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0篇
  免费   165篇
  国内免费   212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214篇
地球物理   247篇
地质学   598篇
海洋学   228篇
天文学   90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59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固相萃取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对闽江河口区域沉积物中8类54种抗生素的含量以及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并利用熵值法对抗生素的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闽江河口区域24个站点共检出6类(大环内酯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硝基咪唑类和苯并咪唑类)19种抗生素,总量范围在4.16~64.74 ng/g,平均值为17.35 ng/g;其中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抗生素检出频率达到100%。抗生素总量的空间分布情况呈闽江河口上游>北港>南港>河口下游的趋势,人口密集区生活污水和医疗废水排放是上游和北港沉积物大环内脂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含量较高的主要原因,而海水养殖过程中的直接投放可能是河口下游硝基咪唑类抗生素的主要来源;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抗生素的生态风险值RQ<1,然而替米考星和甲硝唑在研究区域的RQ>1,具有一定的潜在风险,可能会对该区域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82.
赣江上游河流水化学的影响因素及DIC来源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对赣江上游38 处水体采样点的水化学特征和溶解无机碳稳定同位素的分析, 发现其总溶解质浓度较低, 其中, 阳离子以Na+、Ca2+ 为主, 阴离子以Cl- 和HCO3 - 为主, Si 的浓度较高, 表征了典型硅酸盐地区河流的水化学组成特征。通过海盐校正分析得出, 研究区大气降水对河水溶解质的贡献率为11.5%, 扣除降水的贡献部分, 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 计算得出赣南流域受硅酸盐岩风化作用强烈, 同时由于受附近盐矿的影响, 蒸发盐岩的风化作用显著。另外, 根据δ13C 溶解无机碳DIC 的测量值约为-8.35‰~-13.74‰, 平均为-11.65‰, 利用质量平衡计算得出, 研究区DIC 的主要来源, 约68.5%来自于土壤CO2, 31.5%来自于碳酸盐矿物的溶解, 进而得出流域岩石化学风化过程消耗的土壤CO2 为2.11×105 mol/yr·km2, 来自碳酸盐本身的HCO3 -含量为9.6×104 mol/yr·km2。由于地理位置和流域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差异, 各支流DIC 来源的比例亦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83.
通过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_2O_3-SnO_2光催化剂,采用XRD、SEM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形貌、物象、粒径一系列的表征,研究结果显示制得的催化剂仍保持纯SnO_2四方金红石型结构.研究了Fe_2O_3-SnO_2光催化剂投加量、Fe_2O_3与SnO_2物质的量比、煅烧温度、煅烧时间、氨氮初始浓度、p H值、H2O2浓度以及光照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海水养殖废水中氨氮降解效率的影响.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正交实验,确定最优化反应条件:催化剂投加量为0.4 g/dm3,煅烧时间为3 h,物质的量比为1∶2,氨氮初始含量为50 mg/dm3,光照反应时间为2 h.这5个因素对Fe_2O_3-SnO_2光催化氧化速率影响的大小程度依次为:Fe_2O_3与SnO_2物质的量比煅烧时间Fe_2O_3-SnO_2光催化剂投加量氨氮初始浓度光照时间.氨氮去除率可以达到85.1%,相同条件可见光下也可达到82.3%.  相似文献   
84.
从化石群及壳体同位素看古近纪东营湖湖水化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海源陆生化石”、壳体O、C和S同位素等几个新的角度和方法对山东东营凹陷古近纪古湖泊湖水化学性质进行讨论。通过与现生“海源陆生生物”的比较,得出原先认为是“海相”标志的有孔虫、钙质超微化石、沟鞭藻和疑源类、多毛类和钱等实际上是“海源陆生化石”,它们生活以在Cl^-和Na^ 为主的咸水湖泊环境。超微化石S同位素分析表明,渐新世与始新世钙质超微化石的^87Sr/^86Sr比值都明显高于同时期海水的^87Sr/^86Sr比值,而与现代河、湖水的^87Sr/^86Sr比值相近,进一步揭示它们生活的环境不是海,而是与海无关的湖。介形虫壳体O、C同位素分析则表明,古东营湖是一封闭型咸水湖泊,从另一角度也否定了与海连通的可能性。根据不同层段同位素特征讨论了湖水矿化度的相对变化。  相似文献   
85.
