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5篇
测绘学   12篇
大气科学   12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1篇
  194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41.
更新世中期是全球气候和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当时气候周期转型,全球冰量增加,海平面下降,哺乳动物迁徙或灭绝,这个时代也是直立人地理大扩张和手斧文化扩散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些事件在发生时间上的统一性指示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推测更新世中期全球性的气候转变是这次手斧文化扩散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百色盆地发现的手斧可能是西方阿舍科技术向东渗透或扩散的结果。  相似文献   
42.
方红  王汉林 《世界地质》2002,21(2):171-175
风险分析中的不确定现象存在大量的模糊性和随机性,利用模糊学期望将模糊性与随机性相结合,给出了模糊随机风险的定义,进而提出了一种风险评价的新方法。该方法对于一些无法获得更丰富资料的事件的评价有较好的效果,并且评价结果以区间形式给出,提高了精确度。  相似文献   
43.
马万栋  孙国芳 《中国地质》2007,34(4):636-641
在塔里木盆地的地质发展史上,发生了多次的海进和海退,带来了大量的成盐物质。而且,由于极度的干旱,沉积了大量的岩盐,有望在塔里木盆地找到钾盐。通过野外工作,发现在塔里木盆地西部有大量石盐和盐泉卤水出露。笔者基于地质概况和岩相古地理特征的介绍,通过对采自塔里木盆地西部卤水样品的化学分析,讨论了其地球化学参数及成钾可能性。根据卤水样的分析结果得出:大多数卤水都是从厚层的岩盐中淋滤出来的,岩盐主要是氯化物型,这种类型的岩盐表面上都没有达到钾盐沉积的阶段;其次,根据Br和K含量表明WSKL(乌克沙鲁)已经有钾盐沉积的显示,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应该把重点放在这个区域;最后,由于原始沉积的原因,塔里木盆地Br含量普遍很低,这一点通过实验结果和收集到的资料已经得到了证实,不能单纯地依据Br指数来判断岩盐的沉积阶段,必须寻找除海相成钾以外的其他的成钾模式。  相似文献   
44.
周懿 《四川测绘》2000,23(1):10-11
通过定义rij表示粗差对改正数的相互影响,导出了rif与多余观测分量rif的关系,表明对可靠性的分析可通过对rij和uij的分析来进行;在观测数一定时,该观测方案的可靠性取决于多余观测比例,并给出了可能达到的可靠性限。本文的分析为可靠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45.
本文首先通过介绍数字地形图和数字地籍图的一般生产过程以及对数字地形图和数字地籍图两者之间的共性和差异的分析,从数字地籍图生产的软硬件支撑环境,数字地籍图生产过程中对数字地形图现有数据的直接利用,利用南方CASS7.0软件生成数字地形图和数字地籍图时信息分层储存等方面的科学论证,得出了数字地形图向数字地籍图的转换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这种转换能够在完成外业地籍调查表和界址点测量的基础之上,利用南方CASS7.0数字成图软件能够实现数字地形图向数字地籍图转换,并且对整个具体实施过程所使用的理论方法和具体操作过程作了较为详细的表述和在转换过程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做了系统的说明。  相似文献   
46.
一个新的太阳活动极小期即将到来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2年冬季欧洲的严寒再次提醒人们出现寒冷气候的可能性。因此,近年来太阳活动的减弱尤为引人注意。Solanki等[1]指出,从2008年开始的太阳活动11 a周期第24周,可能与1913年开始的第15周到23周不同,特别与第20周大为不同。图1给出沃尔夫数(黄色)及群太阳黑子数(蓝色)。太  相似文献   
47.
由于印尼苏门答腊-安达曼地震以及由它引起的海啸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与其比邻的巽他海沟俯冲带触发地震的可能性引起了真正的关注。我们已经计算了这个区域以及临近区域——苏门答腊直立走滑断层的同震应力分布,发现两个构造上的应力都增加了,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原已很大的地震危险性。尤其是这个区域发生大的俯冲带地震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48.
正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依赖于可靠稳定的能源供应。近年来,能源开发引起的地震事件已引起了公众关注。为此,应国会要求,美国能源部(DOE)委托国家研究理事会(NRC)对这一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对能源开发中诱发地震的规模、范围和影响进行调查,找出当前所掌握知识与更深入认识诱发地震的研究之间的差距,发现诱发地震灾害评估方法与缩小上述差距研究之间的不足,并评估迈向能源开发与诱发地震可能性之间最佳实践的过渡手段[1-2]。本文将对这次研究的成果做一简要介绍,以期对我们相关研究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经济建设、资源勘探、环境保护和地学发展的需求分析,提出了进行精细地质研究的必要性,诠释了精细地质的概念及其技术体系。认为精细地质是以先进的技术方法和高灵敏度的测量仪器,对地质体进行精确细致的研究,形成先进、精确、实用的成果,达到提高地学科研与调查水平,高效服务经济建设的目的。精细地质的技术体系包括遥感、物探、化探、钻探、同位素测年、空间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等,通过空中地表地下全方位立体化的综合调查,完成对研究对象的精细研究。通过物探、遥感、同位素测年、化探等核心技术在国内外精细地质研究中的发展应用状况分析,以遥感技术为例,阐述了进行精细地质调查研究的可能性,展望了精细地质在矿产资源勘探、地学研究、环境保护、国防建设、地质灾害调查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0.
施雅风 《地质论评》2011,57(1):44-49
1 研究历史 第四纪冰川是第四纪研究的一个特殊方面,由于已经消失,必须推理阐明.不同的研究者只能提出不同认识,这在科学界应属正常现象.人们经过长期深入研究,以真理为依归,扬长避短,弃伪存真,认识终会改进与趋同.中国东部海拔2500m以下中低山地是否流行过第四纪冰川,是地学界长期以来争论的关键问题.2500m这个界线是周廷儒院士(1982)首先提出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