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78篇
  免费   2076篇
  国内免费   3057篇
测绘学   2335篇
大气科学   1248篇
地球物理   1403篇
地质学   8641篇
海洋学   1494篇
天文学   264篇
综合类   1282篇
自然地理   744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411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476篇
  2020年   423篇
  2019年   582篇
  2018年   388篇
  2017年   414篇
  2016年   498篇
  2015年   584篇
  2014年   884篇
  2013年   681篇
  2012年   847篇
  2011年   857篇
  2010年   711篇
  2009年   794篇
  2008年   801篇
  2007年   730篇
  2006年   685篇
  2005年   585篇
  2004年   502篇
  2003年   507篇
  2002年   493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442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393篇
  1997年   306篇
  1996年   270篇
  1995年   266篇
  1994年   235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236篇
  1991年   242篇
  1990年   185篇
  1989年   126篇
  1988年   31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6篇
  1977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7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81.
本实验进行了不同雌雄比对海带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雌雄比(鲜重)为1:1及2:1,实验组出现排卵时间最早,且发育率高,实验第20天,发育率超过70%,孢子体正常。5:1,10:1,20:1实验组随着雄性比例的减少,发育率逐渐降低,随着培养天数的增加,三个实验组均出现未受精卵及畸形孢子体,雌雄比越大,未受精卵数目越多。  相似文献   
82.
利用多孔结构增加换能器频带宽度,是换能器设计方面的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本文指出,换能器辐射块钻孔引起等效质量的减少,是导致频带变宽的主要原因.对园台形辐射块钻孔的换能器,用一般解析法求其振速分布是困难的。本文采用有限元方法求其振速的数值解,并算出了换能器的等效质量及带宽变化。该计算方法同样适用于辐射块前端或中间沿轴向钻孔的复合式和夹心式压电换能器等效质量的计算。  相似文献   
83.
植物硅酸体的研究及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简述了国外植物硅酸体(植物蛋白石)这门新兴学科的进展情况,介绍了植物硅酸体研究在我国第四纪地质学中如古气候与古环境、地层时代、考古等方面的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84.
本文根据长江水下三角洲地区的五个钻水及3000km浅地震剖面资料,运用生物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方法分析研究,获得了水下三角洲分期和三角洲朵体的分布及发育等地质信息,首次提出,长江水下三角洲沉积体由六期朵体参错迭置而成,详细阐述了水下三角洲复合体的结构特征;并结合古海岩线,孢粉气候地层,测年资料等,探讨了其发育过程及形成时代,为预测长江下水三角洲的发民菜,提供了新的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5.
研究外荷载为长期非平稳随机过程。考虑长期荷载的特性 ,采用 1个概率谱密度函数来反映长期非平稳随机荷载及其特征 ;概率谱密度函数是基于大量的一般谱密度函数的统计特性获得。以延长结构的抗疲劳使用寿命为目标函数 ,提出了调谐质量减振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这在实际工程中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旨在从理论上发展长期非平稳随机荷载作用下调谐质量减振阻尼器的优化设计方法 ;文中采用长期波浪实测数据 ,给出了 1个数值算例说明整个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86.
利用多孔结构增加换能器频带宽度,是换能器设计方面的一个新的理论问题。本文指出,换能器辐射盖板钻孔引起等效质量的减小,是导致频带变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7.
用AET法建立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蒲家彬 《海洋通报》1994,13(6):85-91
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基准的建立是制定其质量管理环境标准的前提。国外近20年的研究已逐步建立起一系列有效的沉积物环境质量确定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可以互为补充,其中表观铲应阈值法正在受到重点关注。这种方法结合了现场实际与实验室确认两方面的大量可靠数据,综合判定沉积物的质量阈值,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对此方法进行了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88.
《海洋学研究》1989,(4):43-58
取样站位分布于南海北部大陆坡,中西沙地体及西南海盆等区(见图1-2)。本研究侧重分析KL14、KL41、KL37及KL84个柱样,其中除KL8位于陆坡外,其他3站均位于南海北部的坡前盆地。各站柱样长见表1-3,其中KL14站柱样长达13·20m,比1979—1980年间“维玛”号取得的柱样(12.87m)为长,是目前本区所获得的最长柱样。  相似文献   
89.
海带雌配子体对吲哚乙酸反应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吲哚乙酸(IAA)对高等植物细胞的刺激作用已有不少研究。它对某些藻类的效应也有一些观察。例如Provasoli(1958)的实验指出,低剂量吲哚乙酸对石尊(Ulva lactuca)有刺激生长的作用,浓度较高时(0.3mg/升)则有抑制作用。Conrad等的实验指出,吲哚乙酸(3mg/升)可以促进丝藻(Ulothrix subliblssima)的生长,提高湿重13倍。  相似文献   
90.
南海陆坡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构造环境   总被引:36,自引:4,他引:36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其复杂的构造演化,形成了构造特征迥异的南海陆缘,有利于天然气水合物的发育,南海地区在中中新统以上发育了上中新统,上新统和第四系3套地层,3套地层所对应的地质时期的沉降速率在纵横向上的差别均较为悬殊,总体而言,南海第四纪整体沉降速率较大,为天然气水合物压力场环境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南海复杂的构造背景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构造地质体,特定的构造地质体与水合物形成关系密切,这里讨论了滑塌体、泥底辟、增生楔等构造地质体在南海的分布情况,分析了上述构造体与气体水合物地震标志BSR之间的关系,以及特殊构造带在南海的展布规律,提出了特殊的造带中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