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70篇
测绘学   11篇
大气科学   49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146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地表剥蚀速率是衡量地貌演变的一个重要因子.本研究利用原地生成宇宙成因核素10Be对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地表岩石剥蚀速率进行了首次测定.结果显示,自末次间冰期以来,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的地表岩石剥蚀速率不超过60 mm/ka,平均剥蚀速率值约为27.1±10.2 mm/ka,这一结果与其他高海拔地区基岩剥蚀速率值一致.高原东南部地区地表岩石剥蚀率同时受构造活动和气候尤其降水量等因素的制约.与高原内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相比,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的剥蚀速率偏大,但均在同一个数量级范围内.高原东南部地区较高原内部干旱区剥蚀速率大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降水量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12.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2段是该盆地重要的天然气富集层位。通过重矿物分布、岩屑组分、砂岩岩屑类型及阴极发光特征分析山2段沉积物源体系,经研究认为盆地东南部山2段沉积同时受南、北部物源供源。山2段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沉积亚相,碎屑颗粒分选中等偏好、磨圆较好、颗粒之间接触紧密,沉积构造主要为板、槽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及浪成交错层理。本区山2段沉积物以跳跃组分和悬浮组分为主,水下分流河道微相粒度概率曲线呈现三段式和四段式;河口坝微相分选较好、粒度概率曲线形态为两段式和三段式。研究区北部、南部及中部志丹、甘泉等地区砂体发育较厚,剖面上河道砂体呈不对称式相互叠置,水动力条件中等-较强。通过物源体系重建、沉积特征分析与薄片特征鉴定,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山2段双物源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该研究明确了盆地东南部山2段物源方向,明晰了山2段沉积特征,创建了典型曲流河三角洲沉积模式,为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3.
中国东南部海相和近海相地层普遍遭受多次后期复杂岩浆作用的改造,因而,尽管不乏富有机质地层,但热  相似文献   
114.
李崔冉 《地理教学》2010,(18):19-21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我国人口的分布非常不均: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这样的分布状况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而致,其中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就是地形,本章我们学习中国的地形。  相似文献   
115.
116.
《中国地名》2010,(10):21-27
白衣古镇位于四川平昌东南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二千多年来,历代王朝曾多次在此置州设县。秦汉时期,这里曾是柳州(遗址)治所。其城沿巴河岸而建,上起风滩,下至铁匠滩,两岸金丝垂柳茂密,绿阴遮天,故名柳州。南朝时期梁王朝曾在此置永康县,属万云郡。  相似文献   
117.
首都圈东南部地区地壳介质各向异性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晶  高原  陈运泰 《地震学报》2008,30(1):1-11
基于首都圈地震台网2002——2005年的区域地震波形数据,采用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SAM), 计算得到首都圈东南部地区(38.5deg;N——39.85deg;N,115.5deg;E——118.5deg;E)24个台站的剪切波分裂参数. 结果表明,首都圈东南部地区快剪切波平均偏振方向与区域最大主压应力方向相近,与华北地区GPS主压应变测量结果一致;但首都圈东南部盆地地区的剪切波分裂观测结果与首都圈西北部的隆起——盆地构造结合区的观测结果不同. 这说明了不同的构造对观测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还表明,台站附近的断层分布状态对观测结果影响很大,复杂的断层分布会加剧剪切波分裂测量结果的离散程度. 本研究区域南部台站与北部台站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该区南北部的构造及应力环境存在较大差异有关.    相似文献   
118.
吉林东南部重力场呈现东南低、西北高的场值特征,等值线走向以北东向及北西向为主,航磁异常轴向亦有北东及北西两个方向,反映出老的构造格局与新构造叠加的特点,计算得出的莫霍面及康氏面均为西北深,东南浅。尤其长白地区独特的弧形幔凹以及东西、南北走向的断裂构造,显示出有别于其它地区的形成、演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9.
西藏东南部泥石流堵塞坝的形成机理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西藏东南部山高谷深,冰川发育,冰碛等松散堆积物厚度大,经常发生大型或特大型泥石流堵断主河,形成堵塞坝。针对西藏东南部4条典型泥石流沟所发生的7次大型或特大型泥石流中,有5次形成堵塞坝,来剖析泥石流堵塞坝形成的机理和主要因素,提出由于冰雪崩、冰湖溃决或大规模滑坡活动,所激发的首阵或前几阵大流量、高速度、多巨砾,并与主河正交的粘性泥石流,最容易形成堵塞坝。  相似文献   
120.
安云 《地图》2006,(3):90-97
“……有多少努力、希望和计划都随着这两艘战舰沉入了大海。”“英国史上最沉痛的浩劫,规模最大的投降,就在新加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