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33篇
大气科学   4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7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自然地理   6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城市空间结构识别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资源空间优化的一项重要手段和基础性工作,通过多要素集聚规律反映的城市空间形态还需进一步深入理解。利用人口密度、关注点和夜间灯光数据等多源数据,通过叠加分析、局部等值线树算法来识别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的城市空间结构,探讨不同城市要素的空间集聚形态,利用多项指标衡量城市中心和新城的城市空间形态发展,旨在将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通过空间要素的集散形态分析,北京、上海和广州仍是以主城区为主导的城市空间结构,深圳外围城区的组团结构得到明显发育,呈现多中心主导的模式。②广州城市中心发展相对均衡,紧凑度高;深圳城市中心发展出现明显差异化,城市中心向西扩张,导致紧凑度降低。③各城市的新城均衡度均较高,各城市内部中心之间的要素集聚水平差异小。延伸度大于2的新城空间形态有显著的城市中心指向性,多数新城的延伸方向依附于道路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④自然条件和交通网络均是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2.
南通市地处江苏省东部,滨江临海,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有“近代第一城”之称。全市土地总面积8001平方公里,总人口784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81人,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级市之一。全市现有耕地712.4万亩,人均耕地仅为0.9亩,土地利用率超过90%。  相似文献   
73.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古运河畔,辖1区、1市、6县,总面积8715km^2,总人口567.42万,平均人口密度655人/km^2。城区自然风光独特,东昌湖水域面积近5.3km^2,形成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风貌。但自1997年建市以来,人类工程特别是水利工程的兴建和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利用等因素,为引发地质灾害埋下隐患。再加上近年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密度的加大,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其危害程度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74.
朱连奇  史学建  韩慧霞 《地理研究》2009,28(6):1625-1632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微观机理研究和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淤地坝建设的地理要素进行筛选,重点分析了沟壑密度、土壤侵蚀模数、农业人口密度对小流域淤地坝建设,主要是对淤地坝空间布局的影响;以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域45个县(旗、市)的沟壑密度、土壤侵蚀模数、农业人口密度和淤地坝密度的基础数据,从地理学角度系统分析它们和研究区域淤地坝密度的关系,研究影响该区域淤地坝建设及布局的主要地理要素。结果表明,在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影响淤地坝建设最主要的地理要素是农业人口密度,即人类活动的剧烈程度和淤地坝密度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系,分析结果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淤地坝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5.
杨军 《地震学刊》1999,(B02):27-35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其明显的自然属性,而地震灾害则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地城壶害是相对于人类活动而言的,为此,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地区防震减灾任务繁重,本文探讨了此类地区防震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76.
基于用数字环境模型对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基础上,生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综合评价图和人口密度分布图。首先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等级面积构成及分布状况,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全部分布在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地区,之后,用相关分析方法及关系曲线分析了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同人口分布的关系,得出了土地资源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同人口存在着实质性的相关关系,中国东南沿海和四川盆地地区是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和土度资源利用程度最高的地区,而西北及青藏高原区是中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比较差的地区,也是人口密度比较低的地区。  相似文献   
77.
利用元胞自动机(CA)进行模拟可以帮助认识城市人口密度分布的演变过程,并为相关的调控提供决策依据。以长沙市为例,由元胞自动机层构建了精确到街道的长沙市人口密度分布仿真模型,对2000~2005年人口密度分布进行重建,与实际情况对比,整体预测精确度达76%以上;并对2010年,2015年人口密度分布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长沙市仍处于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市区人口密度分布受交通通达度、距市中心距离、公共设施便利性、环境、政府主导等多因子影响,总体呈现典型的Clark分布。  相似文献   
78.
基于Lorenz曲线的人口密度地图分级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与传统上地图分级的研究重点关注分级统计精度和图面效果不同,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表达和传输人口密度空间分布知识的自动化地图分级方法。该方法基于人口密度分布Lorenz曲线,根据知识传递的需要确定制图分级数,通过Lorenz曲线化简的方法确定分级间隔,以更好地表达人口空间分布的规律性知识,增强地图信息的传输效果。试验表明,分为两级时该方法能够自动地得出"胡焕庸线"的基本轮廓,分为多级时能够很好地体现人口空间分布的基本规律和特例知识。  相似文献   
79.
聊城市位于山东省西部,古运河畔,辖1区、1市、6县,总面积8715km^2,总人口567.42万,平均人口密度655人/km^2。城区自然风光独特,东昌湖水域面积近5.3km^2,形成了城中有湖,湖中有城,城河湖一体的独特风貌。但自1997年建市以来,人类工程特别是水利工程的兴建和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利用等因素,为引发地质灾害埋下隐患。再加上近年来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人口密度的加大,一旦发生地质灾害,其危害程度不容低估。  相似文献   
80.
朱超  金武正 《北京测绘》2020,(4):458-461
随着城市化发展的推进,城市人口密度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在城市人口密度大的当今社会,一些因素往往会引起局部地区人口密度增加,形成局部人口密集区域。引起人口密度增加的因素很多,教育文化产业就是原因之一。近年来对于人口密度的分析,主要是通过对DMSP/OLS夜间灯光数据进行分析,对人口密度影响因素的研究很少。而本文通过热力图和灯光数据对人口密度进行分析,确定教育文化产业分布情况对人口密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