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5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6篇
海洋学   6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6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工业革命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沉睡地下数亿年的煤炭、石油被粗暴地唤醒,形成滚滚的黑烟消融在本是甜丝丝的空气中,机械吐出海量的美元与英镑,人类的机械式社会发展到达顶峰。  相似文献   
12.
徐冉 《地图》2012,(4):42-51
1666-1837 那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城市大火,将中世纪的伦敦焚为灰烬。面对这片化成焦土的家园,伦敦人没有绝望,甚至还来不及唏嘘悲叹,一座承载着全新希望的大都市又在废墟上站起来。随着光荣革命、工业革命、日不落帝国殖民的大时代滚滚而来,整个英国发生着前所未有、翻天覆地的巨变。作为这个国家的心脏,伦敦“浴火重生”,它做好了一切准备,迎接维多利亚盛世的降临,迎接“日不落帝国”全盛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13.
从全球范围来看,发展中国家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增长速度持续高于发达国家,但是城市化模式与上一世纪发达国家相似,很容易进入"中等收入陷阱",难以实现国家赶超战略。如果我国能够把未来城镇化建设和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结合,就有可能发挥后发优势,与  相似文献   
14.
温室气体排放、工业革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将不断上升……这些说法,恐怕是这些年人们听到最多的有关地球气候环境变化的话题。绝大多数人,已经笃信我们所处的地球正在面临非常严峻的气候变暖考验。不断消融的冰山、频发的飓风与其他气候灾害一次又一次敲打人们脆弱的神经。地球的气候状态是不是到达了危机四伏的临界点?各种由于气候变暖所造成的灾难会不会一触即发?这些问题萦绕在无数人的心头,更激起了全球一波又一波呼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采取必要手段减缓气候变暖趋势的运动。不过,人类活动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对地球的气候系统造…  相似文献   
15.
《西部资源》2011,(5):36-37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但直至清代,寻找、开发利用它们的方式始终变化不大,以小规模手工业的方式进行。其矿产种类也只限于金、银、铜、铁、锡、铅、锌、镍、汞以及少量的非金属矿产如煤、硫、硝、碱、盐等。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近代矿业的迅速发展,自19世纪中叶起,中国开始引进科学的普查找矿方法与地质科学理论,有目的地开展矿产资源的地质调查和开采,  相似文献   
16.
李金贵 《地球》2011,(4):123-124
地球是人类栖身之所,也是衣食之源。然而,直到1769年瓦特改进了蒸汽机,推动了工业革命,人类才由此展开了一场对自然大规模的征服运动。工业机械开始开采挖掘出地底下的“宝贝”,为人类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能源和动力。这些“宝贝”就是矿产资源。  相似文献   
17.
段雯娟 《地球》2013,(8):68-70
正"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逐渐成为当下生活的新主张。西方工业革命以来就开始对资源环境大规模使用,对环境造成越来越大压力。我们更应该公平、公正来使用资源。"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韩震在"2013年中国绿色产业与绿色投资国际论坛"上说,  相似文献   
18.
周彤  刘冬 《地球》2012,(1):86-87
在人类进入工业革命前,碳循环是碳在大气、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间的流动。工业革命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使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升高,温室作用随之加强,地球的温度也随之升高。随着这类现象的发生,“碳汇”也渐渐地进入到民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在黑色的石油还没有流入工业化体制之前,无论是在英国还是大清帝国,煤炭都是使用最普遍的燃料。但二者有所不同的是,煤炭在英国同时被作为"制器之器"的动力使用。而在同时期的大清帝国,它只在手工作坊和家庭炉膛里燃烧。煤炭用途的逐渐分野,使得东、西方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历程也截然不同。除了偶尔有海船载着瓷器、鸦片和自鸣钟在她们中间往返之外,她们相知甚少。当两国越过万里波涛"邂逅"于战争之时,谁都没有想到,  相似文献   
20.
李传金  任贾文 《冰川冻土》2009,31(5):896-906
对南北两极和中低纬度山地冰芯中开展的温室气体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结果显示:在1000aBP到工业革命阶段,大气中CO2,CH4和N2O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及气体稳定同位素受各种自然来源影响显著,平均含量较低,浓度波动也较小;工业革命之后,随着人类工农业等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的加剧,大气中3种温室气体的含量呈现出剧烈的上升趋势.2007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目前CO2、CH4和N2O气体浓度的全球大气平均含量分别达到379mL·m-3、1774μL·m-3和319μL·m-3.对影响工业革命前南极、格陵兰及青藏高原冰芯中温室气体的含量的因素总结发现,由于受不同的温度、杂质含量等条件的影响,温室气体含量区域差异较大.1800A.D.以前,格陵兰冰芯中CO2的含量较南极冰芯高出9mL·m-3,青藏高原达索普冰芯CH4平均含量较南极和格陵兰冰盖高出15%~20%,格陵兰冰芯中的N2O含量也明显高于南极冰芯.工业革命以后,冰芯中3种气体浓度表现出强烈的上升趋势,并均达到1000A.D.以来的最高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