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31篇
测绘学   95篇
大气科学   21篇
地球物理   34篇
地质学   159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301篇
自然地理   28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1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正为进一步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最近,国务院发布了《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以下简称《目录》)(2013年本)。为什么要进行《目录》修订?此次修订遵循了哪些原则?此次修订的《目录》有哪些亮点……近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固定资产投资司副司长罗国三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对此作出了解读和回答。  相似文献   
92.
夏四友  杨宇 《地理学报》2022,77(3):679-696
从主体功能区划视角研究碳收支和碳补偿分区,对于制定适应各主体功能区低碳发展策略,推动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地理学思想对于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贡献。本文首先构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碳收支与碳补偿的理论框架,然后以京津冀城市群157个县级单元为研究区,引入集中化指数、标准显性比较优势指数、SOM-K-means聚类等方法研究功能区视角下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时空分异与碳补偿分区,并提出以低碳发展为导向的碳减排空间优化方案。结果表明:① 2000—2017年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量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其集中化指数均高于0.4的“警戒线”,碳收支地区差异整体偏大。② 碳收支时空分异显著,碳排放高值区呈现以京津唐为中心,向外逐步降低的“核心—外围”空间格局;而碳吸收空间格局趋于稳定,总体呈现东、北、西部高,而中、南部低的倒“U”型格局。③ 京津冀城市群碳收支与主体功能区战略定位较为吻合,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是碳排放的主要承压区,而重点生态功能区是碳吸收的优势主导区,各功能区碳吸收集中化指数差别较碳排放集中化指数小。④ 京津冀城市群共有53个支付区、64个平衡区和40个获补区,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战略目标,最终形成9类碳补偿空间优化区,并提出每一类型区低碳发展方向及策略。⑤ 未来要加强更微观尺度的碳收支及碳补偿研究,丰富和完善碳补偿理论框架,将碳补偿融入到碳交易市场,探索实现“双碳”目标的多元化路径。  相似文献   
93.
以广州石屋新村为案例地,通过深入访谈、参与式观察以及收集文本材料等方式获取素材,运用扎根理论进行编码分析,探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空间正义主体博弈与协商的维度与过程。研究发现:① 乡村空间正义主体博弈与协商的内容主要包括分配正义、居住正义、边界正义和信仰正义4个维度,贯穿4个维度的核心和焦点是权力正义。② 4个维度彼此交织,相互影响,前2个维度呼应了马克思空间正义思想的部分观点,后2个维度是中国语境下的理论创新。③ 乡村转型发展过程中杂糅了政府、企业、村民各自的诉求,导致不同主体展演了多元复杂动态的空间正义博弈与协商过程。  相似文献   
94.
以贵州肇兴侗寨为案例地,运用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采用田野调查与深度访谈结合的方法,从物理空间、社会空间、意义空间3个维度审视多元权力主体的“物质-关系-情感”联结以及与旅游发展的自洽性。结果表明:1)物理空间在权力主体的更迭下得以重新规划,有助于劳动力的回流。村寨的原真性在规制的约束下得以维护,但建构的景观符号是对民族村寨的错位表达。2)对于社会空间中的冲突,当地居民采取退让不退出的策略与管理者达成空间错时使用与管理默契。威权人物寨老成为消解分歧、推动社会关系巩固与凝聚的代表。对游客及外来经营户的让渡与周全,体现了当地居民开放包容的待客之道与处事哲学。3)意义空间通过当地居民对节事、文化的情感注入,对文化惯习的传承、对乡约的承继、对怀旧物的回忆与想象得以再生产。对于处在发展上升期的民族村寨而言,多元权力主体会基于利益的共同性与社会关系的粘连性考虑,做出符合当地旅游发展与自身容纳限度的调适与让步,来适应旅游发展带来的空间变化。  相似文献   
95.
阅读海洋     
《海洋世界》2013,(12):78-78
《海权论》 简介:本书详细阐述了海权在历史,尤其是1660年地理大发现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结束的世界史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时论述了制海权的一些必要因素,着重阐述了致力于获得最大国家利益的沿海国家应当保持一只强大的舰队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96.
声音     
《湖南地质》2012,(3):7-7
“土地群体性事件,就是忽略了农民利益。” 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者人赵启正3月2日往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央会采取强力的政策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保护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97.
当前地勘单位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地勘单位企业化及建议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介绍了地勘企业当前存在的4种企业化运作体制,非公有经济成分在企业总资本金中的所占比例正在加大;叙述了地勘企业改制的主要障碍;提出了改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8.
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发展速度快,取得了令全球瞩目的好成绩通过完善体制、夯实管理基础和强化服务与教育功能等措施来实现我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与管理更上一层楼我国地质公园建设和管理正面临着多部门分割管理、利益协调困难重重、地质遗迹资源屡遭破坏、地质公园管理基础薄弱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
城市土地配制利益博弈及其法律管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利益博弈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益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分配形式和调节手段日渐多样化,利益分配的矛盾也越来越尖锐。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