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99篇
大气科学   59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66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005年11月21~24日区域气象资料通信网(RMDCN)向IP/MPLSVPN迁移研讨会(Workshop on the RMDCN Migration to IP/MPLS VPN)和RMDCN运行委员会(RMDCN Operation Committee)第10次会议在日内瓦WMO总部召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网络与存储系统室郎洪亮同志作为中国气象局代表参加了这两个会议。  相似文献   
22.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6,33(1):119-119
从近日在济南召开的中国-荷兰合作项目——《中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2005年研讨会及项目指导委员会会议上获息:我国地下水信息中心能力建设已得到稳步提升,地下水监测能力显著提高,并在北京、乌鲁木齐、济南三个示范区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23.
《中国测绘》2007,(4):6-6
湖南省第三测绘院(又称湖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成立于1974年,现隶属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相似文献   
24.
《中国测绘》2007,(4):11-11
奉化市测绘院(原奉化市城建测绘队),1994年经奉化市编委会批准成立(前身1987年成立的城建局测绘  相似文献   
25.
内蒙古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以下简称信息中心或中心)成立于2002年,主要负责基础地理数据的采集、加工、更新、维护和管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设计、开发;地理数据传输网络的安全维护及测绘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工作。中心现有职工44人,其中35岁以下19人,占总人数的43.2%。2005年信息中心团支部成立,  相似文献   
26.
《浙江测绘》1998,(1):F0002-F0002,F0003
浙江省地理信息中心是浙江省测绘局直属的专门从事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研究、开发、应用和国家基础地图数字化生产以及各种专题信息系统建设的高新技术科技事业单位。中心具有较强的技术开发能力,能够为各行各业提供专题地理信息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27.
信息快递     
《山东国土资源》2007,23(3):56-57
山东省建立土地开发整理专家库;平阴县国土资源局连续3年荣获省级文明机关称号;青岛市城阳区规范招标拍卖挂牌程序;淄博张店土地更新调查成果通过国土资源部验收;沂源县地籍信息中心正式成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8.
《浙江国土资源》2007,(10):17-17
9月25日,由厅办公室会同厅科教处、浙江国土资源杂志社举办的全省国土资源宣传工作座谈会在德清召开。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王永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厅科技教育处处长倪瑛、副处长李风、厅信息中心副主任关涛,各市局办公室主任(《浙江国土资源》通联站站长),省地勘局、测绘局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9.
《湖南地质》2009,(3):F0002-F0002
湖南省有色地质矿业研究信息中心,是由局属湖南省有色地质物资中心更名组建的正处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现有在编员工22人,返聘资深专家6人,设综合管理部、计划财务部、信息情报部、矿业开发部等四个部门。她将以无边界的矿产资源信息情报研究为基础,以局党组对地矿产业发展要求为准绳,以各地勘单位已有地矿工作成果为依托,以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新设备为手段,实现全局地矿产业“队为基础、局为单位”的战略构想。坚持大地质、小地球(玻璃地球)原则,为局地质矿产业稳步提升和湖南矿业经济延伸化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30.
小城市作为连接城乡社会的载体,是农村基层地区的经济、文化信息中心,也是大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后备力量。但同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城市盲目扩张、土地资源浪费等土地利用效率问题。新民市地处沈阳经济区沈阜城际连接带的重要节点,是沈阳西部工业走廊重要组成部分,承接着东北亚经济圈和沈阳核心区的强大辐射,集聚了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本文充分利用现有城镇地籍调查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