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13篇
大气科学   99篇
地球物理   12篇
地质学   5篇
海洋学   4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文中简述了集合预报的进展,对其中的扰动初值的生成与原理,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的集合预报产品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2.
变分同化及卫星资料同化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文章介绍了变分同化方法和卫星资料同化,并就其实际应用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3.
对一维平流方程向前差格式的一个计算不稳定特例进行了讨论,给出了四个命题,并得出结论: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对初值稍加改变,使其在x轴一侧分布而达到计算稳定,从而改进并修正了已有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4.
地图数字化数据质量控制的抗差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于数字化过程中产生的系统误差,采用函数模型(多项式)拟合进行纠正,对于异常误差采用抗差估计;当粗差污染率较高时,采用高崩溃污染率拟合初值辅以IGGⅢ方案迭代抗差解.最后以一幅具体的数字化地图为例,分别用最小二乘拟合和高崩溃污染率抗差拟合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给出了内外检棱精度.  相似文献   
65.
“非bogus初值”热带气旋数值预报及其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高分辨模式特点及精细预报的需要出发,尝试了用“非bogus初值”开展热带气旋精细数值预报的方案。即直接采用四维同化形成的热带气旋(TC)初值,而不再加入“人造台风”(BOGUS)信息,以图避免人为理想结构带来的虚假信息,对热带气旋路径、强度、结构等有更为精细和准确的预报。用2001年所有影响华南的TC实例,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案可以较好地预报TC的生成;路径预报准确率较高,对疑难路径及局地效应反映较为细致,路径预报误差随时效增大不显著;强度趋势预报指示意义强,准确率较高;尤其是能很好地反映TC的云、雨、风等的非对称结构、螺旋结构等特征的时空演化,对TC中尺度结构的刻画能力和预报可用性较强。显示了方案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也意味着“非bogus初值”方案应该作为未来TC数值预报发展的一个主要技术方向。分析表明目前条件下本方案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因初始信息的不足,当在TC过弱、初生或远离大陆等情况下,常会出现初始场中TC位置和强度与实况偏差过大,容易造成较大预报误差。  相似文献   
66.
利用改进的 T42L10模式,以1992年8月31日12时为初始场,分别以瞬时初始场和平均初始场,作30天长期数值预报,以对比研究初值精度对月长期数值预报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无论是高度场还是风场,瞬时初始场所作月预报的相关系数要比平均初始场的高约9个百分点.(2)从瞬时初值出发所作的500hPa 高度场及流场中,对东亚地区较深的槽,里海至乌拉尔较强的脊区,以及维持在东亚40°N 左右的急流都作了较好的模拟,而平均初始场的月预报结果与实况的差别较大.(3)用平均初始场所作的预报,其系统过于平滑,使预报结果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7.
使用1971-2000年濮阳市冬小麦播种期降水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法,按不同长度周期进行排列,求出各个周期的F值,进行F检验定出第一周期,其位相值为第一周期的第一次值。将原序列减去第一周期的位相值作为新序列1,对新序列1再进行不同长度周期排列,求出各个周期的F值,再进行F检验定出第二周期。对第一、二周期进行稳定性检查,采用经稳定后的第一、二周期的第2次值各自外推,求出预报初值,计算出剩余方差,建立预报方程,进而可计算出降水量预报值。经回代检验,历史拟合率为30/30=100%;2001-2005年试报准确率为4/5=80%。  相似文献   
68.
张春森  张觅 《测绘科学》2015,40(4):3-6,10
针对传统空间后方交会方法的解算结果受外方位元素初值影响较大的问题,该文分别就航空摄影测量及近景摄影测量不同条件下,采用依初值单位四元数空间后方交会解算与无需初值单位四元数空间后方交会解算进行对比分析。实验表明,航空摄影测量条件时,在小倾角情况下,两种方法所得检查像点的点位精度相当;当倾角较大时,依初值解算所得检查像点的总体点位精度高于无需初值解算所得精度;特大倾角时,依初值解算得不到正确结果,而无需初值解算仍有很好适应性。在近景摄影测量条件下,无初值解算有广泛的适应性,且所得的检查像点的总体点位精度高于依初值解算所得精度。  相似文献   
69.
延伸期预报中大气初值与海温边值的相对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初始条件记忆和下垫面条件是延伸期可预报性的主要来源,它们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相对作用存在明显不同。利用中国国家气候中心最新一代大气环流模式BCC_AGCM,设计了由4组不同大气初值与海温边值构成的组合试验,研究了(大气)初值与(海温)边值对全球不同区域延伸期预报的相对作用。结果显示,模式预测技巧在3周以内强烈依赖于初值。在相同的边值条件强迫下,不同初值在月内尺度上的预测技巧差异非常明显,且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初值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的预测信息。从全球来看,边值强迫对预测技巧的影响从一周左右开始。在低层的850 hPa高度场上,边值的作用在热带地区于第4-5候与初值相当,其他区域的边值影响达到与初值相当的时间滞后于热带地区;在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上,边值的作用在热带地区第5候前后达到与初值作用相当,其他区域这个时间则推迟至第6候前后,比对低层的影响时间滞后1-2候;对于东亚地区而言,边值的贡献在第2候就已显现,对预测技巧产生了明显的改进。在延伸期尺度上,边值强迫主要作用的区域为低纬度区域,且对500 hPa高度场的影响更为稳定,在该区域第5候以后有较为明显的改进。初值与边值对延伸期预报都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认识初、边值条件的相对作用能够为延伸期预报的改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0.
使用ERA-interim和FNL再分析资料分别驱动WRF,对2013年7月12—13日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详细比较了WRF模拟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1)两种资料在次天气尺度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并由此造成了模拟结果之间的差异,ERA-interim作为初始场对降水的模拟优于FNL资料,反映了WRF对初、边界条件的敏感性;(2)从区域总降水量来看,湿度场扰动对降水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风场扰动和温度场扰动,最小的是侧边界扰动;(3)从降水误差来看,湿度场扰动引起的降水误差最大,在积分20 h内风场扰动的降水误差大于温度场,积分21~24 h则相反,侧边界扰动引起的降水误差在前期比较小且增长缓慢,积分一段时间之后与单个气象要素扰动引起的降水误差相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