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42篇
  免费   2017篇
  国内免费   2065篇
测绘学   5576篇
大气科学   665篇
地球物理   808篇
地质学   9733篇
海洋学   1664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13133篇
自然地理   5212篇
  2024年   68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464篇
  2020年   360篇
  2019年   516篇
  2018年   310篇
  2017年   339篇
  2016年   495篇
  2015年   684篇
  2014年   2635篇
  2013年   1660篇
  2012年   2452篇
  2011年   2696篇
  2010年   2365篇
  2009年   3071篇
  2008年   2688篇
  2007年   1950篇
  2006年   2112篇
  2005年   1874篇
  2004年   1749篇
  2003年   1623篇
  2002年   1159篇
  2001年   804篇
  2000年   584篇
  1999年   465篇
  1998年   382篇
  1997年   414篇
  1996年   311篇
  1995年   296篇
  1994年   291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308篇
  1991年   334篇
  1990年   277篇
  1989年   114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0年   1篇
  1949年   1篇
  1948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1935年   1篇
  192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舞钢市地处豫西南山区和黄准平原结合部,不但是一座集山、水、林、城为一体的旅游山城,又是一座以钢铁为主,矿产、棉纺、建材、造纸、农副产品为一体的新型工业城市。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崛起和工业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土地管理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日益紧密,土地资源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22.
《山东国土资源》2004,20(1):11-13
2004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按照严格保护资源、促进持续发展、维护资源权益、调控资源供应、有效服务社会的工作思路,完善制度体系,强化工作措施,加强队伍建设,发挥整体功能,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为实现山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国土资源保障。一、主要目标(一)落实基本国策,切实加强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土地集约合理利…  相似文献   
123.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南江镇,是典型的“都市里的村庄”:在79平方公里的面积上,13条大村庄散布在市区的南部,130余家中直、区直、市直单位错落其间,市区人流量最大的玉林火车站就矗立在这里,6万余人在这里繁衍生息。  相似文献   
124.
首先对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来源形式及其内涵进行了界定。同时,分析了收益分配的必要性,简要阐述了收益分配现状及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此为基点,对现阶段科学地规范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提出了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25.
126.
系统地介绍了湘西州的地质旅游资源特征,指出切实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湘西州丰富的地质旅游资源,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发展该州经济的合理之举,进而提出了保护和开发该州地质旅游资源的8条建议.  相似文献   
127.
浙江省现有地下水开采潜力的分析与评价方法存在着不足,本文结合乐清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实例,浅析浙江省地下水资源开采潜力分析与评价的综合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8.
本文扼要介绍了山东省金矿地质勘查、开发现状及存在的环境问题 ,为确保山东省黄金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提出要保证黄金资源的可持续供给 ,要在资源开发过程中保护好环境 ,以及要高度重视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9.
130.
湖南省农用土地的环境地质问题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受成土母岩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分的影响而产生的原生环境地质问题,另一种是受人类工程-经济活动及外动力作用影响而形成的次生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就其形成机制作了探讨,并结合农业生产提出了可操作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