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46篇
大气科学   13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258篇
海洋学   21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47年   1篇
  193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01.
用劈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的通道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劈窗算法是基于热红外遥感数据反演地表温度中应用较为广泛、且简单有效的算法之一,所使用的热红外通道主要位于10~13.3 μm(1000 ~ 750 cm-1)波长区间内,很少考虑8 ~9.09 μm(1250~1100 cm-1)区间内的通道数据.为了探讨更多的适合于反演地表温度的通道数据,结合劈窗算法基本公式的推导过程,归纳出了与通道设置相关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在10~13.3 μm(1000~750 cm-1)和8~9.09 μm(1250~1100 cm-1)区间内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显示,用基于此推导劈窗算法,通过迭代求解,利用8 ~9.09 μm(1250 ~1100cm-1)和10~13.3μm(1000~750 cm-1)波长区间内数据进行温度反演的结果非常接近,因此认为,将8~9.09 μm(1250~1100 cm-1)波长区间内的数据用于劈窗算法反演地表温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2.
马超营断裂带金矿包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地质》1998,16(1):15-20
  相似文献   
103.
龙门山断裂带印支期左旋走滑运动及其大地构造成因   总被引:60,自引:6,他引:60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构造呈北东—南西向将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华南地块分割开。前者主要是由一套巨厚的三叠纪复理石沉积组成 ,分布在古特提斯海的东缘。后者由前寒武纪基底和上覆的古生代和中生代沉积盖层组成。位于汶川—茂汶断裂以东的前龙门山存在一系列倾向北西的逆掩断层 ,它们将许多由元古宙和古生代岩层组成的断片向南东置于四川盆地的中生代红层之上 ,构成典型的薄皮构造。许多研究由此断定松潘—甘孜褶皱带和四川盆地之间在中生代发生过大规模的北西—南东向挤压。然而 ,汶川—茂汶断裂西侧的松潘—甘孜褶皱带内部的挤压构造线大多是垂直于而不是平形于龙门山断裂带 ,这表明当时的挤压应力不是北西—南东向而是北东—南西向。近年来在龙门山构造带内发现 ,在三叠纪时龙门山断裂带在发生推覆的同时还经历过大规模的北东—南西向的左旋走滑运动 ,协调走滑运动的主要构造为汶川—茂汶断裂。走滑运动的成因与松潘—甘孜褶皱带北东—南西向缩短有关。汶川—茂汶断裂的左旋走滑在龙门山的北东端被古特提斯海沿勉略俯冲带的消减和发生在大巴山的古生代 /中生代岩层的褶皱和冲断作用所吸收 ,在龙门山的南西端被古特提斯海沿甘孜—理塘俯冲带的消减和松潘—甘孜三叠纪复理石的褶皱和冲断作用所吸?  相似文献   
104.
陕西翠华山山崩其环境效应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陕西翠华山山崩主要由水湫池(天池)山崩体、甘湫池山崩体及大坪山崩体三部分组成,其中水湫池(天池)山崩体开发及研究较为成熟,是吸引游客的黄金地段,翠华山山崩的形成主要由内因素及外因因素所控制,其中内力因素包括翠华山花岗岩体背景因素和节理面理、断裂面理及变质地层面理等因素、外力因素包括陕西关中地震及暴雨等因素。翠华山山崩首次发现由三期山崩体组成,不同期次山崩有各自特色旅游环境,反映了出山崩自然现象亦有造福人类的积极方面。  相似文献   
105.
热液成矿分带的溶解-沉淀波结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热液成矿分带是一种输运-反应问题。热液成矿分带基本属于渗滤交代分带性质,它是溶解-沉淀波在可渗透介质中形成和传播的结果。本文应用物理化学流体动力学中的渗滤与溶解-沉淀反应耦合过程理论研究溶解-沉淀波的结构特征,并进一步应用多组分耦合系统动力学中的用于原理揭示其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最后提出了一种热流成矿分带理论,对热液成矿分带问题的性质、热液成矿分带的本质和热液成矿分带的结构特征与形成机制提出了新认识。  相似文献   
106.
107.
工作流技术是近年来在软件应用领域新兴发展的一个技术方向,在集成制造系统(CIMS)、企业过程重构(BPR)等领域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介绍了工作流管理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一种基于活动网络模型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可实现方案。建议在办公自动化基础上,把工作流管理系统构建为管理信息系统,并与GIS结合,成为较为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流技术。  相似文献   
108.
在藏北尼玛县西边阿索一带首次发现最宽约14km的阿索构造混杂岩带。该带西宽东窄,呈喇叭状,由复理石岩片、深海硅质岩、泥质岩岩片、蛇纹质岩片、火山岛弧岩片、碳酸盐岩岩片、大陆碎片岩片等组成。其中以复理石岩片为基质包含其它外来构造岩片。阿索构造混杂岩带所包含的蛇绿岩主要岩性单位有:蛇纹岩、辉石岩、英云闪长岩、似层状花斑岩和辉长岩、粒玄岩、辉长辉绿岩、枕状玄武岩、角斑岩、硅质岩、含铁锰粉砂岩、薄层灰岩、浊积岩等,属弧后盆地扩张一消减产物。根据硅质岩中放射虫、复理石岩片中孢粉时代及构造片岩中同位素年龄等资料,该弧后盆地扩张于晚侏罗世、闭合于早白垩世早期。空间上将狮泉河、永珠湖一纳木湖蛇绿岩带相连。  相似文献   
109.
《国土资源通讯》2006,(2):I0001-I0001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国土资源局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规矩立局,规范管理”的全新管理模式,积极优化人员组合结构,狠抓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坚持保护与保障并重、管理与服务并举,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全面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水平。一、推行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滨海县局始终坚持“严格增量、盘活存量、管理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和“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要求,转变观念,积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坚持走内涵挖潜节约用地之路,严格控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大土地开发复垦整理力度,不断加强和规范易地补充耕地和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的管理,实现全县资源和先进地区资金的优势互补。加大化工集中区土地投资强度和建筑密度的监管力度,不断优化和整合闲置土地,有效地促进了化工集中区的快速健康发展。今年以来,全县优化和整合土地18宗,面积672.4亩,调剂安排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工业项目22个,均已投入正常生产。以规划为“龙头”,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全面实施县、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严把规划审查、计划控制和转用“三个关口”,充分发挥规划在土地管理利用中的调控和指导作用,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非农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  相似文献   
110.
Marja.  T 《地质科学译丛》1998,15(1):14-16,25
砂尔马提亚(Dalmatian)地区始新世一中新世复理石盆地底部(东亚得里亚海)中的一些巨厚状碳酸盐岩的下伏地层和上覆地层均为扇形三角液砾岩。而薄层浊积岩与扇形天角洲砾岩呈指状穿插关系。扇形三角洲和指状穿插的浊积岩被解释为低水位期或海平面上升早期的产物,认为巨厚层状沉积是海平面加速上升时期形成的发育不全的扇形三角洲。这基于以下观察:(1)它们是一些扇形三角洲砾岩的上覆地层;(2)巨厚层状沉积中的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