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28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18篇
地球物理   72篇
地质学   108篇
海洋学   3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7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中国沿海与内陆旅游演艺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休闲意识的日渐增强,中国旅游演艺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依据文化产业的相关知识和文化地理学有关文化与环境的理论知识,调查研究了中国沿海和内陆旅游演艺业的不同之处,运用归纳法总结中国各省目前较为有名的旅游演艺产品,论述了中国旅游演艺业的发展概况、中国沿海和内陆旅游演艺业差异性主要表现,并分析了产生差异性的主要原因是文化差异、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体制完善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72.
贺友先  王琛  王铨宇 《云南地质》2013,32(1):53-55,48
西藏高原湖泊大都为咸水湖。双湖区以锂盐、钠盐、錋盐三类为优势矿种,未见镁盐。各盐类聚集与地质单元有明显依顺和次序关系。  相似文献   
73.
亚洲内陆干旱区是连接赤道和中高纬地区的过渡地带,也是西风气候和季风气候的相互作用区,其形成演化与青藏高原的隆起和全球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揭示其干旱化过程和趋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对来自柴达木盆地察汗斯拉图干盐湖的深钻SG-1孔沉积物进行了初步的碳酸盐碳氧同位素测试与分析,结果清晰地指示了柴达木盆地自1.0Ma以来的持续干旱化及约0.6Ma以来的加速干旱化过程,我们认为1.0Ma以来的持续干旱化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和构造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而约0.6Ma以来的加速干旱化可能是昆黄运动所导致的高原北部强烈隆升和区域环流系统变化或强化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4.
通过反演研究2008年日本岩手—宫城内陆地震(M~6.9),说明了用1Hz全球定位系统(GPS)观测数据推导中强震(M6级)震源过程的能力。比较了此次地震采样率为1Hz的GPS观测波形,发现与强震仪记录波形有很好的一致性。由于震源区及其周围有足够多的GPS台站很好地记录到了地面运动,因而使我们仅仅采用1Hz的GPS观测数据就可进行波形反演。反演的结果与大地测量和强震仪数据联合反演的结果相当一致,如地震矩(Mw~6.9)、累积滑动量分布和破裂传播等。这种一致性证明,采样率为1Hz的GPS观测数据不仅能用来推导M6级中强震破裂过程的动态特征,而且能用来推导其持久(或静态)的滑动。  相似文献   
75.
《内陆地震》2009,23(1)
内陆地震》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地震学术性刊物。本刊遵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学术自由的原则,为地震科研和防震减灾工作取得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提供交流、争鸣的园地与传播的桥梁,为青年地震工作者的成长提供一片成才的沃土,为推进新疆及内陆地区的地震研究和地震预报服务。来稿注意事项以及与作者的约定如下:  相似文献   
76.
在将内陆凹陷和海盆作大致类比的前提下,运用测井、岩心和露头层序地层序一般原理,在研究层段识别出4个下切性层序界面。界面的主体部分常是岩相 变面、岩相转换面或仅从冲积地层内部穿过。河口附近的下切深度大致等于下切期间湖水面下降幅度减去基底沉降幅度之差。由此可粗略证明,东营凹陷始新统和渐新统间的界面是在基底沉降速率大致为0的条件下公由湖水面下降所形成。湖进面和最大湖泛面可按层序发育原理鉴别,由于湖水面常  相似文献   
77.
1 IN T R O D U C T IO NW aterbalance and interactions are foundation to utilizew aterresources rationally in arid inland river basins inC hina (W U etal.,2005).W ateravailability in those ar-eas m ay be the m ain constraint to poverty alleviation,publiche…  相似文献   
78.
黎涛  杨俊仓 《冰川冻土》2008,30(1):52-56
在分析石羊河流域昌宁盆地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系统采集了不同深度(0~140 m)的8组岩土样,进行了重金属及盐分含量分析和室内吸附实验,并对测试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受区内包气带岩土层对废水中重金属的吸附作用的影响,废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微弱,包气带对地下水起到了很好的屏障作用;重金属及盐分在地下岩土中的分布明显受地下水、岩性及颗粒大小等影响,并存在两个峰值,即地下水位变动带(地下65~85 m深)和多层粉土、粘土层区(地下130~140 m深).  相似文献   
79.
东北集装箱运输网络的建设与优化探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韩增林  安筱鹏 《地理科学》2001,21(4):308-314
作为一种新型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不仅实现了运输的高效化,信息化,门对门,而且改变了传统的货源组织方式和运输体系,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集装箱枢纽港和支线港的分化,而且体现在集装箱运输内陆网络体系的建设上,以集装箱港口,运输通道,内陆中转站为主而形成的内陆运输网络正在改变着传统的货源组织方式,集装箱运输网络发展滞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内陆运输的集装箱化水平和集装箱的运输效率,本文论述了集装箱运输网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东北集装箱运输网络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内陆运输的规划。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