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基于1992、1996年两期GPS重复观测资料,对喜马拉雅中段的地壳运动及其机制作了初步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江孜(喜马拉雅)块体在喜马拉雅南侧和雅鲁藏布江北侧的水平挤压下,以12mm/a缩短,这与Molner等所给出的50~60mm/a相比要小得多;喜马拉雅的垂直运动(隆起)速率各点平均值仅为5.3mm/a。最后,对喜马拉雅和青藏高原隆起的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在地形起伏的复杂环境下进行遥感观测任务需要进行三维航迹规划以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而且在规划航迹时需要考虑减少飞行时间和能量消耗以提高作业效率。本文提出了一种曲面趋平化算法(CSFA),首先采用准均匀B样条曲面拟合算法对CSFA算法处理后的目标区域DEM进行插值,构建区域的自然环境地形模型;然后为了减少时间和能量的消耗,采用点边式宽度算法计算最优飞行方向,获得最少转弯次数;最后通过摄影测量中的重叠度约束和区域环境地形模型计算三维航带和曝光点。试验通过在不同的航高下建立约束进行三维航迹规划模拟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缩短航带长度,降低作业能耗,有效地提高了观测任务效率。  相似文献   
3.
交通地图着重于高速公路、国道、省道、铁路等交通要素的表达和描述,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迅猛发展,高速公路等交通要素更新速度很快,这种变化是否能及时反应到交通图中,是普通读者对于交通地图质量的一般衡量标准;交通地图的编制、出版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周期较长的过程,如何既快又好地出版现势性强的交通地图,是地图出版社面临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交通地图的地图编制作业流程、地图出版管理流程改进、地图集设计、后期数据库管理与重印修改模式的改进四个方面,归纳了几点缩短地图出版周期的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