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0篇
  免费   173篇
  国内免费   135篇
测绘学   572篇
大气科学   424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836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1751篇
自然地理   64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292篇
  2012年   376篇
  2011年   382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431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330篇
  2005年   186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67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2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72.
当前,城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卓有成效,但在存在诸多困难的广大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作者在借鉴一些基层地震部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总结出了做好基层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73.
教学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体,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的永恒主题。任何时候,高等学校都应该以教学为中心,这是高等学校区别于其他部门的本质标志。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从其基本理念和表现形式上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传统的教学模式片面地把教学等同于课堂,课堂等同于知识传授。因而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是传统模式特点的集中体现,也是传统教学弊端的集中表现。现代化教学是建立在传统教学基础上的,对传统教学从制度上、方式上、物质上、价值层面上、教育理念上的一次根本性变革的灵活多变的崭新方式所进行教学”[1].  相似文献   
74.
75.
7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气象现代化建设在国家和地方的双重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先后建成和正在建设一批大中型骨干工程项目(如国家中心巨型机系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气象信息网络系统、气象卫星综合应用业务系统等),基本形成了自上而下的五级信息网络系统,新一代气象业务技术体系逐步完善并得到发展,气象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在此过程中,气象部门在人才、技术、装备、系统等资源方面形成了雄厚的实力。这些资源除了承担气象业务发展的任务外,还有足够的部分可直接用于为社会服务,发展部门的高新技术产业。为此,中国气象局提出了气象部门的综合经营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龙头,高新技术产业以信息产业为首的战略。无论从国际国内的大环境看,还是从气象部门本身的发展看,这个战略都无疑是中国气象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一方面将有力地推动和促进气象事业的发展,同时,将使气象部门更加直接地进入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发挥气象科技辐射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就气象部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必要性,思路及具体运作提出一些浅显的见解。  相似文献   
77.
办公自动化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它以系统科学、行为科学为理论基础,同时又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为支撑,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技术。其基本要素包括:办公人员、办公机构、办公设备、办公信息、办公环境等,它是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对现代生产、流通和行政实行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手段。加快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是气象部门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气象业务现代化系统建设整体效益的重要保证.是气象事业与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要求相适应并适度超前的重要前提。它的建设必将有力地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九五”以至21世纪气象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78.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省(区)级气象事业发展计划编制、实施及其管理怎样才能符合中国国情,体现地方特色,增强计划的实践性、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指导性等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9.
80.
论述浙江省小城镇发展的基本特征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