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30篇
测绘学   64篇
大气科学   51篇
地球物理   59篇
地质学   132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自然地理   1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45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受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和美国马里兰大学城市理性增长国家中心的邀请,由国土资源部组织的培训考察团赴美国进行了为期—周的实地考察和学习,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在马里兰大学和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聆听了当地资深专家的精彩讲座,实地参观考察了几个土地管理的经典案例,对美国的土地政策的整体框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并深切体会到了美国在土地政策上的先进性和优势效应。经过几天的短暂培训和考察,虽然了解的只是“皮毛”,但感受颇深,美国相对完善的土地政策以及管理经验在很多地方十分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2.
《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6(11):F0002-F0002
2009年11月20日,国家海洋局会同有关部门在京召开纪念中国极地考察25周年座谈会,回顾极地考察走过的光辉历程,研讨极地考察的重大意义,规划我国极地科学考察工作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33.
10月20日,国家海洋局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位于上海的中国极地考察同内基地码头举行隆重的送行仪式,欢送我国第25次南极莓察队出征.国家海洋局陈连增副局长、国家海洋局原局长、国际极地年中国行动委员会主席张登义、上海市人民政府尹弘副秘书长等领导出席欢送仪式.  相似文献   
34.
2008年3月,笔者有机会参加单位组织对深圳、东莞、宁波、杭州、青岛等地土地收购储备、土地利用、闲置土地处置和地籍信息系统建设等工作的考察学习。考察中,深切地感受到南方发达地区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浓厚的发展氛围。特别是国土资源部门在管理、服务和执法方面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意识和经验,值得认真地思索和借鉴。  相似文献   
35.
随着执行我中第25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船进入西风带,本次考察一项重要的大洋科学项目“南印度洋XBT/XTCD走航观测”已逐渐展开:考察队将在西风带海域投放200多枚带有温度和盐度传感器的探头,这是我国南极考察首次在西风带海域进行如此密集的科学观测。  相似文献   
36.
滇东北—黔西高原黑颈鹤及其主要越冬地考察陈晓平(香港中国探险这会,云南省地理研究所)由香港中国探险学会(CERS)、国际鹤类基金会(ICF)、云南省地理研究所、云南省林业厅野生动物植物保护处、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单位共同组队,于1994年冬季联合考察了滇...  相似文献   
37.
38.
1975年1月15日19时34分41秒在康定县六巴乡境内发生了一次6.2级地震,使当地人民财产蒙受很大损失。该次地震微观震中:北纬29°24′,东经101°54′,主震后共记录到余震100余次,其中4.0~4.9级地震15次,3.0~3.9级地震(?)7次,其余皆小于3.0级。该次地震有感范围:东到石棉,西达雅江,南至木里,北抵康定北。由于种种原因,该次地震一直无人进行过宏观考察。我们在执行某工程烈度复核任务时,对该次地震进行了宏观考察。  相似文献   
39.
文中叙述了大同—阳高地震区的烈度划分原则、烈度分布范围、烈度异常情况,给出了宏观地震参数(h=11.2km,震级5.8M_L),指出宏观调查的烈度值与强震仪记录的强余震加速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0.
1989年中日青藏高原冰川联合考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