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28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78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133篇
自然地理   1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安丘市为例,通过对1999—2008年间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势的分析,以及对安丘市建设用地增加的驱动力研究,采用平均增长率法、回归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预测分析安丘市2020年的建设用地需求量;通过对安丘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依据上级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定,分析安丘市2020年建设用地供给量,以此来探讨安丘市建设用地可能的供需矛盾,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2.
湖南素有"有色金属之乡"和"非金属之乡"的美称,往往以资源大省自居,却对资源供需矛盾重视不够,忧患意识不强,"走出去"的步子迈得不快。  相似文献   
103.
7月27日,湖南省市州国土资源局局长座谈会在长沙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回顾总结上半年工作,分析研判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湖南省国资源厅党组书记、厅长方先知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4.
在国土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大背景下,国土资源部于2010年6月24日召开动员部署会议,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活动一经发起,各地纷纷响应,资源节约集约搞的有声有色,并涌现出不少好的典型。实践证明,节约集约利用国土资源,是破解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手段。12月7日,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了"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市)创建活动"经验交流大会,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在会上进行了交流。本刊将分两期刊登这些经验,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5.
近年来,荥阳日市国土资源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重大决策部署,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发展用地需求,以“双保”为核心,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主动作为,积极应对,既保护了资源,又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6.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扩大,对外依存度攀升。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如何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资源安全,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资源室主任贾文龙提出——  相似文献   
107.
长期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在产权不够明晰、交易无法进行、陷形市场活跃、自发无序流转、流转分配关系混乱等问题,影响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的有效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8.
周村,素有“天下第一村”之称,位于山东省中部,系淄博市辖区之一,总面积263km^2,人口32万人,人均土地面积821.87m^2,现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230个行政村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保障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亟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9.
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当前又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切实保护耕地,大力开展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根本方针。我区由于区域面积小。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亩,  相似文献   
110.
嵊州市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当前又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但是,闲置浪费、低效利用土地等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违法违规用地行为仍时有发生,土地粗放利用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如何强化耕地保护,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走出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嵊州实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