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98篇
  免费   7240篇
  国内免费   8523篇
测绘学   2963篇
大气科学   5780篇
地球物理   4067篇
地质学   35094篇
海洋学   3211篇
天文学   67篇
综合类   5265篇
自然地理   3214篇
  2024年   343篇
  2023年   1394篇
  2022年   1722篇
  2021年   1897篇
  2020年   1435篇
  2019年   1919篇
  2018年   1249篇
  2017年   1243篇
  2016年   1408篇
  2015年   1721篇
  2014年   3232篇
  2013年   2368篇
  2012年   3000篇
  2011年   3045篇
  2010年   2580篇
  2009年   2835篇
  2008年   2766篇
  2007年   2184篇
  2006年   2133篇
  2005年   2066篇
  2004年   1747篇
  2003年   1696篇
  2002年   1420篇
  2001年   1518篇
  2000年   1419篇
  1999年   1286篇
  1998年   1273篇
  1997年   1368篇
  1996年   1103篇
  1995年   1133篇
  1994年   964篇
  1993年   831篇
  1992年   871篇
  1991年   778篇
  1990年   632篇
  1989年   493篇
  1988年   105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58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23篇
  1980年   26篇
  1979年   20篇
  1976年   13篇
  1975年   10篇
  1948年   13篇
  194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81 毫秒
921.
半固定沙丘表面的137Cs沉积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137Cs示踪技术对干草原地区半固定沙丘表面的蚀积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半固定沙丘表面不同部位^137Cs剖面分布型式及其总量与背景值样点的对比分析,认为半固定沙丘表面存在微弱的风沙活动,其中沙丘中上部表现为风蚀状态,迎风坡脚与风坡脚均为沉积部位。这一尝试性研究为风沙地貌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22.
南极菲尔德斯半岛古海蚀龛沉积的古环境记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西南极菲尔德斯半岛长城站地区发现有大量古海蚀龛 ,龛内保存有完整沉积剖面 ,通过对其中一个沉积剖面的粒度特征及元素组成的分析 ,确认该剖面是后期的湖相沉积 ,并据此恢复了距今 460 0年以来该地区古环境演化历史。结果表明 ,距今 40 0 0— 30 0 0年长城站区地表岩石化学风化作用较强烈 ,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期 ,这与湖泊沉积物、海洋沉积物等古环境记录载体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 ,证明古海蚀龛沉积可以作为研究南极无冰区和冰缘地区古环境演化历史的一种新的地质载体。  相似文献   
923.
924.
925.
926.
927.
玄武岩的多角度偏振反射光谱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研究玄武岩在2π空间的多角度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特征。实验测定了玄武岩在2π空间上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与光线入射角、探测角、方位角、波段、偏振性等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光线入射角对玄武岩的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影响很大;2)空间水平方位角对光谱具有偏振(极化)特征。空间竖直探测角的影响是随着光线入射角的不同而显著影响着玄武岩的波形曲线特征;3)波段的不同,影响着玄武岩反射光谱、偏振反射光谱吸收能量的大小,但不显著影响玄武岩的空间波形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928.
本文在福州1982~2001年大气和降水监测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州近20年来酸雨污染的特征,对影响酸雨产生的致酸源、地理气象因素及其他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29.
结合许家湾滑坡灾害点的地质背景资料和现场勘察结果,从滑坡区的地貌、区域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土壤特性、水文地质特征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滑坡成因机制。指出同向多层次结构的边坡类型、山高坡陡及地表水汇集走廊的地貌特征、发育多组密集节理的区域地质构造、软硬互层的地层岩性、土体的残余强度特性等是滑坡形成的内因;而人为削坡、强降雨和破坏植被营造水耕梯田等人类活动所造成的流水浸蚀,是滑坡形成的诱发空子。基于滑坡稳定性的定量计算,确定了采用抗滑挡土墙、格构式地梁和垫梁组成抗滑系统,并布置了由树枝笼渗沟构成的排水系统等工程治理措施。现场监测结果表明滑坡治理措施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930.
松嫩平原内陆盐碱湿地的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陆盐碱湿地是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型、特征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十分薄弱。松嫩平原是世界上内陆盐碱湿地发育的典型地区之一。本文参考国内外湿地分类标准,结合松嫩平原的特点,建立了内陆盐碱湿地的分类体系,将该区的盐碱湿地划分为2个湿地类,6个湿地型,13个湿地亚型,描述了各类型的主要特征,并阐述了松嫩平原内陆盐碱湿地的分布规律。这对我国的湿地分类系统是一个重要的补充,对进一步实施内陆盐碱湿地的保护、恢复和重建,促进松嫩平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