、“集中”的演变,其空间格局由前3个时期的“东高西低”演变为后3个时期的“西高东低”,其分布中心经历了从河流“中上游→下游”的演变。遗址集中分布于第2~8级(601~1 300 m)高程和第1~5级坡度(0~9°),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现出从高海拔、高坡度向低海拔、低坡度转移的趋势。古遗址数量、规模均以宋元明时期最高,而古墓葬则以春秋-秦时期居首。古墓葬遗址主导文化经历了“安德罗诺沃文化→索墩布拉克文化→乌孙文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993.
江南古陆北缘青阳钨钼矿集区成岩成矿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青阳钨钼矿集区处于江南古陆北缘钨-多金属成矿带的北部,区内钨钼矿床均分布于青阳-九华山复式岩体周边、以钨钼矿化为主。本文在综合分析青阳钨钼矿集区内钨钼-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成岩成矿年代、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得到如下认识:1)青阳钨钼矿集区成岩成矿年代可以分为早(146~135Ma)、晚(134~128Ma)两期,早期成矿作用较强烈,矿点广泛分布在青阳岩体周边;晚期成矿作用主要分布于九华山岩体边部及外围,呈北东东向展布。2)青阳钨钼矿集区成矿斑岩体主要为高钾钙碱性、准铝质-弱过铝质岩石,成矿斑岩体以壳源岩浆岩为主、从早到晚具有源区深度变浅的趋势,演化程度具有由花岗闪长(斑)岩(早期)→花岗(斑)岩(晚期)的增高、向富钼岩浆岩演化特点。3)青阳钨钼矿集区内钨钼矿床赋存在震旦系-奥陶系地层中,主要包括震旦系蓝田组、奥陶系仑山组及寒武纪碳酸盐地层,赋矿有利层位为成矿元素丰度值高、镁质含量较高的碳酸盐地层。青阳钨钼矿集区中成矿斑岩体与复式岩基的源区及演化过程均存在差异,他们可能是燕山期太平洋板块俯冲的同一时空背景下,不同源区组分发生部分熔融的岩浆经历不同演化过程的产物。  相似文献   
994.
青藏高原的快速隆起使其地质、地貌和气候发生了剧烈变化,导致崩塌、滑坡、泥石流、岩屑流和冰湖溃坝等地质灾害频发。利用遥感技术对青藏高原西部地质灾害的分布、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对灾害形成的背景进行了探讨。崩塌、滑坡和泥石流主要发育于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及昆仑山的高山峡谷之中; 冰湖一般分布于雪线附近; 岩屑流发育在雪线之下基岩裸露区的陡坡上; 融冻泥流则位于海拔更低的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的过渡地带。高原内部的造山带为灾害提供了地形条件; 冰川和大气降水为灾害提供了水源; 冰川作用和频繁的融冻作用为灾害提供了物源。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是地质灾害发育的内因,高海拔高寒气候是灾害发育的外因。  相似文献   
995.
武汉市第四系浅层地下水环境背景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查明武汉市第四系浅层地下水环境背景值,以2014年采集的21件浅层地下水样品水质分析数据为依据,利用Grubbs检验法剔除异常数据,采用Shapiro-Wilk检验法进行概率分布类型检验,计算该市地下水中的K++Na+、Ca2+、Mg2+、F-、Cl-、S$O^{2-}_{4}$、HC$O^{-}_{3}$、N$H^{+}_{4}$、TDS和总硬度主要成分的环境背景值。结果表明: 研究区地下水主要成分的分布类型以正态分布为主,对数正态分布较少,无偏态分布类型; 与20世纪90年代江汉平原东部地区相比,本次计算获得的地下水背景值阳离子中Ca2+相对减少,K++Na+、Mg2+均相对增加,但变化幅度较小; 除HC$O^{-}_{3}$增加外,其余阴离子均减少,且变化幅度较大。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与北部山区岩石风化溶解和地下水径流、氧化还原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996.
In recent decades,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e change, the ecosystem of our country has been continuously degraded,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sustain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recover the ecosystem, China has invested heavily in launching a series of key ecological programs and projects including North Shelter Forest Program, Grain for Green Project and integrated ecosystem management of rock desertification. How to comprehensively and timely grasp the ecological effects and existing flaw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key ecological projects so as to scroll the implementation of ecological projects and ensure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projects, and promote the follow-up ecological engineering deployment of being scientific and space-oriented is a major imperative for the country. Therefore,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 set up the project of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of Ecological Benefits of Key Ecolog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project, we will establish an indicator system for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key ecological projects, developing various technical systems for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key ecological projects, quantitatively evaluating the ecological benefits of key ecological projects, and concise the technical approaches to enhancing ecological benefits. We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futur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key ecological projects.  相似文献   
997.
根据大兴安岭毕利亚山碱长花岗岩黑云母的电子探针(EPMA)测试结果,对黑云母的化学成分特征、成因类型及结晶时的温度和氧逸度进行了研究,并探讨岩浆源区的性质及成岩背景。毕利亚山碱长花岗岩黑云母具有高Si(SiO_2:39.876%~42.419%)、富Mg(MgO:18.138%~20.02%)、贫Fe(FeO~t:10.549%~11.468%)特征,属镁质黑云母;黑云母的结晶温度为590℃~650℃,且具有较高的氧逸度。其∑Al的值为1.01~1.044,Fe/(Mg+Fe)的值为0.228~0.262。Mg/(Mg+Fe~(2+)+Mn)的值为0.673~0.834,FeO~t/(FeO~t+MgO)的值为0.345~0.387,指示了其岩浆源区为富镁的岩石圈地幔,并且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发生混染作用。  相似文献   
998.
李敏  成杭新  李括 《地学前缘》2018,25(4):276-284
利用中国150余个淡水湖泊表层沉积物和深层沉积物的地球化学数据,采用中位数绝对中位差的方法统计获得了中国主要淡水湖泊沉积物的As、Cd、Cr、Cu、Hg、Ni、Pb、Zn、TN、TP、TOC及pH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为我国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的建立和湖泊生态环境质量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统计结果表明,我国表层湖泊沉积物中的As、Cd、Hg等重金属元素以及TP、TOC等发生了显著富集,显示出强烈的人类活动对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的改变。在探讨国外环境质量基准值对我国淡水湖泊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适应性的基础上,提出直接采用国外相关标准还不能客观评价我国湖泊沉积物的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应充分考虑我国湖泊沉积物的地球化学背景,建立适应我国情况的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  相似文献   
999.
The submillimeter (submm) extragalactic background light (EBL) traces the integrated star formation history throughout the cosmic time. Deep blank-field 850 μm and 1.4 GHz surveys and optical follow-up have been only able to determine the redshift of ∼20% of the submm EBL. The majority (80%) of the submm EBL is still below the confusion and sensitivity limits of current submm and radio instruments. We break through these limits with stacking analyses on our deep 850 μm image in the GOODS-N and find that the submm EBL mostly comes from galaxies at redshifts around 1.0. This redshift is much lower than the redshift of z=2–3 previously implied from radio identified submm sources. This result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number of high redshift galaxies that may be seen by ALMA.  相似文献   
1000.
利用钦州市三站1957~2003年的逐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该地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并分析严重高温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总结了严重高温天气过程出现的天气形势特点。结果发现:①钦州市高温天气分布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时间性。②中高纬环流平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热带低值系统外围偏北气流的共同作用是严重高温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