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润  陈敏 《台湾海峡》2010,29(3):428-433
近年来,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研究已成为海洋氮循环研究热点之一,因为它补充了海洋中的结合态氮,影响着海洋氮储库的收支平衡,进而调控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并因此与海洋颗粒有机碳的迁出以及海洋对大气CO2的吸收密切相关.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主要是在近30a开展起来的,现有观点认为全球海洋生物固氮速率为100~200 Tg/a.15↑N2示踪法和乙炔还原法是最重要的生物固氮速率实测方法,而硝酸盐异常指数法、15↑N同位素收支平衡法、卫星遥测法等则是重要的间接估测方法.束毛藻曾被认为是全球海洋最重要的固氮生物,但近年来也发现了固氮生物在微微(pi-co)级和微(nano)级的分布,表明以往基于束毛藻的固氮速率可能是被低估的.海洋生物固氮作用营养盐限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和磷这2个元素的作用,但目前尚无定论.在中国边缘海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还很匮乏,少数研究表明除黑潮区外,由束毛藻所支持的固氮速率并不高.就海洋固氮作用研究的未来发展,指出今后必须在更大时空尺度上开展海洋生物固氮作用研究,以弥补现有实测数据的不足,并获取固氮微生物种类组成的准确信息,在确定海洋生物固氮作用控制因素的同时,追踪新固定氮的流向,进而为海洋氮循环提供准确信息.  相似文献   
86.
粉煤灰是燃煤火力发电厂的废弃物,由大小不等、结构疏松的非晶质玻璃相球形颗粒组成,其主要化学成分是铝硅酸盐,具有来源广和成本低等特点。在水热条件下,Holler和Wirsching首先利用粉煤灰与碱(NaOH或KOH)作用合成了沸石。针对油田封堵油层孔隙即改善注水井吸水效果的实际需求,在总结和吸取粉煤灰和沸石颗粒封堵油层孔隙矿场施工成功经验和不足基础上,探索了水热条件下粉煤灰部分转化为沸石的配方组成和工艺条件,研究了改性粉煤灰组成和外观结构特征,评价了改性粉煤灰的封堵效果,分析了改性粉煤灰封堵作用机理。研究结果对改善油层孔隙封堵效果、提高油田注水效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The most meaningful way to compare observations of the daytimeD-region under all ionization condi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this region, would appear to be through use of the effective electron recombination coefficient, =q/[e]2, whereq is the ionization production rate, and where [e] is the electron concentration. This ratio apparently increases monotonically with decreasing altitude, and is much less variable than its componentsq and [e]. This parameter appears eminently suitable as a best first order solution to [e] after determiningq. For nighttime conditions, is more sensitive toq. However, an accurate but simple formula exists for the calculation of electron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88.
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中的辉石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黄山东镁铁超镁铁杂岩的辉石化学成分研究,证明辉石的化学成分受寄主岩石类型的制约,从超镁铁岩相到角闪辉长岩相斜方辉石的化学成分由富MgO、SiO_2、Al_2O_3、Cr_2O_3到富FeO、TiO_2、CaO、MnO;单斜辉石化学成分由富Al_2O_3、Cr_2O_3、Na_2O、MgO到富FeO、MnO、CoO。在同一寄主岩石中,单斜辉石比斜方辉石富TiO_2、Al_2O_3、Cr_2O_3、CaO和Na_2O,贫MgO、SiO_2、MnO和FeO。根据辉石化学成分特征得出黄山东杂岩形成于岛弧环境,为上地幔石榴二辉檄榄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拉斑玄武岩岩浆结晶分异作用的产物。  相似文献   
89.
根据金川超镁铁质岩体主要造岩矿物和副矿物的共生组合关系及各种矿物的化学成分特点;选用5种较成熟、使用较方便的矿物地质温度计、压力计(主要是辉石温压计和角闪石压力计),对岩体形成的温、压条件进行了估算,其结果为:成岩温度为1000~1300℃(上限可到1400~1500℃),成岩压力约为5×10 ̄8~11×10 ̄8pa。金川超镁铁质岩体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尖晶石二辉橄榄岩,这一岩石类型在复杂体系相关系图中的稳定区域大致处于5×l0 ̄8~15×10 ̄8pa的范围,这与矿物温压计估算的成岩温压条件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90.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lake water in Laguna Amarga, a small, shallow, saline lake near the Torres del Paine National Park (at 51°S), Chilean Patagonia, was studied in January, 1993. The water was strongly alkaline (pH 9.4) conductivity was 71.4 mS cm–1, and salinity was 77 g L–1. The major ions were sodium and sulph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