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37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231篇
海洋学   30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21.
主应力旋转将加速孔压和塑性应变的累积,影响土体的力学特性。为研究主应力轴循环旋转对 固结饱和粉质黏土孔压和变形的影响,利用GDS-HCA试验系统开展了不同应力路径的 固结饱和粉质黏土不排水循环三轴试验和循环扭剪试验,研究了主应力轴循环旋转对 固结饱和粉质黏土累积塑性应变、孔压等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动剪应力幅值、心形应力路径所包围的面积、循环偏应力幅值等均随循环剪应力比和循环动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试样未发生破坏时, 固结饱和粉质黏土的孔压比随着振动荷载作用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当试样发生破坏时,孔隙压力迅速消散,孔压比急剧下降。循环扭剪试验时试件产生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始终大于循环三轴试验产生的累积塑性应变,说明主应力轴循环旋转会加速试件轴向应变的累积。试件的累积塑性应变随循环剪应力比和循环动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循环动应力比越大时,主应力轴旋转造成的轴向累积塑性应变差异越显著。在Monismith幂次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主应力轴循环旋转条件时K0固结饱和粉质黏土累积塑性应变方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相似文献   
222.
对土石坝心墙掺砾黏土开展模拟心墙单元小主应力方向加载的真三轴试验,首先对试样进行不同围压条件下等向固结,然后保持小主应力恒定,通过调整大主应力和中主应力,以模拟土石坝竣工后的初始三向应力状态。试验过程中保持大主应力和中主应力恒定,从小主应力方向单向加载,以模拟土石坝蓄水过程中心墙单元所经历的应力路径。试验结果与常规三轴试验以及复杂应力条件下大主应力方向真三轴加载试验结果都有显著不同。不同初始应力条件下,不同主应力方向的初始切线模量和初始切线泊松比的变化规律非常复杂,应力–应变显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在心墙堆石坝施工过程及蓄水过程中,心墙单元所经历的应力路径明显不同,合理的土体本构模型应该对这种由于加荷路径不同所引起的不同方向模量和泊松比进行合理描述。  相似文献   
223.
利用常规和T213数值预报资料,对2004年9月3日和1973年9月6日两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出:这类过程发生在纬向环流形势下、副高东西向稳定、影响系统500hPa为切变或小槽、低空急流产生于暴雨开始之后并促进暴雨加强、暴雨区南北两侧各有一个反、正垂直环流时,未来会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产生,垂直环流直径2~5个纬距,属中间尺度影响系统。  相似文献   
224.
方瑾瑾  冯以鑫 《岩土力学》2019,40(2):517-528
为了研究复杂应力条件下非饱和原状黄土的非线性本构模型,通过考虑真三轴条件下中主应力和吸力对大主应变的影响,提出了一个考虑中主应力影响的非饱和原状黄土的非线性本构模型。该模型包含12个参数,均可由常含水率非饱和土真三轴试验确定。研究了中主应力对土体变形和强度的影响,探讨了模型参数的变化规律。初始吸力一定时,土体的黏聚力随着中主应力的增大而增大,而内摩擦角随着中主应力的增大呈线性减小趋势。当吸力小于162 kPa时,吸力摩擦角等于21.8°;当吸力大于162 kPa时,吸力摩擦角等于5.5°。初始吸力相同时,不同中主应力条件下土体的体积模量可取为常数。利用该模型预估了常含水率真三轴等向固结试验的吸力变化规律,理论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接近。但是对于真三轴剪切试验吸力的预估还需要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25.
利用池塘进行贝苗中间培育的技术可以提高贝苗的存活率和生长率,减少劳动强度、管理措施方使。贝苗池塘中间培育技术明显优于海上中间培育技术。新型贝苗中间培育器材与以往的中间培育器材相比具有生活空间大、水流通畅、操作简单方便以及成本低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贝苗中间培育器材。贝苗池塘中间培育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6.
上游参数空间的激波连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分析各类激波特别是中间激波的特性与上游阿尔文数、激波角和气压-磁压比的关系,阐明各类激波在上游参数空间的连接方式.主要结论是:当上游阿尔文波速大于声速时,慢激波和快激波可通过三种基本方式相互连接;当上游阿尔文波速小于声速时,激波连接只限于慢激波和中间激波之间.这些结论有助于进一步探讨混合激波的结构和演化规津.  相似文献   
227.
根据共轭剪切节理求解出三个主应力轴的空间方位,再用极射赤平投影办法绘制主应力图解来分析古构造应力场是目前区域构造研究的有效方法之一。但该法的实施涉及大量数据,手工换算和作图不仅繁琐,而且极  相似文献   
228.
全球石油系统概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石油地质学中 ,罕见全球石油系统的论述。最早有翁文波阐述了全球石油体系 ,我们在其中注入了陆核和大陆增生的概念 ,引进中新生代以来全球板块演化的资料 ,特别应用了现今全球构造体系的最新成果 ,把全球石油系统概括地看成横向 4个带和纵向 6个带交织的格局 :横向 :北方大陆北带、北方大陆南带、北 /南方大陆中间带和南方大陆带 ;纵向 :则根据大陆中轴构造带把北方大陆分成A ,B ,C ,D ,E ,F 6个带 ;而中间带和南方带则与北方带基本对应。  相似文献   
229.
借用GDA软件来模拟开挖周边的应力重分布,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拱形洞室的拱顶、拱肩、两侧及底角的应力分布与岩爆的关系。并提出如何依据dσ3/(σ1-σ3)大小与正负来分析和估计岩爆位置,因为应力差σ1-σ3可表征岩石的变形与静态破坏,而最小主应力增量dσ3的大不可表征抵抗这种变形与破坏的能力。结果是拱肩与底角会出现岩爆。分析结果得到了加拿大某矿山的岩爆发生位置实际资料所验证。最后,提出了如何利用预裂爆破方法使岩爆从拱肩迁移到洞室底角。  相似文献   
230.
邓肯-张模型几种改进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孔德志  朱俊高 《岩土力学》2004,25(6):971-974
针对邓肯-张模型忽略了中主应力影响的不足之处,不少国内外学者提出了修正方法。在这些方法当中,究竟哪一种方法能更好地反映中主应力的影响,是需要讨论的问题。针对平面应变这一特殊情况,分别运用各种修正方法计算得出其应力.应变关系,在此基础上与平面应变试验资料进行分析比较,从中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