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7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1031篇
测绘学   199篇
大气科学   493篇
地球物理   306篇
地质学   3409篇
海洋学   11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00篇
自然地理   175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262篇
  2020年   199篇
  2019年   18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56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384篇
  2013年   241篇
  2012年   291篇
  2011年   310篇
  2010年   286篇
  2009年   304篇
  2008年   327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335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244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20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91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8年   5篇
  1946年   2篇
  1945年   1篇
  194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911.
西北干旱区土壤资源特征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分析了干旱区主要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土壤的理化性状、养分特征以及在盐碱化、沙化和灌耕条件下的变化,并论证了干旱区土壤资源的基本特征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认为干旱区土壤分布具明显的空间垂直地带性及径向分布规律。极端干旱条件下的暖温带棕漠土的资源性能最差,其他土壤的资源性能排序依次为灰棕漠土<灰漠土<灰钙土(棕钙土)<灌耕土<草甸土类。土壤资源性能在灌耕、风沙及盐碱化条件下发生显著变化,在干旱区广为分布的荒漠土壤多数具有显著的中深部盐化表现和易于沙化的条件。干旱区可持续发展依赖于绿洲灌耕土壤资源的稳定发展、高生产力水平及可持续利用,在明确土壤资源特性与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及其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协调是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12.
根据中国环境地球化学监控网络第一次采样的结果,发现中国东部,尤其是华南地区,是Na2O,MgO,CaO的低背景地球化学区,Al的高背景地球化学区,这个独特的地球化学区,恰好也是我国酸性沉降物的分布区,由于持续的酸性物质沉降,使这一地区成为对酸性物质沉降最脆弱的地区,有可能导致土壤中Al的突然释放,出现森林大面积突然死亡的环境危害。研究还发现,该地区也是Th、Cu、Cd、Ti、Au、B、Tl、W、Zn、Sb、Ag、I、U、As、Se、Mo、Bi、Rb、Ga、La、Ce、Y、Pb、Ge、Zr、Be、Nb、Sn等28种元素的地球化学高背景分布区。随着土壤的pH值不断降低,最终将导致这些金属中的一种或数种元素同时从土壤中释放,有可能在不同的时间阶段及不同地区的大面积范围内出现不同元素的化学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913.
表面粗糙度是影响土壤在微波波段发射和散射辐射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微波遥感研究与应用的重要参量。由于微波后向散射还受介电特性、穿透深度等因素的影响,在微波遥感应用中往往难以单独考虑介质表面粗糙度,给参数估算与反演带来了一定困难。在可见光、近红外波段,粗糙度作为土壤表面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直接影响着土壤的二向反射分布特征。因此,本文尝试利用光学多角度观测信息,反演土壤表面粗糙度。基于地表二向反射几何光学模型,假设裸土像元由随机分布于平坦表面的土壤团粒组成,将团粒近似为半椭球体,建立裸露土壤表面二向反射模型,模拟不同粗糙度条件下土壤表面像元的二向反射分布特征。进一步尝试采用多角度观测数据反演模型,估算土壤团粒的几何结构参数,进而计算土壤表面均方根高度,作为表面粗糙度的衡量指标。地面实测多角度数据的初步验证结果表明,多角度光学遥感估算土壤表面粗糙度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14.
青藏高原土壤温度和湿度对T106模式预报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月安  皇甫雪官 《气象》1999,25(10):3-7
在T106L19谱模式中引入青藏高原土壤温度和湿度新近资料,改进模式听地表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作了中期预报数值试验,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土壤温度和湿度对高原本身及我国东部,东北地区高度场和降水预报有一定影响,改进土壤参数能够有效提高模式的预报结果。  相似文献   
915.
黄芪为豆科植物,以干燥根入药。种植黄芪经济效益较高,一般每666.7m2产干货250kg。黄芪喜凉爽气候,有较强的耐寒性;怕水涝、忌高温。因此,较适宜在内蒙古地区种植。黄芪的引种应注意以下事项:1选择适合本地区的种植品种。黄芪现有的主要品种为东北黄芪...  相似文献   
916.
陇东南旱作区土壤失墒规律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分析,探讨了陇东南地区旱作田累积失墒规律,各土壤墒值段散逸速度,模拟了土壤水分散逸过程,得出了土壤从高墒散失水分降至低墒值所用的相对时间。即土壤重量含水率占田间持水量60 % ~90 % 时为最速失墒期,60 % ~40 % 为次速失墒期,重旱( 占田间持水量≤40 % )时,散失同样量的水分,比从占田间持水量90 % 至60 % 及轻旱( 占间持水量60 % 以下) 至重旱间所需时间长10 ~20 倍,为今后这方面的研究及干旱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17.
目前,北美已开采或正开采的深部密西西比河谷型矿藏最初都是由钻探发现的。当这类盲矿存在于稳定地台的碳酸盐岩和页岩层序中时,传统的地球化学方法就无力检测出它们。“酶”浸析是一种选择性分析技术,为的是确定土壤中非晶质氧化锰吸收的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918.
中国南方红壤演化的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南方大面积的红壤是由母岩风化、淋溶、未经搬运残余形成的,其中尤以花岗岩、玄武岩上风化歼存最为典型。通过对砖红壤、赤红壤、红壤的矿物学特性的分析,明显看出它们之间是通过一系列过渡而联系起来的,风化强度依次降低。发育于玄武岩的红壤较发育于花岗岩的红壤富铝化程度更高,质地更粘重,原生矿物较少。从母岩风化的角度来看,基性母岩比酸性母岩更易于风化.  相似文献   
919.
粉煤灰土壤及所产蔬菜的有害元素含量变化和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南京第二热电厂湿排的粉煤灰,进行了改良蔬菜土壤的试验,并对试验用的粉煤灰、不同施灰量的土壤及所产蔬菜共38 个样品的有害元素和放射性元素含量进行了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与粉煤灰施用量无明显相关性;在本次试验范围内施用粉煤灰没有造成土壤的污染;其所产蔬菜的这些元素含量也均低于国家卫生标准限值,食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20.
土壤中优势流的几个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势流是指土壤在整个入流边界上接受补给,但只通过少部分土体的快速运移,优势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不是一种特例,它受许多因素的控制,如土壤中的大空隙,土壤结构,土壤质地,土壤水分含量,土壤初始水分含量,水和溶质的施加速率及溶质的施加方法等,优势流的产生机理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土壤介质的非均质所驱动的优势流;另一种是湿润锋的不稳定性所驱动的优势流,目前优势流的监测方法主要取土壤原状土,实验室内的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