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21篇
  免费   1537篇
  国内免费   1481篇
测绘学   293篇
大气科学   122篇
地球物理   2781篇
地质学   3908篇
海洋学   504篇
天文学   38篇
综合类   414篇
自然地理   179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9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71篇
  2020年   124篇
  2019年   189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84篇
  2014年   310篇
  2013年   218篇
  2012年   305篇
  2011年   280篇
  2010年   210篇
  2009年   292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303篇
  2004年   276篇
  2003年   270篇
  2002年   276篇
  2001年   286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211篇
  1998年   236篇
  1997年   257篇
  1996年   292篇
  1995年   283篇
  1994年   245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247篇
  1991年   177篇
  1990年   148篇
  1989年   122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6篇
  1979年   9篇
  1975年   5篇
  1974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孙继虎 《地理教学》2014,(10):0-F0002
正在广袤无垠的新疆哈密南部库姆塔格沙漠深处,由于地球独特的地壳结构、地质作用及风蚀、流水等外力因素作用,这里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奇观。大自然的创造力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吸引着无数的旅游者和探险家前去观光和探险。笔者亦跟随一支探险队深入库木塔格沙漠深处,探寻大漠深处的地质奇观。  相似文献   
972.
法国首都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首都巴黎人口为221万人(截至2009年1月1日)。城市本身居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气温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相似文献   
973.
正在平坦开阔的黄土地上,它们犹如地底幽灵般突兀而起,给人一种威猛与神秘。它们就像一群具有生命形态的活物正在奔跑着,震撼人们的心灵的同时,更给人们一种亘古久远的特殊美。这就是我国六大著名火山群之一的大同火山群——东亚大陆地区火山地质的珍稀标本。大同火山群处于平坦宽广的大同盆地东翼和桑干河中游的河谷地带。准确一点讲,这是一处在约900平方公里范围内拥有30余座完整漂亮火山锥体的死火山群落。距今约30万年前,大同火山群开始  相似文献   
97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陆续在冻土带和自海洋深处发现了一种可以燃烧的“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即后来被人们称作“可燃冰”的物质。可燃冰中甲烷含量占80%~99.9%,燃烧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小得多,而且其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在全球范围内的储量是现有天然气、石油储量的两倍,足够人类使用1000年,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相似文献   
975.
正5月12日,我国"科学"号海洋科考船完成首个科考任务返回青岛母港。在本次航行中,"科学"号科考船携带丰硕的成果满载而归:在冲绳海槽发现了2个"黑烟囱"、4个热液溢流区,采集到硫化物、岩石和沉积物等地质样品30多件。"科学"号首航承担的是中国科学院海洋先导性科技专项和国家"973计划"项目的西太平洋  相似文献   
976.
A dipole pattern of summer precipitation over the mid-high latitudes of Asia,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opposing summer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between the Mongolian and Northeast China (MNC) region and the West Siberian Plain (WSP), is found to be clear and stable on both interdecadal and interannual scales during 1981- 2011. Spring snow cover anomalies over a small region within the WSP and the Heilongjiang River (HR) region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ariation of this dipole mode during the subsequent summer, and they can therefore be considered as forecasting factors. Our statistical results imply a potential process explain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ring snow anomalies and the summer rainfall dipole. Corresponding to the snow anomalies, Rossby waves propagate along a path from the WSP region, via the Mongolian Plateau, to the Stanovoy Range during summer. At the same time, Rossby-wave energy divergences and convergences along this path maintain and reinforce an anomalous cyclone and anticyclone pairing over the Asian continent, which is significantly linked to opposite summer precipitation anomalies between the MNC and WSP regions. Numerical experiments are need- ed to further confirm the above conjecture and demonstrate the detailed physical mechanisms linking the spring snow cover anomalies and summer precipitation dipole.  相似文献   
977.
The mean kinematic and thermodynamic structures of tropical cyclones (TCs) making landfall in main-land China are examined by using sounding data from 1998 to 2009. It is found that TC landfall is usually accompanied with a decrease in low-level wind speed, an expansion of the radius of strong wind, weakening of the upper-level warm core, and drying of the mid-tropospheric air. On average, the warm core of the TCs dissipates 24 h after landfall. The height of the maximum low-level wind and the base of the stable layer both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d distance to the TC center;however, the former is always higher than the latter. In particular, an asymmetric structure of the TC after landfall is found. The kinematic and thermodynamic structures across various areas of TC circulation diff er, especially over the left-front and right-rear quadrants (relative to the direction of TC motion). In the left-front quadrant, strong winds locate at a smaller radius, the upper-level temperature is warmer with the warm core extending into a deep layer, while the wet air occupies a shallow layer. In the right-rear quadrant, strong wind and wet air dwell in an area that is broader and deeper, and the warmest air is situated farther away from the TC center.  相似文献   
978.
基于地壳形变观测研究,概略回顾了中国大陆地壳形变时空动态特征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与强震孕育过程关联的多尺度地壳形变动态特征,以及震前各类形变异常信息提取方面的进展和认识。目前能给出明确时间尺度(10年和更短)强震预测的地壳形变有效依据仍不足,需有效识别孕震晚期强震源逼近发震的过程,推进中国大陆强震预测在较短时间尺度的进展。结合几次强震前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观测到的较显著的地壳形变转入非弹性变形状态的分析,讨论了在观测技术已取得显著进步条件下,逐步实现对孕震晚期强震源逼近发震过程有效识别的可能性及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979.
正2014年4月8至9日在中国地质科学院院内,由科技部组织的专家对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建设的"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组织了验收。验收组首先听取了实验室主任许志琴院士的验收报告,之后对实验室进行实地考察,认为圆满完成了建设期规定的任务,通过验收。"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批准,2011年10月13日开始为期两年的建设期,并于2013年9月26日在国土资源部科技司的主持下,召开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专家预  相似文献   
980.
鄂东北麻城两路口地区位于北大别杂岩带南部,对该区变质岩的研究有重要的古构造和古气候环境意义。本文对该地区6个变质岩样品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3个花岗质片麻岩和1个变质浅色花岗岩样品得到742±38~805±7 Ma的年龄,而2个斜长角闪岩样品则得到793±11~843±72Ma的年龄。其中1个斜长角闪岩样品的年龄值(793 11 Ma)与花岗质片麻岩和变质花岗岩样品的年龄值(792~805 Ma)在误差范围内一致,表明该区存在新元古代双峰式岩浆活动。秦岭(北秦岭、武当地区)–桐柏、大别和苏鲁造山带几近同时的新元古代岩浆作用表明它们在新元古代时可能是统一整体,且属于扬子陆块的组成部分;大别-苏鲁造山带新元古代岩浆岩的形成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裂解、雪球地球事件和裂谷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