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9篇
测绘学   18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1篇
地质学   39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7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41.
兰州城市人口空间结构演变格局及调控路径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张志斌  潘晶  达福文 《地理研究》2012,31(11):2055-2068
以街道和乡镇层面的人口统计数据为基础,综合应用ArcGIS和GS+Version7等软件对兰州市人口空间演变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自1982年至2009年,兰州市人口呈逐年“向心聚集”态势,但不同阶段、不同街区人口空间增长存在显着差异;街道和乡镇人口密度差距逐年增大,高密度街区个数增多、范围扩大;距离人口高密度中心越远,人口密度的正相关性逐渐削弱,负相关性则逐渐增强,空间自相关范围不断增大;人口空间分布整体呈“东密西疏”格局,并呈现“双中心”空间结构。人口的极不均衡分布,带来了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宅紧张、就业困难等一系列问题。通过构建多中心城市结构、调整产业空间布局、平衡配置基础设施和引导人口有序流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调控,不断优化人口空间分布,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2.
河谷地形下兰州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时空演变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张建明  王鹏龙  马宁  张超 《地理科学》2012,(12):1530-1537
基于1999年和2010年的Landsat ETM+和TM影像,以单窗算法反演了兰州市地表温度,研究兰州市最近10 a的城市热岛时空分布以及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城市热岛的空间分布与延展与城市建城区的扩展相一致,热岛范围不断扩大,次中温和中温区大面积减少,相应的次高温和高温区大面积增加,热岛强度明显增强;除了城市下垫面覆盖类型,黄河低温带亦逐渐成为影响城市热岛分布的重要因子。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温度均有所升高,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温度最高,对热岛效应贡献最大,是城市热岛的主要贡献因子,绿地和水体能够很好的缓解热岛效应。地表温度和信息指数NDVI、MNDWI、NDBI、NDBaI在兰州市河谷空间格局上显著相关,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43.
兰州市城关区冬季不同高度大气气溶胶的测量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奚晓霞  王世红 《高原气象》1995,14(2):221-225
通过对兰州市城关区冬季不同高度大气气溶胶的监测,分析了该地区不同高度气溶胶质量浓度的分布状况。结果表明,近地面50m左右的空气受气溶胶污染严重,污染源状况和气象条件是引起上述污染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4.
外来投资与西部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兰州市为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永春  吴文鑫 《地理研究》2005,24(3):443-452
通过外来投资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理论分析,研究了外来投资对西部城市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影响模式,认为随着外资投入类型、方式和规模的差异,将对所投入城市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以兰州市为例,利用近年来兰州市外来投资的资料,分析了外来投资对兰州市发展可能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对前述理论进行了实证,最后提出了兰州市引进外来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5.
基于GIS的兰州市大气污染空间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插值技术,对兰州市大气污染具有代表季节的冬季大气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应用1999-2000年冬季地面观察站实测资料,使用Surfer软件插值方法绘制等值线图,与行政图进行叠置分析。研究了兰州市SO2,TSP等几种大气污染物的空间分布特征与污染源的内在关系,并且结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分别对上述污染物的污染强度进行了区域划分。地面实测表明,兰州市大气污染程度最重的冬季TSP对大气污染的贡献程度超过了SO2;应用空间插值与叠加分析表明,兰州市城区SO2与TSP污染强度的分布格局与污染源分布基本一致。研究证明使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可以很好的揭示出西北高原典型盆地地貌型城市大气污染物空间扩散与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46.
张海  高自强 《地理教学》2006,(12):12-14,24
为了解兰州城市中学环境教育现状,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研究。在为环境教育实施提供现状资料和决策依据的同时,进一步探索适合西部地区大中城市环境教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47.
兰州市环境污染现状分析与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以来,郑州市大气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了兰州市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文章认为:工业生产大量用煤、某些企业布局不合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象因素是造成兰州市大气污染日益加剧的主要原因,并探讨了兰州市大气污染的治理对策,指出清洁生产是解决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48.
兰州市南北两山地表植被对气象场影响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美国NCAR流体非表力平衡中尺度数值模式MM5V3版,数值模拟研究大范围改变兰州市周围山体的地表植被状况,区域大气的温湿场的变化。模拟结果表明,绿化后,大气稳定度总体趋势是减小,尤其夜间减小幅度很大。因此,绿化后,随着大气稳定度的变小,冬季逆温,尤其是夜间逆温的情况会有所减弱。绿化后,夜间地表温度增大,从而削弱了皋兰山体夜间下滑冷空气的强度,山谷城市冷湖效应造成的逆温强度也应有所减弱;绿化后,白天午后山峰的感热减小,地表温度降低,山峰加热效应减弱,从而也减弱了由于山峰加热效应造成的逆温。另外,绿化后,近地面及对流层下部相对湿度的增加比较明显,以及随着相对湿度地增大,大气中污染物湿沉降过程的可能性也有增大的可能。  相似文献   
49.
兰州马衔山-兴隆山活动断裂系的构造变形特征和机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详细考察获得了兰州马衔山—兴隆山活动断裂系4条断裂的几何细结构、新活动性等定量资料。其中马衔山北缘断裂为一条规模大、活动性强的全新世逆左旋走滑断裂,而马衔山南缘断裂、兴隆山南缘断裂和兴隆山北缘断裂等其它3条断裂均为其伴生的逆断裂,为晚更新世活动断裂。它们在深部均可以归并到马衔山北缘断裂这一主走滑断裂带上,是兰州地区重要的控震断裂,影响和制约着本区的地震活动。  相似文献   
50.
兰州地震博物馆始建于1989年,位于甘肃省兰州市的十里桃乡,兴建在一座长达400m的大型人防山洞里,内部占地面积3 500m~2。博物馆洞门恰巧开在一个非常典型的几百万年前的地震断裂带上,洞门上面的山体断层面和破碎带清晰可见,十分壮观。在不知不觉中可将观众带进地震现场。这种巧合真是再好不过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