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66篇
测绘学   104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47篇
地质学   211篇
海洋学   56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锚杆桩优化设计理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提出了一道锚杆桩优化设计理论。实例分析表明, 优化设计方法比传统设计方法能大大降低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从两个准则矩阵——精度准则矩阵与可靠性准则矩阵出发,导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法。利用它不仅能实现同时顾及精度与可靠性的二类优化设计,还可进行以准则矩阵为基础的一类优化设计。另外,这种方法可将一类、二类设计问题同时解决,从而为测量控制网的混合设计开辟了新路。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将机助法优化设计用于近景摄影测量,论述了机助法优化设计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设计方法,并研制了机助法网形优化设计程序系统SNOD—C。该系统可以对摄站点的数量,位置,每站摄影的象片数、摄影方式、控制点及物点的分布,摄影机,量测系统的选择和非摄影测量观测值的选择等内容进行设计。同时,以近代摄影测量平差理论为基础的SNOD—C的平差子系统SCBAR(即带相对控制的近景光束法区域网平差系统)也适用于一般近景摄影测量的数据处理。最后,本文给出了一个近景摄影测量网形设计的实例。  相似文献   
104.
田志义  刘钊 《地下水》1990,12(1):59-62
某地区的井型选择得是否恰当,对于科学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提高单井经济效益是至关重要的。以往,确定某地区井型时,人们一般是依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和专家们的经验确定的。这种方法,当含水层的埋藏条件比较简单时(例如埋深很大),井型是比较容易确定的。但是,当制约条件多,几种井型均可采用时,井型选择就比较困难。同时,该方法也没有考虑经济技术条件,显然,这种方法就有明显不妥之处。合理井型是一定义不很清楚的模糊概念,即在质上没确切的含义,在量上没有明显的界限。这种模糊概念,不是由于人们的主观认识达不到客观实际所造成的,而是事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频发的地质构造活动和极端气候灾害诱发了大量堰塞坝,严重威胁上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开挖泄流槽是最常用降低堰塞坝溃决风险的措施,由于时间非常急迫、交通极度瘫痪,其开挖量非常有限,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开挖量将溃坝风险降低至最小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水土耦合冲刷机理,提出了考虑不同泄流槽方案的堰塞坝溃决机理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唐家山堰塞坝。该方法根据水力学参数和坝体抗冲刷性参数动态计算瞬时坝体冲刷率,进而分析泄流槽对溃决全过程的影响,从而自动获取最优的泄流槽设计方案。将此方法应用于唐家山堰塞坝案例发现:唐家山堰塞坝泄流槽最优设计时溃坝洪峰流量为1700m3·s-1,小于实际峰值流量6500m3·s-1,主要是因为增大泄流槽的纵坡率,显著增强溃坝前的冲刷并形成双洪峰,从而有效降低了溃决峰值流量。由于复合槽相对较小的水力半径限制了溃坝前的冲刷,使得临溃时水位较高,因此溃坝峰值流量比单槽大,溃坝风险降低效果不如单槽。  相似文献   
106.
地面监测站数量和分布直接影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星历精度,其优化布设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前提,也是系统建设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给出了评价监测站布设性能的综合指标,提出了一种用于监测站覆盖性能评估的模型,并通过对MEO卫星半长轴的长期变化和回归经度漂移的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用于评价全球导航系统监测站优化布设的合理性。最后,综合利用覆盖性能指标和精密定轨精度指标对全球监测站不同布局方案进行了分析比较,给出了监测站优化布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7.
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台址中的23个基准墩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为FAST建设、运行过程中馈源及反射面的精密、动态位姿测量提供精密的点位坐标基准。文中主要对基准墩所构成的大地基准控制网(平面网)进行测量方案设计,并进行了相应的精度估算。按照本设计方案,可以达到FAST工程所制定标校基准控制网中误差优于0.3mm,整体基准控制网中误差优于1.0mm的设计要求,同时文中方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经验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8.
The maximum internal tangential stress is a critical parameter for the design of the PDC (polycrystalline diamond compact) die that has been widely applied to offshore oil drilling. A new simple equation for the calculation of the stress is developed, and verified by the test data from Kingdream Corp. of China, the largest bit Company in China. An opti- mum method for the design of the PDC die is presented and demonstrated in detail, and software for the design and FEM analysis of the die is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the method. This software has been used in oil industry in recent years.  相似文献   
109.
河南WR-1地热勘探井设计有新近系馆陶组和奥陶系2个勘探目的层,需要各自进行成井和测试工作,馆陶组成井测试完成后需要继续钻进完成奥陶系成井。在井身结构设计时,从套管设计、固井结构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解决了馆陶组成井管柱固井、钻孔与套管级配以及过滤器参数设计等问题,并通过实钻验证。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地热勘探井井身结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点要素、设计过程等,并结合实钻过程,对井身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使其更具现场操作性,为其它类似同井双目的层地热勘探井工程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0.
基于国内煤层气井产量普遍较低,煤层气行业地质研究与工程脱节较严重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引入地质工程一体化思路,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工程决策。提出煤层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平台的理论构想,规划设计平台的业务架构与功能架构,集成Petrel地质建模、Compass钻完井设计、MFrac压裂设计、CBM-SIM储层数值模拟等各类专业软件工具,建立地质工程一体化共享数据库、产气贡献监测平台和智能排采远程控制平台,固化标准的地质工程一体化技术工作流程,并建立相应的专业知识库。通过平台的建设打通煤层气勘探开发上下游的专业壁垒,实现全流程数据与成果共享,打造集煤层气开发的地质评价、工程设计优化、数据共享于一体的服务平台。以煤储层三维地质模型为基础,开展地质及煤储层综合评价研究,对钻井、固井、压裂、排采等工程作业方案进行设计及动态优化,集成气井产气贡献监测和智能排采远程控制系统,实现煤层气地质工程一体化和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可以减少重复工作量,提高煤层气勘探开发工程效率和气井产量,实现降本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