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1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140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4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180篇
海洋学   466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34年   3篇
  192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土壤冻结温度与未冻水含量是冻土的重要物理参数,影响因素多,关系复杂.利用BP网络模型来描述冻结温度与未冻水含量及其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效果良好.该模型直接根据试验数据通过神经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寻求输出变量与输入变量间的内在非线性规律,其优点在于可利用一个神经网络同时描述多个因素对冻结温度及未冻水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2.
座落在岛状融区中的青藏高原沱沱河兵站楼房,由于跨年度施工,楼房各部位季节冻深和融化速度不一,引起不均匀下沉,致使墙体产生严重裂缝。岛状融区是工程地质环境敏感区。在太阳辐射强烈的青藏高原,现行建筑规范中房屋采暖对冻深的影响系数偏小,建议对北外墙中段和角端应比规范规定系数分别增大0.2和0.3。  相似文献   
63.
土层冻结温度及未冻水含量指示着土的矿物成分、颗粒分散度,特别是化学成分,从而表征着土层的生成环境与发育条件。试验分析表明在中国南极长城站区土层中冻结温度及未冻水含量沿深度分布并非均匀或渐变,而在几个深度水平上出现突变区,它反映出长城站区在历史上有可能出现多次海进海退过程,或湿润与干旱期相间,或大量冰雪融水期与间冰期消融微弱期相间。  相似文献   
64.
盐湖相低熟油脂肪酸的组成与分布特征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对泌阳凹陷碱性盐湖相、舞阳凹陷盐湖相、襄城凹陷膏盐湖相、南阳凹陷淡水湖相低熟油脂肪酸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不同盐湖相的低熟原油的脂肪酸为丰度不同的饱和正构酸、不饱和正构酸、少量异构酸、类异戊二烯酸及脂肪酸乙酯系列化合物。脂肪酸的组成和分布反映了原始有机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65.
2004年末2005年初,由于受强冷空气的影响,共计有68站次出现了零度以下的日最低气温,和1991年12月28-29日的大范围冰(霜)冻天气的过程环流特征演变及气象要素分析作对比分析,发现这两次过程均有欧亚大陆两槽一脊控制,高空盛行很强的经向环流,西北气流旺盛,冷平流明显,850 hPa温度低,850百帕和地面冷高压强度强,地面气温低、湿度干,露点低等特点。但由于受到西南低压云系东移的影响,700hPa和850 hPa广西的湿度都较大,云容易长起来,同时水汽本身就是一种温室气体,减少了辐射降温,所以虽然最低气温很低,但达到霜冻的站数都在40个站左右,持续时间不长。  相似文献   
66.
两种消毒剂对罗氏沼虾幼体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67.
百色盆地低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百色盆地几个典型低熟油进行了常规的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并重点以百-5井低熟油为对象,详细总结了饱和烃,芳烃生物标志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组合,结果表明陆生高等植物和微生物大量繁衍及其对高等植物的改造的贡献可能是形成百色盆地第三系低熟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8.
洪湖日本沼虾的种群繁殖生物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5月至1995年6月对洪湖日本沼虾的种群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洪湖日本沼虾的繁殖期为4月中旬至10月上旬,5月中旬至8月中旬为日本沼虾的繁殖高峰期,其中6月、8月雌虾抱卵率均在70%以上;日本沼虾群体中雄性总是少于雌性,月性比(♀/♂)变化于1.104-5.780之间,3—6月性比逐渐增高,7─10月性比则逐渐降低;在整个繁殖期.4─7月的抱卵虾均为前一年出生的大、中规格的个体,之后当年出生的个体在繁殖群体中逐渐占据优势;春季抱卵虾的绝对繁殖力和相对繁殖力都大于秋季抱卵虾,分别计算了绝对繁殖力、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重的函数关系.本文还对日本沼虾群体性比的周年变化及其产卵次数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9.
范东东  魏永伟  苗亮  陈炯 《海洋与湖沼》2015,46(5):1153-1159
传染性皮下和造血器官坏死病毒(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HNV)是对虾养殖的重要病原之一,可感染多种虾种。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是中国养殖的重要沼虾品种之一。根据国际兽疫局(Office International des Epizooties,OIE)推荐的IHHNV检测方法,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开展IHHNV在罗氏沼虾中的感染和流行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在研究区的罗氏沼虾养殖区,IHHNV广泛流行,阳性率高达90%;但所有成年罗氏沼虾均未表现出明显的病症,仅表现为病毒的携带。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检测到的华南地区毒株属于Ⅰ型感染株,与菲律宾株进化关系较为接近;华东地区毒株属于Ⅱ型感染株,与东南亚株进化关系较近。本研究为IHHNV在罗氏沼虾内的感染、流行和防控提供了详细参考。  相似文献   
70.
曹政飞  张伟  赵宏 《海洋与湖沼》2015,46(6):1326-1332
红纤维虾海藻作为海洋沉水高等植物具有重要的生态与渔业价值。该物种目前已经处于濒 危状态, 且研究资料十分匮乏。本研究通过实地生境调查, 对其进行了形态学与解剖学研究, 并在此 基础上对其海洋环境的结构适应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红纤维虾海藻须根末端 膨大并密生根毛, 有利于增强植株的抓附能力和吸收能力; 表皮细胞细胞壁具有类似栓化细胞初生 壁性质的六面加厚现象, 与外部多层皮层厚角组织形成机械组织区, 叶鞘内侧含有丰富的机械组织, 使结构的抗性加强, 能承受较强的海流冲击; 雄花序中无退化雌蕊, 雌花序兼具雌蕊和退化的雄蕊, 花序轴两侧着生数枚桨状小苞片, 花粉丝状, 利于授粉, 传粉方式为水媒和半水媒传粉; 小坚果密 生倒向长鬃毛, 便于果实在海流中固着锚定。该研究弥补了目前对海洋沉水高等植物适应性进化特 征理解的不足, 也为该物种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