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356篇
  国内免费   157篇
测绘学   271篇
大气科学   47篇
地球物理   725篇
地质学   390篇
海洋学   207篇
天文学   59篇
综合类   136篇
自然地理   8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affects the performance of MLP neural networks trained using the backpropagation algorithm in mineral-potential mapping isthe paucity of deposit relative to barren training patterns. To overcome this problem, random noise is added to the original training patterns in order to create additional synthetic deposit training data. Experiments on the effect of the number of deposits available for training in the Kalgoorlie Terrane orogenic gold province show that both the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a trained network and the quality of the resultant prospectivity map increasesignificantly with increased numbers of deposit patterns. Experiments are conduct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amount of noise using both uniform and normally distributed random noise. Through the addition of noise to the original deposit training data, the number of deposit training patterns is increased from approximately 50 to 1000. The percentage of correct classifications significantly improves for the independent test set as well as for deposit patterns in the test set. For example, using ±40% uniform random noise, the test-set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increases from 67.9% and 68.0% to 72.8% and 77.1% (for test-set overall and test-set deposit patterns, respectively). Indices for the quality of the resultant prospectivity map, (i.e. D/A, D × (D/A), where D is the percentage of deposits and A is the percentage of the total area for the highest prospectivity map-class, and area under an ROC curve) also increase from 8.2, 105, 0.79 to 17.9, 226, 0.87, respectively. Increasing the size of the training-stop data set results in a further increase in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to 73.5%, 77.4%, 14.7, 296, 0.87 for test-set overall and test-set deposit patterns, D/A, D × (D/A), and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33.
库尔勒数字地震台台基噪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文来  郑黎明 《内陆地震》2003,17(4):343-347
选取库尔勒地震台FBS—3数字地震仪不同时段的无震记录资料,运用傅里叶变换对其台基噪声进行频谱分析,并计算台基的平均噪声水平及仪器的实际动态范围。库尔勒地震台数字地震仪台基噪声主要来自随机干扰,噪声频段相对稳定,噪声幅度随时段有所变化。观测系统实际动态范围符合数字地震仪架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34.
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影响因素及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本文分析了现行抗震设计中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主要因素,以规则平面框架对例对新旧规范影响结构设计地震作用效应的因素进行了对比,给出了其间的重要变化和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35.
海底MT信号采集电路的设计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设计海底大地电磁信号采集电路,需考虑海底信号特征、海上作业以及海底环境等各种因素。分析表明,除遵循电路设计的一般原则外,海底大地电磁测量要重点解决微弱信号检测、智能化数据采集、海底环境监测和同步记录等4个方面的问题。在设计方案中,电路灵敏度达到微伏级;使用嵌入式计算机实现采集控制;对方位、倾斜、振动、温度等参数进行巡回记录;仪器的时钟精度精准到微秒。所研制的电路经过了室内模拟测试和海洋试验。首次采集到中国海域的大地电磁数据。  相似文献   
36.
含裂隙煤层底板突水规律的数值模拟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淮北杨庄矿某工作面实际工程情况, 利用NCAP-2D-W对煤层底板突水进行多方案的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 考虑在承压水不变的条件下,设计不同裂隙分布状态,探讨单裂隙、多裂隙、不同长度裂隙对煤层底板破坏的影响及开采矿压对裂隙顶部破坏的影响;(2) 考虑承压水的变化,分别考虑单裂隙和多裂隙两种分布状态,探讨裂隙对煤层底板破坏的影响及开采矿压对裂隙底部破坏的影响。通过分析受采动荷载、岩层结构变化、煤层底板中裂隙分布状态及承压水变化等因素影响的数值试验,获得了随开采工作面不断推进煤层底板破坏区的发展、突水导升高度的递增、突水通道的形成等相关规律。  相似文献   
37.
结合传输型对地观测小卫星一体化设计的特点,介绍了一种用于对地观测小卫星系统的锁相接收机的-构成及原理,并对系统的相位噪声性能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提出了对其相位噪声进行技术控制的方法。通过文中的分析与研究,消除了由于对地观测小卫星相位噪声所引起的系统误码率的恶化,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为下一步对地观测小卫星的发展与应用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8.
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图像信噪比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提出了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高地震剖面信噪比的新方法,首先根据数字图像处理要求的格式,对地震剖面数据进行转换,得到地震剖面图像,分析了地震数据特点和初步地震图像的实验结果后,设计了新的预处理方法——“二维沿层滤波”,在此基础上,利用可以计算帧间运动速度及其变化都较大的改进的光流分析技术,计算出多幅地震剖面对应点的偏移量,然后应用图像积累技术对这多幅地震剖面进行积累,实现对三维地震数据体提高信噪比的处理,该方法充分利用了三维地震信息,不但可以提高整个数据体的信噪比,而且可以减少信号能量的损失,并保持原来的信号能量关系,使地震剖面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为地震解释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9.
本文讨论图像处理过程中分析噪声的主要手段,RMS颗粒度,自相关函数,Wiener谱的定义和测试方法以及噪声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40.
气候噪声和气候系统的分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相空间嵌入定理,按照Grassberger和Procaccia提出的计算分数维的方法,利用近百年来南、北半球地面气温资料,估算了气候吸引子的分数维,计算结果表明:气候吸引子的分数维南半球为3.3~3.7,北半球为3.2~3.7。它提供了气候吸引子的自相似结构的基本信息,表明模似气候系统最少需要4个独立变量。另外,还讨论了气候噪声对估算维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