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230篇
海洋学   3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粉细砂的真三轴试验与强度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柔性真三轴仪对上海粉细砂进行了一系列不同中主应力系数条件下的真三轴试验,针对中主应力对粉细砂强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分析。基于真三轴试验结果对Mohr-Coulomb强度准则的形状函数进行了改进,并采用试验结果对强度准则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在真三轴试验基础上的强度准则能更准确地反映砂土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特性。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引入应力Lode角建立合理的角隅函数描述偏平面形状,对三维Mohr-Coulmb强度准则进行修正,使之能合理反映中主应力比对土体峰值内摩擦角的影响。修正后的准则在偏平面上的强度线与Lade-Duncan准则相似,但更具灵活性,预测结果更符合松砂真三轴试验结果。由于土体在加载过程中常发生应变局部化现象,导致其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基于非共轴塑性模型的分叉分析研究了应变局部化发生对土体强度发挥的影响,通过与密砂真三轴试验结果对比表明,分叉强度能合理反映在不同中主应力比条件下应变局部化发生对土体强度的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23.
3Dsurs系统中,GPS与LS空间配准是系统集成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在建立传感器空间坐标系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六参数转换法,应用徕卡Axyz工业测量系统,借助于中间坐标系统,实现了GPS和LS间空间位置关系配准;结果表明:配准方法和手段可靠,可达到较高精度。  相似文献   
124.
介绍了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的工作原理、误差来源及观测方法;探讨了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代替水准测量的可能性,并使用0.5″全站仪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选取若干测段进行实地测量,对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和三等水准测量的结果进行了实地验证;证明了在控制好观测距离、观测时间、垂直角等条件下,中间设站法三角高程测量可以代替三等水准测量,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5.
使用小震震源机制解研究山东地区背景应力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山东地区1970—2012年5月387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数据,使用Gephart和Forsyth的FMSI方法计算了该区的平均构造应力方向;使用区域应力张量阻尼反演方法,结合共轭梯度法求解了应力张量的阻尼最小二乘最优化问题,并根据Lund和Townend推导给出的由构造应力张量计算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的公式,反演计算了山东地区构造应力场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讨论了该区构造应力场的变化及其与郯庐断裂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6.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构造应力场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库鲁克塔格地区的构造地质演化分析,将该地区震旦系以来较强构造变形的构造应力场分4个时期: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根据节理、褶皱和岩墙等应力感构造的测量分析,得出库鲁克塔格地区及其周缘的4个时期构造应力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分别为北北东向、北西西-北西向、北东向和北北东-近南北向。基于对新近纪以来库鲁克塔格地区构造应力场的二维有限元模拟,进一步对该地区应力场的分布特征、边界几何形态对应力场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7.
通过对全站仪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原理进行分析,推导了中间法三角高程的误差传播公式,研究了测距误差、测角误差和大气折光系数误差对高差的精度影响。采用中间法三角高程测量方法在一个较小范围内进行了三角高程测量,779 m的水准路线测量闭合差为0.5 mm,并和精密二等水准成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可以替代高精度水准测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8.
安徽东部南黄变质核杂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黄变质核杂岩位于扬子地块北东缘滁州-巢湖前陆褶皱冲断带的西侧,地表呈不规则穹形构造,核部出露上元古界张八岭群北将军组,四周为张八岭群西冷组环绕,两者间发育有缓倾斜韧性断层。南黄变质核杂岩以具有三层式结构为特征,变质杂岩核为上太古界南黄片麻岩套,中间韧性流变层由中元古界大理岩段及上元古界张八岭群组成,震旦系沉积盖层零星出露于南东,指向构造反映由北北西往南南东的剪切滑动。同构造期闪长玢岩K-Ar法年龄147±4.4Ma,表明南黄变质核杂岩是燕山运动造山期后伸展作用的产物,属陆内造山型变质核杂岩。  相似文献   
129.
建筑物和构筑物地基土体的主应力方向往往发生旋转,因此研究初始主应力方向角对黄土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对不同初始应力状态下原状与重塑黄土进行动扭剪三轴试验,研究了初始主应力方向角对黄土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初始主应力方向角下,原状黄土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大于重塑黄土;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初始主应力方向角越大,黄土抵抗剪切变形的能力越弱;随着初始主应力方向角的增大,黄土的动剪切模量随动剪应变变化的规律呈现出减小的变化趋势,而阻尼比则呈现出增大的变化趋势;初始动剪切模量与最大动剪应力随初始主应力方向角的增大而减小。建议在初始平均主应力较大的情况下,考虑初始主应力方向角对黄土动变形特性的影响,试验成果可为黄土地区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0.
成矿构造应力场研究是控矿构造研究、认识矿体空间展布形态、位置、预测及布置探矿设计的基础。依据弹性力学和莫尔库仑剪切破裂理论,推导出形成共轭及在剪切构造带内形成羽列、雁列等构造应力场的产状和形成羽列、雁列主应力大小的数学解析表达式,进而应用计算机对新城金矿床主矿体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该矿主容矿构造是在NNW向缓倾拉张主应力、NE向陡倾主压应力、焦家构造带平面呈右行扭动下形成的。NWW向中间主应力控制新城Ⅰ号主矿体在NW向倾斜平面上延深的长轴方向。该轴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倾伏向为281°,与水平面的夹角倾伏角为26°,在N40°E纵投影面上向SW侧伏,侧伏角为45°,富矿柱产状亦与中间主应力轴产状一致。在已获取容矿构造产状基础上,据相关岩石力学性质测试成果,分析并建立了主容矿羽列与控制剪切构造带两者的力学关系和剪切破裂方程式。联立解出成矿应力场的最大和最小主应力的量值,再由陡倾主应力大小估算出该矿头部的成矿深度在2 750 m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