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3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56篇
地质学   13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自然地理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61.
论述山间盆地地貌特征对城市建设形象和用地的质量等影响,以及不同成因类型的山间盆地中城市建设的地貌条件评价,建立山间盆地中各地貌区段的适宜利用模式,提出在山间盆地中进行城市建设布局时,应尽量利用山前台地这一地貌区。  相似文献   
62.
地质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对地下不同电性介质进行探测的地球物理仪器,其探测速率快、分辨率高,可弥补探槽和其他地球物理方法存在探测盲区的缺陷,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活动断层探测领域。本文以乌拉山山前断裂为例开展地质雷达探测工作,使用无人机正射影像技术对测线进行地形校正,获得断层浅部地质雷达图像。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研究方法能有效反映探槽揭露的地层单元和断层分布。本次探测中,雷达波形图像特征为:浅地表的土壤层反射波总体较弱;粗粒沉积为主的砾石层反射波总体较强,同相轴连续性好;细粒沉积为主的砂层反射波弱于砾石层,波形以中、高频为主,同相轴具有弱连续性;对于洪冲积地区,地质雷达能分辨具有一定特征的地层单元,这为剖面图像的断层识别提供了标志;通过无人机正射影像技术对地质雷达测线进行地形校正,有利于获得更为准确的探测结果。  相似文献   
63.
一、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今年夏季山东省地质局区测第一大队(北京地质勘探学院山东大队)在鲁西北广大的黄河冲积平原上进行水文地质测绘工作,发现许多水井是打在粘土层上的。老乡说:“粘土出泉水,又不塌井”。开始时大家半信半疑,后来打了许多钻孔,证实遇到红色粘土层就出水,但是不敢承认粘土是含水层,因为过去课堂上讲的与书本上写的粘土都是不透水层,所以有的就说:“那里听说过粘土是含水的。”有一个学生打钻时明明遇到粘土出水,但编录  相似文献   
64.
山前平原天然河道人工补给地下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5.
玛纳斯河流域山前平原地下水系统分析及其模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首先论述了玛纳斯河流域山前平原地下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地下水的循环模式,由山前到沙漠边缘可分为三个带:水平径流带、溢出带和垂向交替带。运用有限单元法建立了双层含水层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并阐明了模型中对混合开采井、泉和地下水蒸发等特殊问题的处理方法。给出了应用模型对研究区水文地质进行定量研究的结果:评价地下水补给资源量和可开采资源量,预测一定开采条件下的泉流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66.
由于昆仑山前带地表条件及地下构造复杂,地震施工难度大,采集的资料品质低,噪声干扰严重,静校正问题严重,地下地层纵横向速度变化剧烈,资料处理难度较大,成像困难。针对这些难点,合理地设计采集参数。并采用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进行采集,大大提高了原始资料的信噪比。通过有针对性地使用静校正技术、噪声压制技术以及构造成像技术,较好地解决了山地地震资料成像问题,最终剖面构造形态清晰,断层接触关系清楚。  相似文献   
67.
《地理教学》2006,(12):41-41
“自古以来总有人希望黄河能变清,但黄河不可能变清,也不需要变清。”一些泥沙专家指出,历史上黄河就是黄的,华北平原就是由黄河淤积而成的冲积平原,时至今日,黄河仍造陆不息,人海口处的黄河三角洲被称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陆地”。另外,黄河泥沙中富含氮、磷、钾等,是一亿多亩引黄灌区的“天然肥料”,一旦河水变清,将引起地力下降。  相似文献   
68.
廖卫华 《南极研究》1995,7(2):32-37
南极洲的泥盆系主要分布于横贯南极山脉的麦克默多和俄亥俄岭-埃尔斯活思山等两个沉积盆地中。前一个盆地 盆系代表从海岸泻湖-河流三角到近岩冲积平原的层序;后一个盆地的彭萨科拉山的泥盆系较厚,从非海相冲积扇-冲积平原-浅海相,最扣又恢复到非海相沉积环境。但在俄亥俄岭却沉积了厚度不大的浅海  相似文献   
69.
本文以山东省宁阳县城东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为例。科学分析了山前冲积平原大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区域地下水环境变化,并提出了遏制地下水环境恶化的措施,采取节流与补源并举,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相似文献   
70.
流域上游基岩与下游冲积平原土壤化学组成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迟清华  马生明 《地质通报》2008,27(2):188-195
对海河水系流域、鄱阳湖水系流域上游的基岩与下游的冲积平原土壤之间化学组成的对比研究显示,下游冲积物土壤的化学组成明显地受源岩成分、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的影响。流域上游基岩的一些特征元素在冲积物土壤中被明显地继承,如海河流域基岩和土壤中的CO2、CaO、MgO、FeO、Sr,鄱阳湖流域基岩和土壤中的W、Sn、Bi、U、Th、Pb、Rb、Tl、As、Sb、Se、Hg、Nb、Ta、Hf、B、Be、Ge、Pt、Pd、Y。受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的影响,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下的海河流域冲积平原土壤以极富集CO2、CaO、Na2O、Cl,显著富集MgO、FeO、Sr,富集P、S为特征;而处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下的鄱阳湖流域冲积平原土壤则以显著富集Hg、Se和富集Al2O3、Fe2O3H2O^+、W、Sn、Bi、Mo、U、Th、Pb、Rb、Cs、Tl、Li、Be、B、Ga、Ge、Nb、Ta、Zr、Hf、As、Sb、Co、Cr、Ti、V、Zn、Pt、Pd、REE、Y为特征。无论是海河流域还是鄱阳湖流域的冲积平原土壤,均富集As、Sb、Hg、B、Cl、W、Sn、Bi、Pb、Se、Ge、Li、Cs、Cu、Au、Fe2O3、V、Cr、Ni、Zr、Hf、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