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3篇
  免费   483篇
  国内免费   642篇
测绘学   471篇
大气科学   248篇
地球物理   398篇
地质学   854篇
海洋学   847篇
天文学   25篇
综合类   317篇
自然地理   388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114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26篇
  2019年   150篇
  2018年   103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22篇
  2014年   206篇
  2013年   166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93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5篇
  1944年   1篇
  1943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71.
NEE向阿尔金主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以左旋压扭性活动为特征,仅西端发育张性构造,并可划分出两期变形,新构造运动强度在时间上自上新世晚期开始至第四纪断裂活动强度增大,在空间上自SWW向NEE方向断裂活动强度逐渐减弱;柴达木北缘的新构造运动可划分为两期,其主要构造特征表现为向柴达木盆地逆冲的前进式叠瓦道冲带,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时的北界相对于第三纪时的北界向南迁移了数十公里;河西走廊盆地的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盆地边缘断裂的逆冲兼走滑,盆地接受新生代沉积、盆地内第三系的轴面南倾的褶皱;NEE向阿尔金主断裂带与其南侧的NWW向断裂带是在统一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相互协调、同时活动的两组关系紧密的构造带,两者的共同活动构成了断块运动。  相似文献   
72.
根据对下关温泉1992年8个水化观测项目主成分进行的分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发现氡和气压、水温和PH值、氩和氮、二氧化碳分别构成独立性较强的4个主成分.气压和流量是化学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3.
对西天山高压变质带内高压脉的研究表明, 高压脉与寄主岩石具总体一致的Pb和Sr同位素组成, 高压脉206Pb/204Pb, 207Pb/204Pb, 208Pb/204Pb及87Sr/86Sr (t = 340 Ma)分别为17.122~17.431, 15.477~15.611, 37.432~38.689和0.70529~0.70705; 主岩上述比值为17.605~17.834, 15.508~15.564, 37.080~38.145和0.70522~0.70685. 与主岩相比, 高压脉具大得多的Pb同位素组成变化. 高压脉和主岩Rb/Ba, Ce/Pb, Nb/U和Ta/U比值均介于洋岛玄武岩(OIB)或洋中脊玄武岩(MORB)与陆壳间, 显示有陆壳物质混入. 西天山古俯冲带深部成脉流体为来自具I类富集地幔特征的大洋玄武岩(主岩原岩)进变质脱水与来自俯冲沉积物(包括陆源沉积物)进变质脱水形成的两种流体的混合.  相似文献   
74.
湖南汛期降水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利用湖南19个测站23年(1959~2001年)4~9月的降水量资料,用EOF、REOF、小波分析对湖南汛期降水的特征场分布、分区特征、周期性和突变性等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诊断研究。研究结果表明:EOF分析得到的前三个典型场可以很好的反映湖南汛期降水空间分布的异常结构,即具有整体一致的空间结构,南北相反的空间结构,中部和周围地区相反变化的空间结构。旋转后的前6个空间模态可以较好地代表湖南汛期降水的6个异常敏感区:湘北、湘中、湘南、湘东南、湘西、湘东北。利用小波分析方法研究湖南汛期降水的周期性及其突变性发现,湖南汛期降水存在着明显的3年、7年和23年的特征时间尺度和周期性振荡;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湖南汛期的降水将逐年减少,并将转入干旱时期。  相似文献   
75.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0~2000m)地球物理测井   总被引:17,自引:5,他引:17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测井使用了先进的ECLIPS5700成象测井设备,20多种测井方法,原位获取了钻孔剖面岩石的各种物理化学参数、钻孔几何形态、钻孔几何形态参数和井壁图像。建立了结晶变质岩各种测井物性参数剖面。主要有:三种探测深度不同的电阻率[双侧向(RD、RS)、微球聚焦(RMSF)]、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自然伽马能谱(U、Th、K、SGR、CGR)、岩性密度(DEN,Pe)、中子孔隙度(CNL)、多极阵列声波(Vp、Vs、Vst)、超声成象(CBIL)、微电阻扫描成象(MFI伽马(GR)、自然伽马能谱(U、Th、K、SGR、CGR)、岩性密度(DEN,Pe)、中子孔隙度(CNL)、多极阵列声波(Vp、Vs、Vst)、声成象和微电阻扫描成象(STAR-Ⅱ)、井温(T)、磁化率(MS)、井液电阻率(Rm)、井径(CAL)和井斜(DAz、DEV)等。