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15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3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我是富裕县神树村农民。前不外,居住县城的一名远方亲戚退休后来神树养老,欲购置宅基地一处,镇土地管理所未予办理。后来,我将自家的宅基地卖给他,并签订了合法手续。当我再次申请新宅基地时,也被拒绝了。  相似文献   
22.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养老设施配置得合理与否对城市品质提升和社会公平地实现至关重要。当前对养老设施的研究已不在少数,但多从养老机构或社区养老设施的单一视角进行分析,评价内容集中于设施数量和空间分布的合理性,导致研究结果有所局限。因此,本文基于2018年武汉市社区级老年常住人口数据、2020年武汉市养老设施数据和道路交通等多源大数据,首先将社区养老设施纳入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并从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两大角度综合评价设施的供需匹配关系,结果表明: ① 区域层面,武汉市养老设施供需均呈现出中心城区集聚,外围分散的“核心-边缘”特征,但仍然存在数量等级体系不合理以及区域配置水平差距大等问题;② 社区层面,运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发现武汉市养老设施供需匹配度:都市发展区>中心城区>外围城区;③ 养老服务上,武汉市医疗保健类和精神慰藉类服务供需匹配关系较差,且设施普遍缺少专业化的服务供给,高品质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较难得到满足。针对武汉市养老设施和养老服务的供需匹配问题,本文从体系构建、空间布局以及实施管理方面提出了优化建议,同时运用最小设施点数模型将建议落实至空间层面,以期为类似地区养老设施规划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3.
青岛市市南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针对辖区内的独居、困难、"三无"、低保等养老对象,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送奶、送报、送爱心、送家政、送午餐、送体检"六送"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了加强对"六送"服务的监管,将政府的惠民政策切实落到实处,开发"六送"爱心服务系统,以直观辅助配送服务,保证爱心服务能够及时惠及每位老人。  相似文献   
24.
宋龙  熊学萍 《热带地理》2022,42(12):1964-1979
利用1998—2020年百度资讯中关于时间银行成立的新闻报道,通过人工判读,提取其成立的时间与地点,分析时间银行的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时间银行在中国经历了3个发展时期,数量上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其中第三个时期增幅最大;2)在城乡分布上,时间银行大多集中分布于城镇地区,并逐步向乡村地区发展;在省域分布上,绝大多数省份均已进行过对时间银行的探索工作,其中以江苏、湖北、浙江、广西等4省(区)数量最多;3)在空间分布上,时间银行最初呈现小范围零星分布,后逐渐发展为长三角、中原地区双中心的分布格局,基本集中于胡焕庸线以南,总体为“东南密-西北疏”;4)在空间关系上,时间银行从最初的空间发散逐步发展为空间集聚,集聚程度不断加强且趋于稳定,空间均质性逐渐增强,异质性逐渐减弱;5)时间银行发展的驱动因素包括人口结构、养老建设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政府支持力度、志愿队伍建设以及数字技术水平等,其中第一个时期养老建设水平较为重要,而第二和第三个时期政府支持力度、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最后,建议加大对时间银行的探索工作,减少对社会经济发展等指标的依赖,从而为其在农村、西北和东北等欠发达地区平衡发展提供可行性路径;也应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引导多方参与,为时间银行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5.
由于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养老制度还仍不完善,而少子化养老的社会问题又给我国的养老体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探寻基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少子化养老网络体系建立,并重点就少子化养老问题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构架以及后续的发展规划等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寻求基于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下的老人健康及养老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6.
农村老龄人口是21世纪我国面临和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以浙江慈溪农村老龄人口的居家养老状况的问卷调查为基础,运用人口地理学方法研究了沿海发达地区农村老龄人口的居家养老特征。结果表明:① 农村老龄人口居住条件最突出的问题是基本生活设施的配套普及与特困户、一般拥挤户的居住面积狭小。② 农村老龄人口日常生活节奏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层次亟需提高。③ 农村老龄人口与子女同住比例较低,"空巢"老人的生活值得关注。④ 农村老龄人口经济状况表现为低收入、低消费。⑤农村老龄人口的日常自理功能要比社会服务设施利用功能好,患病就医率低的深层次原因是经济承受能力。⑥ 农村老龄人口对居家养老服务需求较大,部分精神慰藉难以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27.
前不久,宁陵县石桥乡叶庄叶启营叔侄二人,敲锣打鼓,每人拿着一面锦旗,送到该乡国土资源所.这事还得从三年前说起.石桥乡政府所在地西四公里处有个叶庄.村东头住着一位老人,名叫叶启营,已有50多岁,体弱多病.他收有一个养女,年方20岁,想招婿养老,拟在住宅东侧非耕地上建一栋新房.  相似文献   
28.
中国老龄化正在加速发展,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特别是机构养老社区的人本化构建。本文通过系统化梳理和分析美国先进案例和实践经验,甄别出其机构养老社区空间发展的四个新动向:①在区位选择上,趋向于分布在气候舒适和景观宜人的地方;②在空间融合上,趋向于嵌入具有高城市性(urbanity)的大型养老社区;③在内部规划上,趋向于功能分区弹性化和适老设计人本化;④在投融资模式上,趋向于投资多元化特别是PPP为主体的公私合营化。借鉴美国机构养老社区的空间发展新动向,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响应和学术启示,以期为中国机构养老事业的优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9.
程敏  崔晓 《地理科学》2018,38(12):2049-2057
综合考虑政府、居民、投资者3方需求,构建带约束多目标的养老机构配置优化模型,基于改进免疫算法和GIS技术,对上海市虹口区养老机构的配置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区现有养老机构在空间分布和规模配置上的合理性,提出优化配置方案。研究表明:研究区现有养老机构数量缺口较大、部分养老机构偏离最佳区位、规模与需求存在较大差距;3所位于江湾镇街道的养老机构在现有区位运行欠合理;为充分满足居民养老需求,需在虹口区南部地区增设15所养老机构;通过与一般免疫算法、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得到的优化结果对比可知,改进免疫算法在此优化问题中的求解效率分别提高45%,38.89%,21.43%,46.34%,求解精度分别提高1.61%,2.73%,5.80%,6.91%。  相似文献   
30.
本文根据国务院《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对养老服务业用地范围进行了界定,设计了养老服务业用地土地供应数据的提取方法,分析了养老服务业用地土地供应总量、用地类别、地区分布情况以及养老服务业用地土地利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