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质学   8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执法监察工作中方法正确、执法有力、效果明显,查处了一大批难案,解决了一大批问题,无论土地执法监察还是矿产资源执法监察,都取得了显成绩。在土地执法监察方面,年内全省共查处违法占地案件6940件,给予党政纪处分48人,追究刑事责任36人,工作中涌现出了一批好的典型。比如,保定市利用卫星遥感监测成果开展土地执法监察成效明显,其做法被国土资源部在全国推广,并被确定为全国卫星遥感监测成果执法检查唯一免检城市。在矿产资源执法监察方面,以“一矿一卡”的全面清查为核心,采取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部日前通报的土地执法监察情况显示,2008年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共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6万余件,涉及违法用地面积70万亩,其中耕地26.36万亩。结案3.5万佘件,涉及违法用地面积27万亩。全年共依法拆除违法建筑面积2650万平方米,没收违法建筑面积2400万平方米,收回土地8.58万亩,收缴罚款21.65亿元。213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3.
部委     
01土地调查失职将问责 6月22日上午,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土地调查条例实施办法》,办法规定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在土地调查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尚不构成犯罪的,也将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相似文献   
14.
笔者发现,一些地方的国土资源部门对土地、矿产资源违法违规当事人进行立案处罚,开始时决心很大,但执行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干扰,成尺高举轻放,该重罚的轻罚,该轻罚的索性不罚,甚至有的当事人本该追究刑事责任,最终却罚款了事。执法偏轻偏软的后果是,这些地方的国土资源违法违规现象不仅没有有效制止,反而滋生蔓延,增加了执法的难度。  相似文献   
15.
自2007年9月土地执法百日行动开展以来,全省共清查出以租代征、违规扩区和未批先用三类违法违规问题258宗,涉地面积44901.5亩,立案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共254件,立案率达到100%,目前已查结249件,结案率达到98%。全省共核减违规扩区面积1.2万亩,收缴罚没款3957万元,移交纪检监察机关追究党政纪责任21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3人,圆满地完成了全省土地执法百日行动既定的自查清理、查处纠正和督查整改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6.
桂阳县对重大矿产资源违法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日前,该市对市政府挂牌督办的8起矿产资源违法案件进行公开立案,公开调查、处理。通过集中查处,抓获涉嫌非法采矿责任者10人,并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7.
正三年来,共制止土地违法行为二百七十九起方城县国土资源局切实加强执法监察工作,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严格执法监管,从源头上制止违法行为,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年来,共制止土地违法行为279起,拆除违法建筑1260平方米,复耕土地163亩,追究行政责任2人,追究刑事责任3人,全县土地违法案件逐年下降。该局从机制建设入手,建立健全了三项工作机制。一是提请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建立土地利用和规划建设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处理违法占地违法建设行为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2008年11月23日,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中拆除违法建(构)筑物的“飓风行动”在洛阳全面展开。截至12月25日,洛阳市135宗违法用地全部整改到位,违法建筑拆除率100%。这次“飓风行动”共拆除违法建筑物296714平方米,复耕土地420余亩,收取罚没款1984.03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1人,追究刑事责任4人,受党政纪处分21人,其中处级干部1人,科级干部20人。  相似文献   
19.
因陆地资源逐步紧缺,人类活动向海洋进一步延伸,我国对海洋资源的认识程度和利用能力皆有显著提高,随之而来的便是部分企业和个人对海洋资源的无节制使用及开发,非法围海、占海甚至填海,致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地方可持续发展存在障碍,国家海洋经济遭受损失。依据我国现有法律法规,加大对非法占有海域行为进行管控确有成效。然因在实践过程中存在政府越权审批、巨额利益驱使、惩戒力度不够等因素,使得非法占用海域现象屡禁不止,且非法占用行为发生后恢复海域原状之目的难以有效实现。为保障海洋经济、文化永续发展,应用最严格和最严密的法治保护国家海岸线和海洋生态环境安全;使行政执法与刑事规制相衔接,建立信息互联共享机制;成立专项组整治非法占用海域行为,形成示范效应,为日后打击此类案件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正面临日趋严重且类型众多的灾害,构成生态环境安全的巨大威胁。运用刑法武器维护环境安全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法制手段,但是我国刑法在环境刑事责任的归责陈述、承担主体、归责因果关系以及环境刑事责任的实现等诸方面,并没有体现出与实践相适应的环境刑事责任理论。鉴于此,立足于环境安全视角,评述环境刑事责任的现状及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