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1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测绘学   563篇
大气科学   225篇
地球物理   80篇
地质学   907篇
海洋学   242篇
天文学   92篇
综合类   848篇
自然地理   727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86篇
  2020年   7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211篇
  2012年   328篇
  2011年   291篇
  2010年   238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188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114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12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91.
企业创新网络与多维邻近性关系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企业创新网络相关研究近来受到经济地理学者的高度关注,纵观当前国内外企业创新网络相关研究文献,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经历了从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变的过程,尤其是基于专利或论文数据刻画创新网络结构特征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然而企业创新网络结构形成的内在机制仍不够深入,不少学者引入多维邻近性框架用于解析企业创新网络形成的重要视角。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背景,从企业创新网络的影响因素、演化动力及机理、典型案例企业创新网络三个方面梳理了当前经济地理学者的研究热点,并重点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评述了企业创新网络运行机理。研究发现,众多邻近性中,地理、认知和组织邻近对企业创新合作具有较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研究中还需加强最佳邻近尺度、不同邻近性替代或互补作用和重要性排序等问题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992.
创新创业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一种重要教育理念和模式。针对我国目前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新型双创人才培养模式。在介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涵并分析其优势的基础上,以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为例,重点阐述了基于研究中心模式双创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及实施成效。结果表明,基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双创教育模式不但可以与传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融合,更能有效互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93.
20年来伴随着中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同时在政策实施中,也逐步暴露出“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等现象,由此带来了耕地质量下降,生态环境破坏等诸多问题。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耕地占补平衡的改进和政策的完善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从城乡要素互动视角出发,如何推动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成为当前关注热点。文章采用综合分析与系统推理的研究方法。在阐述耕地占补平衡的发展阶段与政策绩效的基础上,对耕地占补平衡存在的问题及其逻辑根源进行了分析。耕地占补平衡主要存在实质性不平衡、时空性不平衡、政策性弱化等微观、中观及宏观层面问题,其逻辑根源在于城乡要素流动的成本与收益不平衡、耕地占补平衡的执行者和耕地权利主体的利益不一致,区域发展与后备资源禀赋差异,耕地保护意愿和用地审批权力不匹配等。  相似文献   
994.
目前,国内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已趋入正规化,各项制度建设较为完善,但普遍存在项目规划设计调查不充分,实施难以有效监管,设计目标完成情况难以落实,档案管理难以规范等不足之处。为转变传统的土地整治低效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项目管理模式的专业化、精准化、高效化。基于"互联网+"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创新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模式,在国内首次开发了包含移动巡查填报、移动端采集监管、土地综合项目巡查监管展示和土地综合项目动态监管四大功能模块的土地综合项目动态监管系统,突破了办公环境的限制,实时传输项目的信息,接受社会的广泛监督,减少人工作业条件下的人为干扰因素,科学考核土地整治工作,实现对土地整治项目的高效监管,促进土地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995.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港航工程建设及维护产生的疏浚泥产量急剧增加,规模化、产业化实现疏浚泥资源化处理综合利用刻不容缓。文章以海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为宗旨,结合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近20年来在该领域的理论研究基础与工程实践经验,系统分析了海洋疏浚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成果推广转化面临的“瓶颈”,从建立永久性基地困难、产业链整合程度较低、成本造价竞争力不强、设计施工过程较保守、复合型管理人才缺乏等方面进行了思考分析,并有针对性地从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建立交流合作网络、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完善行业管理机制等角度为相关管理决策部门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96.
1月3日,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河南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提出的“四个体系”“五项机制”“六大工程”等重要内容召开工作交流座谈会。会议由省自然资源厅党组成员,省测绘地理信息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济宝主持,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何晨,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毛忠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宋新龙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997.
引入技术机会理论,解释大城市内部不同行业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差异,以北京市为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不同技术层次产业的创新活动在城市内部表现出不同的区位选择。除汽车制造业外的大多数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高度集聚在中心城区;中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开始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区扩散,低技术产业的创新活动主要分布在远郊区。 行业间创新活动空间分布的差异主要由技术机会来源差异造成。大部分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源于基础研究、产业间知识溢出、高技术劳动力,往往靠近大学或中心城区;对中技术产业来说,基础研究的影响并不像对高技术产业那样显著;对低技术产业来说,技术机会主要源于本产业的技术反馈,创新部门更倾向于分布在郊区的制造业集群中。  相似文献   
998.
山东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省,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山东实现两个走在前列、推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的必由之路。海洋是现代科技的"新战场",建设海洋强省,海洋科技创新是核心关键,也是重要保障。山东海洋科技力量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打造山东半岛海洋科技创新中心,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完善区域海洋科技创新体系,对于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支撑引领山东新时代海洋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