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41篇
大气科学   9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65篇
海洋学   19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4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演化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立足于卫星导航与定位领域的研究现状,阐述了连续运行参考站网(CORS)的初步概念,对其概念的衍化和相关技术的发展作了简要叙述,介绍了其在该领域的国内外研究和建设现状,详细分析了CORS及空间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指出我国建设大规模连续运行参考站网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52.
用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可完好的模拟出现实世界中的各种场景,由于其场景文件小,结构层次简单,语言直观,被广泛的应用于网络虚拟现实。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由于VRML提供的LOD(Level of Details)节点不能对内存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其在较大规模的场景显示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内存溢出错误进而导致节点的丢失,显示出错。所以本文就针对此问题,利用ProximitySensor(接近传感器)节点,对LOD进行了改进,提供了一个比较有效实用的解决方法,能有效的控制内存的使用,使内存问题不再是VRML大规模场景显示的一个瓶劲。  相似文献   
53.
小湾水电站饮水沟大规模倾倒破坏现象的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倾倒破坏是陡倾层状岩体一类主要的变形破坏形式,一般发育于地表临空面附近的坡体浅部。根据文献资料,前人研究的倾倒破坏体能保持其完整形态者规模并不大。小湾水电站左岸坝前高边坡由于其特殊地形地貌及其岩体结构条件,使得如此大规模的倾倒变形体能保持其完整形态至今。由于倾倒变形体紧邻大坝且地势较高,一旦失稳,将给小湾水电站的建设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查明倾倒破坏堆积体规模及其岩体结构特征,为倾倒堆积体边坡支护方案选择及稳定性评价参数选取提供依据。更重要的是,揭示这类大规模的倾倒破坏表现特征及其形成条件,对认识复杂条件下岩石高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细致的野外调查,揭示了一类发育深度较大的大规模倾倒变形破坏。通过对边坡的详细描述与记录,阐明了这类变形破坏发育的特征和空间展布,并对其形成机制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54.
全波形反演利用地震记录中的振幅、走时和相位等信息,通过拟合实际地震记录和计算波场来定量提取地下介质的弹性参数,进而为勘探地震成像、速度建模以及大尺度构造演化分析等提供可靠依据.但全波形反演计算量巨大,特别是应用于三维大区块叠前数据时,生产成本仍然很高.本文介绍并比较了时间域和频率域的全波形反演方法,综合两者的优点,最终采用混合域的反演算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简化以提高计算效率.针对全波形反演方法应用于大规模叠前数据时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的问题,我们提出对模型数据进行分割,同时在数个小模型内进行梯度搜索,然后对比各个局域的梯度,最终找出合适的全局下降方向,以克服局部极小的隐患.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GPU的硬件特性.在GPU环境下实现本文所提出的简化混合域全波形反演算法.数值计算实例体现出新方法具有良好的计算效率、反演精度和算法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55.
工具种轮叶黑藻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工具种轮叶黑藻进行快繁研究,建立无菌体系后,在0.5和l倍MS培养液中添加0.5-2mg/L BA及O.1-0.2mg/L IAA进行芽诱导;在0.25、0.5和l倍MS培养液中添加0.1-0.2mg/L LAA进行根诱导.结果发现,1倍MS lmg/LBA 0.1mg/LIAA培养基获得最大芽数及芽生物量,最适合芽诱导;0.5倍Ms O.1mg,LIAA或l倍MS 0.2mg,LIAA培养基最能促进根的发展.芽增殖使轮叶黑藻繁殖效率达每季度1800倍以上;再经根诱导,快速形成完整植株,提高定居能力.在室外水体中以两种密度(100株/m2,320株/m2),三种底质(沙,泥,泥 沙(1:1V/V))上进行移栽,成活率100%.21d后,高密度群落覆盖度大于70%.表明该技术不仅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种苗,且种质优,为沉水植被恢复工程奠定关键的基础.  相似文献   
56.
针对大型E00数据文件转换问题,本文在常规的数据格式转换模式基础上,结合MapGIS7.0"要素—几何—空间"的三层数据组织模型,研究了E00数据组织与MapGIS7.0数据组织的映射关系,设计了基于Map-GIS7.0平台的大型E00数据格式转换的方法。使大规模E00数据转换的效率大大提高。该数据转换工具已经应用于MapGIS7.0软件,能够满足E00数据与MapGIS7.0数据格式转换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57.
在对目前区域型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规模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概念、特征和建设基础进行了探讨。基于网格技术,给出了大规模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体系结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服务模式的建立与重构方法,提出了虚拟基准站网(VCORS)的概念,对虚拟基准站网的服务漫游与无缝切换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8.
在对目前区域型连续运行基准站网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大规模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概念、特征和建设基础进行了探讨.基于网格技术,给出了大规模连续运行基准站网的体系结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与服务模式的建立与重构方法,提出了虚拟基准站网(VCORS)的概念,对虚拟基准站网的服务漫游与无缝切换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59.
室内外培养海洋单细胞微藻的生长及生化组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现有的螺旋灌培养基地,初步尝试了对海洋单细胞微藻(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的大规模室外培养,研究了藻细胞在室内外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并对其生化成分进行了分析,发现实验藻种对培养条件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在室外条件下,细胞内脂类、蛋白质的含量都有较大的下降,分别从细胞干后的17.045%和4.412%下降为9.746%和2.254%。与此同时,细胞内糖类含量却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60.
【目的】建立可用于大规模培养的户外开放式微藻培养体系。【方法】设计一种微藻平面开放浅层培养(Flat,open and shallow,FOS,简称浮法)体系,以小球藻(Chlorella sorokiniana)为模式藻种,探讨温度、光照、pH值和培养基营养成分等因素在该培养体系中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开展900 L体系的户外培养试验。【结果】浮法体系主要由塑料袋和垫板组成,在该培养体系中的小球藻在20~40℃范围内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35℃。小球藻生长有明显的照度依赖性,无光时几不生长,随着照度升高,生长速度加快,在较高的照度下表现有光饱和现象。以TAP为基础培养基,在碳源或氮源缺乏时小球藻几不生长。pH 7.5左右有利于小球藻生长。900 L体系的户外培养试验的生物量(干物质得率)为0.15 g/(L·d)。【结论】在此新型户外平面开放浅层微藻培养体系中,温度、照度、pH值及营养成分等对小球藻的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该体系有成本低、操作简便、容易控制、自然资源利用率高等特点,有大面积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