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02篇
  免费   645篇
  国内免费   1065篇
测绘学   419篇
大气科学   863篇
地球物理   491篇
地质学   1833篇
海洋学   375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286篇
自然地理   20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23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130篇
  2018年   115篇
  2017年   121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71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19篇
  2007年   197篇
  2006年   177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08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88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2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46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5篇
  1950年   4篇
  1948年   6篇
  1947年   5篇
  1946年   10篇
  1945年   4篇
  1943年   4篇
  1942年   5篇
  194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WITH 4 PLATES AND 4 FIGURES Tang Shan, or as it is sometimes called Nan Tan Shah, is situated abou 60 li W. of Nanking. On the N. E. slope of the mountain is located the town Tan Shui Chen, in which a great number of hot springs are found. An automobile road connecting Tan Shan with Nanking has been recently built and it takes  相似文献   
992.
杨登华 《地质论评》1945,10(Z3):311-314
茅台为著名产酒地,位于黔西北赤水河之东岸,东南距仁怀县三十华里。民国三十一年春,笔者由土城场沿赤水河而上,经茅台至仁怀县。于茅台北约五华里处,得见高出赤水河三百余公尺之悬崖峭壁。初以为石灰岩,近视之,乃砾岩也。因首见于此,故名之以茅台砾岩。兹对其时代略予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民国三十一年上半年作者与萧安源随侯德封到黔北川黔公路以西工作,往西到赤水河而止,南到仁怀遵义,同年下半年作者又到黔北川黔公路以东道真正安绥阳和遵义几县之间继续工作,在这次工作中,我们看到地层方面一个很有趣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地质界消息     
《地质论评》1941,6(Z1):202-214
地质界先进丁在君先生不幸于民国二十五年在湘误中煤毒,病故长沙,至本年一月五日正是五周年,是日中国地质学会特假北碚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礼堂开一联合纪念与演讲会,  相似文献   
995.
(一)绪言云南宣威附近地质,在民国二十七年十二月曾经王竹泉毕庆昌二氏调查,著有“云南宣威附近煤田地质”一文,载地质汇报第三十三号。著者等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奉叙昆铁路沿线探矿工程处之命,分别调查曲靖至宣威及宣威至威宁间以东地质矿产。同年九月二十六日会于宣威县城,以附近地质构造极为复杂,甚  相似文献   
996.
长江河口与瓯江河口最大浑浊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长江河口与瓯江河口均发育了庞大的最大浑浊带(TM),但这两条河口的河流性质、几何形态、径潮流动力条件、盐淡水混合类型和泥沙来源等差异极为明显,长江口与瓯江口TM的变化特点是:前者洪盛枯衰,后者枯盛洪衰;所在部位,前者在口门附近,后者在口门之内,研究结果表明,除了径潮流动力平均带和丰富的泥沙来源是发育长江口、瓯江河口TM的两个基本条件外,河口环流和潮汐不对称分别在长江、瓯江河口的TM形成、发育、维持过程中起了第二位作用。  相似文献   
997.
莺歌海盆地CO2气富集与热流体活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莺歌海盆地CO2气分布很不均匀,一直是影响油气勘探成果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详细地总结了CO2分布与热流体活动在平面、纵向和时间上的对应特征,认为热流体活动与CO2分布的确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同时,认为热流体可以促进CO2气源形成,可作为CO2气运移的栽体,同时促进运移通道的扩大,也为CO2气运移提供能量,流体在上侵过程中与围岩发生反应,改造了CO2气储层,热流体在向上释放能量的过程中,造成上覆地层的拱起,形成圈闭,最终也可控制CO2气成藏。总结了热流体上侵成藏模式,同时也提出了热流体活动对CO2气藏形成的两点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98.
冰芯记录中过去250ka气候普遍不稳定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冰芯记录中过去250ka气候普遍不稳定的证据W.Dansgaard等1990-1992年间欧洲格陵兰冰芯计划(GRIP)在格陵兰冰盖正顶上(72.52°N,3764°W,海拔3238m,年平均气温-32℃)取得了几近基岩的冰芯。总长为3028.8m的...  相似文献   
999.
B_2孔揭示海河口地区全新世海侵层厚达19.2m,自下往上依次出现潮间滩、近岸浅海、前三角洲、三角洲湾、河口砂坝及河口边滩六个亚相,下部两个亚相呈海进层序,上部四个亚相呈海退层序。除河口边滩亚相底界外,其他所有亚相间的界面均为不连续面,显示海侵层为不连续沉积。研究表明该不连续沉积与海面波动有关.在全新世海侵高峰后,海面一直处于幅度不大(约1m 左右)的振荡运动状态,一次振荡波就在海岸线上留下一道贝壳堤,近5000余年来发生了5次振荡波,在海退平原中就有5道贝克堤与之对应。B_2孔海退层序中曲不连续面与贝壳堤基底侵蚀面相对应,也与振荡波的上升坡段相对应。海退层序所表现出来的海岸向海推进现象不是海面大幅度下降的反映,而主要是河口区沉积物迅速加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00.
早第三纪早期巽他陆块向东南延伸到西苏拉威西,具克拉通性质的马来半 中国板块没有延伸到或赶出巽他大陆的婆罗洲地块,这里的前始新世露头主要是白垩系岩石。巽他大非克拉通性质的东南半岛以深水沉积物,混杂夫积和蛇绿岩岩套为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