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研究表明,测井响应变化明显,丰富多彩。可根据测井响应分析发现、识别超基性岩、榴辉岩、角闪岩和正、副片麻岩等主要岩性、分层和恢复岩心缺失井段岩性,研究变质岩源岩和变质环境。包括自然伽马、自然伽马能谱、岩性密度和中子孔隙度(含氢指数)测井的核测井系列在识别和重构变质岩剖面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科学准确地解决了利用成象测井资料恢复岩心空间位置的难题,国内首次完成了长井段(CCSD-MH孔100~2000米)岩心深度和方位测井归位。给出了钻孔剖面岩层的面理、裂隙、断层和脉体的大小、深度和方向各种构造参数。成果为研究超高压变质带的折返等地下构造问题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还利用测井资料探讨了地震反射体的性质、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及地温梯度、热产率和热流值的分布等。  相似文献   
76.
基于遥感信息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媛  邢立新 《世界地质》2004,23(2):175-178
遥感信息是对自然界的反映,它具有宏观、动态、准确、快速的优点,可以及时提供动态数据。基于遥感信息,对吉林西部土地资源利用状况进行调查,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不损失或很少损失原有的信息,将原来个数较多而且彼此相关的变量转换为新的个数较少而且彼此独立或不相关的新变量。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定量分析研究,指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吉林西部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7.
鲁西南深埋粘性土物理力学指标多元统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R因子分析和R型聚类两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鲁西南地区深埋粘性土的20组样的8个物理力学指标数据进行了分析。利用R因子分析方法,揭示了各指标对鲁西南地区深埋粘性土状态和力学性质的影响关系。利用R型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深部粘性土各物理力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从物理力学指标对深埋粘性土的特殊状态和力学特性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8.
整套重力计算程序包括了除“地改”以外的所有项目的计算,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先仅介绍了“测区参数初始化”及“基点网联测”(采用三程小循环方式)的计算方法。“测区参数初始化”功能可生成gdw.csh初始化文件(该套程序的各项功能都要读取该文件中的相关参量);“基点网联测”功能可计算基点网联测的各项精度,对联测进行平差,求出各分基点绝对重力值。  相似文献   
79.
在分析Mohr-Coulomb强度准则和双剪统一强度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剪面应力对和主剪面应力对的作用这2个新概念,并以此为出发点,通过考虑十二面体单元主剪面上所有3个主剪面应力对的共同作用,在双剪强度准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准则,并对其作了极限线分析.应用该新强度准则研究了静水压力条件下圆形巷道围岩弹塑性分析和土压力计算问题.研究表明,该准则不仅能较好地非线性反映岩土的3个基本强度特征,还解决了双剪统一准则中存在的双重破坏角问题.  相似文献   
80.
基于全球一体化的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群主导世界经济的趋势不可阻挡,关于城市群的研究随之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几年,中原城市群悄悄崛起,但只是一个雏形,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原城市群的发育,特别是加强城市群内部各城市发挥特长、合理分工、优势互补,进而提升中原地区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文章选用了九大类44项城市竞争力指标,建立了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从定量的角度对中原城市群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排序、对比、分析,其城市竞争力排名依次是郑州、济源、洛阳、焦作、漯河、新乡、许昌、平顶山及开封。得到的结论如下:(1)首位城市竞争力强,但还没有发挥核心城市的作用。(2)工业型的城市经济实力竞争力强。(3)农业型城市的经济竞争力较弱。(4)产业竞争力和资金实力是影响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子。(5)个别城市的单项指标存在异常点,显现出其优劣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笔者提出了四点优化对策,为城市群中的城市定位、产业分工、资源优化配置及相应区域互动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