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2篇
  免费   280篇
  国内免费   486篇
测绘学   235篇
大气科学   331篇
地球物理   140篇
地质学   749篇
海洋学   197篇
天文学   375篇
综合类   119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9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本文以简要的文字较全面地介绍了GPS全球定位系统的研制概况、简单原理.测量方法、应用范围、接收机现状和发展方向等问题,涉及面较广,材料较为丰富,供广大测绘工作者和测绘专业大专学生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利用色球Ha单色像、TRACE和SOHO/EITEUV单色像、SOH0/LASCO白光日冕观测及SOH0/MDI光球磁图,对2003年8月25日日面AR0442边界上2个暗条爆发的不同动力学行为及与之相关的耀斑、耀斑后环和CME等现象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个暗条的激活态和爆发过程有明显不同:暗条F1先变粗变黑,出现明显分叉,然后表现为whiplike爆发;而暗条F2一部分先消失,其余部分出现水平的轴向运动,最后F2整体爆发。(2)2个暗条的爆发机制是不同的:F1的爆发可能与新浮磁流密切相关,而F2的爆发与F1爆发产生的双带耀斑的分离运动和相互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93.
超新星1993J的UBVRI多色测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994.
位于日冕微波区的微波Ⅲ型爆发界面频率的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京天台1.0-2.0GHz射电频谱仪记录到的1994年1月5日爆发图上,首次发现一界面频率位于1240MHz与1340MHz之间的微波Ⅲ型爆发对,其频率漂率为-0.22GHz/s和+0.23GHz/s由此推出电子加速区位于光球之上,3.7×10^4km的高度,电子加速区及Ⅲ型爆发形成区的高度范围约为1000公里,而电子束的速度相应为0.102c及0.106c。  相似文献   
995.
在排除了由非孤立耀斑过程所引起的,可能有激波相互作用的事件之后,本文指出了耀斑X射线(1-8)辐射的一个特征量与相应的行星际激波渡越速度VT的关系.该关系是由Eselevich于1990年首次获得的.本工作还得到了发生于活动区之外的爆发日珥的尺度与相关的激波的渡越速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96.
1989年4月9日射电爆发中的准周期振荡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97.
一个拱桥状爆发日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91年3月7日在太阳东北边缘产生了一个爆发日珥。它产生在没有耀斑、暗条、黑子等其它太阳活动现象的一个相对宁静的日面区域。日珥抛射的最大高度为6.97×104km,最大长度为11.6×104km,从形态的大小来看它属于中等偏小的爆发日珥。抛射的时间过程,上升阶段非常快,而下降阶段则较缓慢,有类似于耀斑爆发的时间过程。日珥爆发后的绝大部分物质基本上在磁场作用下沿磁力线作抛物线运动形成拱桥形状,并保持到消失。日珥下降前后,顶端有少部分物质被抛射脱离日珥主体部分,扩散到行星际空间。  相似文献   
998.
999.
利用云南天文台声光频谱仪观测到的一次特殊的太阳射电米波爆发,与对应的光学活动及相关事件,我们探讨了1991年6月7日的日冕物质喷射 过程。  相似文献   
1000.
1990年5月23日0400—0451UT期间在遥隔两地的南大天文台与北师大天文台和北京天文台用时间分辨率1s和10ms分别在波长3.2cm、2cm和10.6cm上进行了太阳射电爆发的同时观测.发现了短厘米波爆发中的双重准周期脉动现象.本文根据这些观测资料连同S.G.D.发表的有关射电、光学和软X射线(SXR)耀斑等数据,提出了一个在耀(斑)环内非热与热辐射过程中由于相互作用而触发Alfven波和快磁声波的振荡模型,用来解释太阳短厘米波爆发中相关性很强的双重准周期脉动的起因和观测特征,并由此计算出爆发源区的平均物理参量T,N,B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