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183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20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90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10 d????λ?á???????????????????????????????????С??2 m????????????????????С??8 ns????????????С??0.5 m/s??????????С???2.5 m?????????2006?????????????????????????????  相似文献   
382.
针对导航卫星短期钟差预报精度不高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果蝇优化算法(FOA)优化灰色神经网络的卫星钟差预报方法.利用FOA较强的全局寻优能力对灰色参数进行迭代动态微调,改善随机初始化所导致网络进化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以提高灰色神经网络的预报精度;选取IGS产品中典型的卫星钟差数据,分别采用FOA优化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神经网络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和灰色神经网络模型进行短期钟差预报.仿真结果表明:FOA优化灰色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报精度优于其他三种模型,性能满足卫星短期高精度钟差预报的要求.  相似文献   
383.
卫星频间钟差偏差(Inter-Frequency Clock Bias, IFCB)变化特性的分析对其模型化、卫星钟稳定性的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北斗(COMPASS) 2012年1月的三频数据,解算了GEO卫星的IFCB并分析了其时序特性。为了削弱粗差对解算结果的影响,采用了抗差估计算法。针对GEO卫星IFCB的特性,提出了GEO卫星IFCB的经验模型。结果表明,二次曲线函数能较好的描述GEO卫星的IFCB,并达到71%以上的改正效果。  相似文献   
384.
介绍了精密单点定位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组合量,利用日本东京海洋大学研发的开源软件RTKLIB进行静态精密单点定位数据处理,采用事后、快速、超快速三种星历及钟差产品对某IGS站单天观测值进行解算,并将处理结果和准确值对比。结果表明事后和快速产品单天解收敛曲线基本一致,最终收敛值 X、Y 、Z三个方向偏差在4 cm左右,完全满足一般精度要求的工程需要;采用超快速产品Y 方向上偏差较大,表明超快速产品对该软件的定位精度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85.
为建立高精度的BDS钟差预报模型,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萤火虫算法优化的分数阶离散型灰色系统SAFA-FDGM(1,1)钟差预报模型。为避免萤火虫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提高萤火虫算法的优化能力,本文引入惯性权重因子,同时对吸引力因子、步长因子进行改进;利用改进的萤火虫算法自动优化选取FDGM(1,1)分数阶因子来提高FDGM(1,1)数据拟合精度。分别采用C02(GEO)、C09(IGSO)、C12(MEO)三种不同类型卫星的钟差数据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预报模型优于传统二次多项式模型与GM(1,1)模型,其中3~6 h预报误差小于1 ns,9~12 h预报误差优于2 ns,对建立高精度的BDS卫星通用钟差预报模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86.
提出一种基于EM算法优化相关向量机(RVM)的BDS-3超快速钟差预报算法。首先,利用组合MAD法预处理钟差数据,并进行一次差分计算;然后,利用钟差一次差分数据对RVM模型进行训练,通过EM算法迭代求取模型的超参数;最后,利用优化后的RVM模型进行数据预测,将钟差一次差分预测值还原,得到钟差预报值。采用iGMAS中心提供的实测BDS-3超快速钟差数据进行预报实验,并将本文模型与QP模型、SA模型及iGMAS超快速钟差预报产品(ISU-P)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对于6 h、12 h和24 h预报,本文模型预报BDS-3卫星钟差数据的平均精度均优于0.61 ns;与ISU-P、QP模型和SA模型相比,本文模型预报24 h时精度分别提升64.1%、50.0%和49.2%。  相似文献   
387.
The circadian clock is a fundamental endogenous mechanism of adaptation that coordinates the physiology and behavior of most organisms with diel variations i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to maintain temporal homeostasis. Diatoms are the major primary producers in the ocean.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ircadian clock in marine diatoms compared with other organisms. Here, we investigated circadian clock genes, their expression patterns, and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stimuli such as ligh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in two marine diatoms, Skeletonema costatum and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using a combination of qRT-PCR and bioinformatic analysis. We identified 17 and 18 circadian clock genes in P. tricornutum and S. costatum, respectively. Despite significant evolutionary differences, these genes 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the higher plant Arabidopsis. We also established a molecular model for the marine diatom circadian clock comprising an input pathway, core oscillator, output pathway, and valve effector. Notably, the expression patterns of core clock genes (circadian clock associated 1 (CCA1), late elongated hypocotyl (LHY) and timing of cab 1 (TOC1)) in both species differed from those of terrestrial plants. Furthermore,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genes was influenced by variations in ambient light,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availability. Although marine diatoms and higher plants share common circadian clock components, their clock genes have diverged throughout evolution, likely as a result of adapting to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相似文献   
388.
在远海精密动态定位研究中,BDS-3卫星钟差改正信息的质量对定位结果具有直接影响。在传输实时改正信息时,为了同时兼顾效率及成本,岸基用户端通常会将实时信息压缩后传输至远海用户端。针对数据压缩问题,本文提出了利用钟差改正数预报模型进行数据压缩,同时分析钟差改正数的结构特征,并将其分解为总体趋势序列与随机波动序列,分别构建预报模型。结果表明,DSC模型在20 min的预报区间内较DLP模型提升了6%,较DLP模型提升了9%。  相似文献   
389.
目前普遍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来实现非差法卫星钟差的实时解算。平方根滤波可以增强数值计算的稳定性,避免滤波发散,但矩阵的求逆会耗费较长的计算时间;序贯算法可以避免对矩阵直接求逆,能提升计算效率。综合两种算法的优点,提出一种基于序贯算法的平方根滤波器,并应用于卫星钟差的实时解算,得到的卫星钟差精度优于0.2 ns,且计算时长缩短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