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4篇
  免费   718篇
  国内免费   1072篇
测绘学   479篇
大气科学   858篇
地球物理   545篇
地质学   1976篇
海洋学   374篇
天文学   41篇
综合类   325篇
自然地理   266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40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31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64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233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198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5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92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79篇
  1994年   89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7篇
  1965年   5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991.
双重介质模型在岩溶地下水流动系统模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采用不稳定层状裂隙水流模型,应用有限元-卷积结合法,模拟了岩溶地下水流动系统。相对于等效多孔介质模型,双重介质模型模拟的水位下降速度更小,达到稳定的时间更长。距抽水井较近的观测孔处,双重介质模型模拟的水位变化过程阶段性较明显,水位变化过程类似于承压含水层-弱透水层的释水过程,裂隙和孔隙基质分别相当于承压含水层和弱透水层。然后讨论了影响裂隙和孔隙基质间水流交换项的因素,分析了孔组抽水后的渗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992.
季冻区公路路基土有害毛细水上升高度综合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在室内对不同土质的10种土料进行竖管法毛细水上升高度试验, 获得了含水量与毛细水上升高度的规律. 同时, 对各种土料还进行了系列闭式冻胀试验, 获得了冻胀率与含水量或者超塑含水量的关系. 按一定标准确定出不冻胀界限含水量, 利用不冻胀界限含水量, 在含水量与毛细水上升高度的关系曲线中即可确定土料的冻害有效高度. 最后, 将通过试验确定的冻害有效高度与有关规范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93.
对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太阳活动高年海口地区扩展F和GPS L1频段电离层闪烁进行了发生时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的GPS电离层闪烁与扩展F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二者发生的相关系数为095.受太阳活动高年低纬电离层不均匀体发展演化特性和设备观测方式的影响,观测到的电离层闪烁起始时间稍早于扩展F。扩展F结束时间比电离层闪烁结束时间有所滞后,分析认为,在低纬电离层不均匀体的消亡阶段,1 km以下中小尺度的不均匀体首先消失。   相似文献   
994.
针对传统的Delaunay三角网的并行构建算法负载均衡性不高、运行效率较低等问题,该文在综合逐点插入算法和分治算法各自优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Delaunay三角网并行构建算法。该算法首先使用动态格网剖分点要素集,从而得到若干点要素子集;然后根据点要素子集数量初始化线程池,每个点要素子集由一个线程按照插入点法构建Delaunay子网;当所有线程完成子三角网构建,最后使用逐点插入法合并所有子网,从而实现所有点要素的Delaunay三角网构建。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并行算法,该并行算法的负载均衡性好、运行时间少、加速比高,具有较好的构建效率,而且构建结果满足Delaunay规则。  相似文献   
995.
利用探空、地面观测资料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5年8月14日川西平原暖区暴雨进行了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增强北抬,低层南风建立,东亚大槽南压引导偏北风进入四川盆地与南风辐合,从而导致了强降水。南风为暴雨区提供了水汽,使近地层假相当位温明显增大,导致川西平原上空对流不稳定加剧,配合较强的垂直上升速度,有利于出现暴雨。经中尺度滤波后,成都、乐山均出现辐合流场,揭示出暴雨开始和南移的过程。低层的风场辐合是成都强降水的动力抬升机制,数值模拟发现700h Pa偏北风和偏南风辐合,是眉山强降水的触发机制。乐山的水汽和抬升条件较弱,其降水也明显弱于眉山和成都。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观测、报表制作及预审经验,对虹吸式雨量计不正常记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处理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97.
川西义敦地区中上三叠统内不整合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仕华 《中国地质》2001,28(3):12-15
川西义敦地区三叠系十分发育,过去划分混乱,笔者在开展1:5万区调过程中,在中上三叠原图姆沟组内发现一假整合面,据此,自下而上解体出中下三叠统党恩组,烈衣组及上三叠统曲嘎寺组,勉戈组,区域对比与四川岩石地层单位一致,该面是川西高原的印支运动第II幕在区内的表现。它的发现对地层,岩相古地理及构造地质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8.
一、经济低谷地区的涵义。一个国家或一个较大的区域,由于各地的发展条件不同,其经济发展多采用不均衡增长战略,因而有经济发达地区、较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或落后地区之分。然而,这些经济类型在空间上并不完全是同向梯级递减的,可能表现为两个发达地区之间的落后地区或相对于周围地区较为落后的地区。我们把这两种类型的地区均称为经济低谷地区。  相似文献   
999.
鄂西二叠纪茅口组顶部古岩溶不整合面粘土层中产丰富的牙形石,计有3属3种2未定种,标本色泽和被磨损特征等显示它们均为再沉积产物,通过对上述牙形石属种的演化特征、地质时限及产出层位的研究,认为该古岩溶不整合的形成时代为二叠纪Wordian晚期-Capitanian早期(M.aserrata带上部-M.postserrata带)。  相似文献   
1000.
在三维各向异性弹塑性本构关系基础上,求解不排水条件和破坏条件,导出各种不同试验条件下K0团结粘土的各向异性不排水剪强度表达式。对常规超固结比定义下的不排水剪强度进行研究,将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所提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