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123篇
地球物理   81篇
地质学   145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自然地理   20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都市圈作为典型的复杂巨系统,其国土、人口、交通等要素呈现出共同演化、协同发展的特征。现有基于元胞自动机的空间模拟方法通常分别进行国土或人口模拟,忽略了国土、人口之间的协同演化,从而限制了模拟性能。本文提出一种影响因子动态更新策略用以表征国土、人口两种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拓展经典元胞自动机模型构建协同模拟算法,实现了都市圈国土与人口空间分布态势的精准模拟。本文以深莞惠都市圈为例,对提出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协同模拟算法在深莞惠都市圈的国土模拟品质因素为0.274、人口模拟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23.55%,分别优于传统基于随机森林的元胞自动机算法0.24和29.33%;相较于传统模型,在国土模拟中本模型在对于建设用地的模拟准确度提升了约3%,在人口模拟中本模型在对人口高密度的区域模拟误差降低了约6%。本文进一步预测了深莞惠都市圈2030年国土和人口发展空间态势。研究结果可为都市圈重大基础设施选址和发展情景推演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2.
乌鲁木齐河灌区水资源利用及可持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乌鲁木齐河灌区历年供水和用水状况分析,提出了该灌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并针对城市用水逐年增加与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形势,从水份分析入手,从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的角度,提出了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的对策 。  相似文献   
63.
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问题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干旱区地理》1999,22(4):35-41
对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各种特征的分析,发现此城市地域具有的历史和民族特征及其现代城市特征,并针对乌鲁木齐城市地域结构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4.
天山乌鲁木齐河融雪和河川径流的水文化学过程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刘凤景 Willi.  M 《冰川冻土》1999,21(3):213-219
研究结果表明, 含 Ca C O3矿物的溶解作用在乌鲁木齐河源区居主导地位 尽管融雪径流的 “离子脉冲”作用可以释放峰值强度达 3~4 倍的 S O24 和 N O-3 流, 并且引起了总控断面河川径流与之相像的“离子脉冲”现象,但河川径流仍然呈现弱碱性;河源区强烈的含 S矿物的氧化溶解作用,产生大量的 H+ ,被含 Ca C O3矿物的溶解作用所缓冲, 未引起河川径流的酸化乌鲁木齐河以冰川站为界, 以上地区的水文化学过程为矿物的侵蚀- 溶解过程,以下则发生部分矿物的沉淀,如 Ca C O3的沉淀 Ca C O3 的沉淀作用一定程度上又增强了河流的酸缓冲力   相似文献   
65.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450a冬季温度序列的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51,自引:7,他引:44  
相关计算表明,乌鲁木齐河树轮年表与大西沟气象站冬季(上年12月至当年3月)平均最低温度相关显著,最高单相关系数为0.61(α=0.001),给出其在树木生理学方面的解释,使用7个年表序列构成的5个主分量可较好地重建乌鲁木齐河源大西沟气象站冬季平均最低温度序列,解释方差达66.64%,通过探讨来自不同年表的同一气候要素的两个重建序列的合并条件,得到了453a的乌鲁木齐河源冬季平均最低温度长序列,对该  相似文献   
66.
利用基于动力学拐角频率的随机有限断层法,针对2013年3月29日和8月30日乌鲁木齐发生的MS5.6和MS5.1两次地震,选择不同机构的震源参数对23个台站的45条强震记录进行强地震动模拟,对比分析加速度时程和反应谱,并计算模型偏差.通过与实际场点记录进行对比的结果显示:选取的不同机构震源参数模型得到的模拟加速度时程在持时和形状上与实际记录有一定差距,对于近震源的台站,模拟结果的峰值加速度(PGA)比观测结果小,对于稍远的台站,结果基本能够保持一致;而加速度反应谱,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具有较好一致性; 随机有限断层模型的误差在±0.5以内,拟合效果较好,而且高频段的拟合效果要好于低频段;采用不同机构震源参数模型得到的模拟结果与观测结果得到的PGA分布特征较为一致,但模拟结果的峰值加速度要低于观测结果.   相似文献   
67.
基于高速公路交通客流数据,采用社会网络与GIS空间分析法,以客流联系视角探讨重庆市与毗邻地区的城镇网络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重庆中心城区为网络的绝对核心,长寿、江津、璧山为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城市,涪陵、璧山、长寿在网络中通达性明显,涪陵、黔江、江津、万州的中介作用突出;2)重庆与毗邻地区的客流网络呈现三级轴线联系,整体网络呈现明显的放射性特征,部分地区联系突破省级行政边界,网络层级按照“4+15+18”分布;3)重庆与毗邻地区的凝聚子群表现出高度的地理邻近性,形成“核心―边缘”结构。未来重庆中心城区需进一步加强与四川东部地级市的辐射能力与交通联系,进一步培育与成都双城联系的发展轴,在远期发展中考虑纳入遵义市等地区更好融入重庆都市圈。  相似文献   
68.
基于共享型大健康设施POI数据,采用熵权法、协同区位熵等方法,刻画2010—2022年武汉都市圈共享型大健康设施时空演变特征及其服务水平空间动态演化过程,揭示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属性、交通等因素对共享型大健康设施时空格局演变的影响变化。结果表明:(1)武汉都市圈共享型大健康设施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中心圈层+外围组团”的空间分布结构。共享型大健康设施的重心向西南偏移且呈现轴带化发展状态,其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一致。(2)共享型大健康设施网络密度加强,网络联系性质演化特征明显。文化与体育设施处于强联系的地位;医院与康养设施的联系强度逐步提高;医疗设施在整体网络体系中具有较强独立性。(3)2010—2022年共享型大健康设施服务水平均有所上升,但空间分异趋势显著;共享型大健康设施服务水平的时空演化格局主要是人口、经济、政策及交通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时期不同共享型大健康设施服务水平的影响因子及解释力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9.
天山山区典型内陆河流域径流组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山南北坡的两个典型流域降水、地下水、河流、融冰雪水δD和δ18O及水化学检测,基于同位素径流分割模型定量分析了年内径流组分特征。结果表明:(1)两条河流的径流组成中地下水为构成径流的主要成分,其次是冰川融水,融雪水及降水,但南北坡径流组分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乌鲁木齐河流域中冰川融水的比重要大于黄水沟流域,对气候变化响应明显。(2)两条河流在不同季节径流组分也表现出较大差异,春季径流组分差异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70.
珠江三角洲都市圈国内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林  汤云云 《地理科学》2014,34(1):10-18
以珠江三角洲(下称珠三角)都市圈国内主要客源地2009~2011年度中国100强旅行社官网旅游线路报价单为基础数据,研究了珠三角都市圈发展较为成熟阶段的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及目的地类型,发现:① 珠三角都市圈旅游者空间行为模式总体上以营区基地式和完全环游式为主。不同客源地旅游者行为模式差异较大,广东省内旅游者以单目的地式和港澳小环游为主,其余客源地旅游者多采用营区基地式、往返式、区域环游式和完全环游式等旅行模式;② 珠三角都市圈各城市在旅游线路中出现的频次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呈现出3个等级层次关系,不同城市在大小珠三角都市圈以及不同客源地旅游线路中的角色与地位不同,据此得出珠三角都市圈各客源地的空间行为模式图;③ 比较大小珠三角都市圈在空间行为模式上的差异,发现港澳与珠三角地区在旅游发展上逐渐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但实现三地旅游一体化尚待时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