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7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642篇
测绘学   474篇
大气科学   249篇
地球物理   398篇
地质学   854篇
海洋学   847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317篇
自然地理   38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16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5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转“全鱼”溶菌酶基因大菱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纪伟  张培军 《海洋科学》2004,28(5):8-14
用大西洋条鳕(Macrozoarces americanus)抗冻蛋白启动子opAFP promoter和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c型溶菌酶基因构建“全鱼”溶菌酶基因元件opAFP—ly,首次应用电脉冲精子介导法将该基因片段导入到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受精卵内,获得原代转基因大菱鲆。先后采用单因子方法和正交实验方法,重复实验确定了最适导入条件:脉冲电压为400V/cm,脉冲次数为5,脉冲宽度为25ms,外源DNA浓度为50mg/L。利用最适导入条件,实现基因元件大规模转移。采用PCR技术对1月龄的原代转基因大菱鲆仔鱼的染色体DNA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源基因的整合率可达28%。  相似文献   
32.
The fragments of 350 bp in 28S rRNA from the closely related monogenea of trematoda, Neobenedenia girellae and N. melleni are obtained b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mplified using a couple of special primers and then sequen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arison of 28S rRNA sequences, with only a base varying in 337 bp accounting for 0.3% genetic difference, from the relative species N. girellae and N. melleni parasitized on the different fishes in different farms displays that they possess a very high genetic similarity of 99.7%, higher than that of 99.41% for the single species N. melleni sampled in different areas, and the intraspecific divergence of N.melleni is 0.59%. Meanwhile, the interspecific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Neobenedenia and three Benedenia (i.e., B. lutjani, B. rohdei and B. seriolae) range from 2.08% tol 1.73%. In addition, UPGMA and MP molecular phylogenetic trees are constructed and proved to be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 Though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results of genetic diversity for the two Neobenedenia show a high similarity, whether they belong to a single species or not are still undefined, and the more genes of them should be further investiga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systematical and detailed morphological study.  相似文献   
33.
岳夫 《海洋信息》2002,(4):32-32,27
2002年6月28日,“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基地”在厦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下称海洋三所)成立,并正式挂牌。“基地”在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下称中国大洋协会)和海洋三所的相关研究方向基础上建立,目的是把中国大洋生物基因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推向深入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国家海洋  相似文献   
34.
基于GIS空间数据库,对山东省108个城镇的综合发展水平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首先选用了反映城市综合发展水平的14项指标,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得出反映城镇综合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并分析了山东省各城镇的综合发展水平与分布状况。然后利用该综合指标,对各个城镇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通过计算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标,分析认为山东省各城镇综合发展水平总体上未呈现空间相关关系;通过计算局部空间自相关指标,分析认为山东省68.5%的城镇分布存在非相似空间集聚特征。  相似文献   
35.
河川径流等水文时间序列属于复杂的非线性系统,使用回归分析等传统的分析方法,难以获取和描述其内在关联和变化规律。利用现有的相关站点的径流量历史数据和输沙量、降水量数据,在进行规格化处理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澜沧江流域上游昌都站径流量与各关联因子之间复杂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行模拟,采用拟牛顿算法对模型进行训练,模拟结果达到期望精度要求,并利用1982年~1985年实测数据进行模型验证。结果证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对澜沧江流域站点的月径流量序列进行模拟、预测和数据补缺处理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36.
光合有效辐射分量(Fraction of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FPAR)是进行生态系统功能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参数,准确估算FPAR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野外实测玉米高光谱数据和光合有效辐射数据的分析,探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在高光谱信息提取及估算玉米冠层FPAR参数方面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结合植被指数验证FPAR估算效果,分析近红外及短波红外高光谱数据在FPAR估算方面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37.
《地图》2008,(3):14-14
为什么你感到没有别人快乐? 答案可能就在你的基因里。英国爱丁堡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的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是否快乐决定于性格特征,而性格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遗传因素以及他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38.
通过分析虚拟参考站技术和主辅站技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RTK技术——增强参考站技术(ARS).分析了这种技术的原理并阐述了该技术中改正数的生成方法,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RTCM编码的适合于该技术的改正数编码格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技术的RTK定位精度、数据传输效率和系统可靠性,从理论上说明了增强参考站的技术优势.最后,以四川综合GPS服务网(SIGN)的子网数据对该技术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技术具有高定位精度、高数据传输效率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网络RTK技术.  相似文献   
39.
根据主采煤层顶底板岩体岩性类型及结构面发育程度对其稳定性进行了评价:72煤层顶板以中等稳定一不稳定类型为主,82煤层顶板以中等稳定类型为主,10煤层顶板以中等稳定一稳定类型为主。在大量统计见煤点硬质岩百分含量(k值)的基础上,结合顶板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对各主采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类型进行了划分:72煤层以一、二类顶板为主,82、10煤层均以五类顶板为主。综合评价该矿工程地质条件为中等即Ⅲ类二型。根据研究成果,指出该矿在采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工程地质问题,并依此提出了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0.
西江主洼是珠江口盆地一个低勘探程度洼陷,油气差异聚集特征明显,但其机理不清。本文在断陷盆地油气成藏理论指导下,利用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了烃源岩、断盖组合、储集体系和运聚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裂陷期沉降、沉积中心有序迁移,造成主力烃源岩自东向西由文四段迁移至文三段、文一+二段,控制东、西部油气差异分布。恩平组区域性泥岩发育且晚期断裂缺乏,导致油气纵向上更易聚集于下构造层;区域泥岩减薄尖灭或晚期断裂切开盖层的区域,上构造层有一定油气分布。"源-汇"类型从宏观上控制储层优劣,影响下构造层油气富集程度;"仓储"运移是控制上构造层油气规模聚集的主要模式。下构造层古近系应作为重点部署方向,东部围绕文四段、西部围绕文三段、文一+二段烃源岩构成的含油气系统展开;上构造层勘探需关注珠海组,在隆起周边寻找具备"仓储"运移模式的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