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114篇
大气科学   68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251篇
海洋学   55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186篇
自然地理   19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18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测绘科学技术学报》2007,24(5):F0002-F0002
根据教育部教研函[2007]4号文件通知,在教育部组织的国家重点学科考核评估中,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测绘科学与技术”被批准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按照规定,该一级学科所涵盖的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等二级学科同时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相似文献   
52.
为了提高煤层气井合层排采效果,需要合理划分排采阶段并制定与之对应的管控措施。基于贵州六盘水地区以往煤层气勘查与试采工作,分析该区二叠系龙潭组煤层气地质条件和煤储层特征,对比分析两口煤层气井合层排采管控制度及其效果。结果表明:研究区具有煤层层数多、单层厚度薄、含气量高、储层压力大、煤层渗透率低、局部构造煤发育等煤层气地质特点,使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压敏效应和贾敏效应较明显,储层伤害较严重,煤层气井高产时间较短,产气量较低。应该优选厚度较大、含气性好的原生结构煤层或煤组进行射孔压裂。在合层排采过程中,对排采阶段进行合理划分,并根据排采阶段控制流压、套压、流压降幅、套压降幅和液面高度等参数,可有效减小压敏效应、贾敏效应、速敏效应等储层伤害。合理的合层排采管控有助于实现控制产气量稳定平稳上升、煤层气井长期稳产与高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53.
泥浆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工程浆液,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渗流进入地层,给工程带来一定的影响。为深入研究泥浆的渗流机理,把地层模拟为多孔介质,泥浆模拟为能更全面地反映其流变性能的赫巴流体,基于分形理论,建立赫巴流体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模型。基于渗流模型计算结果,详细分析压力梯度、流性指数、稠度系数及孔隙率等参数对多孔介质中赫巴流体瞬时平均流速的影响,指出流速变化与压力梯度、流性指数及稠度系数的变化均呈幂指数关系,与孔隙率变化呈二项式关系,且流性指数是一个影响赫巴流体渗流速度的极敏感因素。渗流模型计算结果为相关工程中泥浆方案的设计与施工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段拱北隧道为工程实例,研究管幕冻结法的温度场发展规律,基于二维多孔介质传热理论,采用有限元软件COMSOL对积极冻结期的实际工况进行数值计算,模拟结果通过现场实测验证,研究了温度场在异形冻结管开启前后的发展与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冻结30 d时,实顶管完全被冻土包裹,并且顶管之间开始形成连续的冻土帷幕;冻结50 d时,空顶管被冻土完全包裹;冻结90 d时,实顶管和空顶管处冻土帷幕厚度达到2.0 m,满足设计要求。在异形冻结管开启前、开启后10 d内和开启后10~20 d内,两顶管间中点处温度测点的平均温度变化速率分别为-0.86℃/d,-0.88℃/d和-0.25℃/d,之后各测点温度趋于稳定,进而形成温度较为均匀的冻土帷幕。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冻结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5.
为提高透射槽波探测技术在薄煤层中对断层的解释精度,根据槽波在薄煤层中吸收衰减严重,传播距离近的特点,提出采用槽波最远传播距离来约束CT成像的方法。通过理论推导,研究不同煤层厚度条件下槽波频率的变化情况;以1.5 m煤层为主要研究对象,正演模拟槽波的衰减特性,确定1.5 m煤层中槽波的有效传播距离为300 m。对山东某矿15号煤层的槽波资料,应用该技术CT成像,解释的断层和巷道揭露推断的断层位置基本吻合。结果表明:对1.5 m煤层的槽波资料处理时,以300 m为最大有效传播距离,对实际数据进行能量衰减成像,提高了槽波CT成像质量和解释精度。该方法可为薄煤层槽波探测技术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6.
探地雷达(GPR)波阻抗反演是一种准确获取地下介质本征参数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依赖于测井资料提供的低频信息,而在GPR实际应用中,钻孔资料很少。为此,提出利用共中心点(CMP)速度分析为波阻抗反演提供大尺度纵向约束,实现在CMP速度分析结果的约束框架下,精细重构介质的介电参数信息。首先,以层状模型为算例,验证了CMP速度分析结果作为波阻抗反演的初始模型约束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开展了2个随机介质模型的波阻抗反演测试,反演结果的整体结构与模型接近,细微结构得到了较好的重构,与理论值的平相对误差为8.73%。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随机介质模型的探地雷达的波阻抗反演中更高效和经济,并且成像结果中包含着丰富的细节信息,在土壤介质其他物理参数估计中具有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7.
为顺应煤矿井下钻探装备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根据煤矿井下坑道钻机特点,研制了一套钻机电控系统,实现了钻机远程控制、参数监测、工况判断和安全互锁等功能,并在钻机单动控制基础上进行了钻机自动钻进和自动起钻技术研究,大大提高了煤矿井下钻机自动化程度。地面功能性试验与现场工业性试验表明:设计的电控系统功能性、实时性和可靠性满足使用要求。研制的钻机电控系统配套在钻机上,可提高钻机自动化水平,更好地保障了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对推动煤矿井下钻机智能化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8.
从技巧的角度,结合翻译实践,从“准备、译文、校正”3个方面阐述了怎样提高英汉笔头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59.
《《幕》》2008,31(4):444-445
The 21st Century Center of Excellence (COE) Program for Neo-Science of Natural History (Program Leader: Professor H. Okada) at Hokkaido University,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Japan Agency for Marine-Ear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AMSTEC), the Japan Drilling Earth Science Consortium (J-DESC), the Botanical Society of Japan, Hokkaido Univer- sity Museum, the Palaeont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the Union of Japanese Societies for Systematic Biology, and the Zo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hosted a five-day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Natural Diversity' at the Conference Hall of Hokkaido University, Sapporo, Japan. This COE Program,  相似文献   
60.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04,26(2):F002-F002
彭建兵教授,男,195 3年4月出生于湖北省麻城市,先后毕业于武汉地质学院及西安工程学院,工学博士。现任长安大学地质工程博士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院长、地震工程与灾害防治研究所所长、国家注册土木(岩土)工程师。自2 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主持完成了渭河盆地及西安市、黄河积石峡、黄河黑山峡、福建厦门等城市或地区重大工程场地的区域稳定工程地质研究工作。通过10余年的工程实践和理论探索,逐步将区域稳定工程地质推进到区域稳定动力学研究的层面上,系统地提出了区域深层稳定动力学、区域浅层稳定动力学、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