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4篇
  免费   432篇
  国内免费   374篇
测绘学   128篇
大气科学   63篇
地球物理   154篇
地质学   1654篇
海洋学   263篇
天文学   16篇
综合类   151篇
自然地理   28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30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28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53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108篇
  2008年   123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6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54篇
  1990年   41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2年   3篇
  1950年   1篇
  1946年   1篇
  1944年   1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王志宏  杨文强  周岱  牛志军  何垚砚  宋芳 《地球科学》2018,43(11):4193-4203
云开地块东缘粤西圭岗镇附近寒武系之上不整合覆盖一套灰白色石英砾岩-含砾砂岩,由于缺乏化石和年龄依据,这套岩石的时代长期存有争议.利用LA-ICP-MS U-Pb测年手段,对该套含砾碎屑沉积岩及其上下层位进行了U-Pb测年,4件样品共获得300组有效数据,年龄变化于2 900~400 Ma,不整合面之下样品主要集中于1 100~700 Ma,不整合面之上最年轻碎屑锆石年龄集中于450~400 Ma.新的测年数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表明,云开地块东缘不整合面下伏及上覆地层的时代分别为寒武纪和泥盆纪.研究区寒武纪时期物源特征与印度、东南极洲和澳大利亚西部相似,指示该时期研究区同冈瓦纳东北缘相连,物源来自东冈瓦纳北缘南极洲、印度地块和澳大利亚之间的造山带,而泥盆纪物源主要来自邻近的云开地块.寒武系和泥盆系之间的不整合面是早古生代郁南运动与广西运动叠加的产物.   相似文献   
92.
细脉状矿体由于矿脉厚度小且沿走向和倾向品位变化较大,致使其在资源模拟中很难实现三维建模.通过构建高斯变换的二维变异函数转载到单层三维块体模型,首次完成了对新疆梅岭-红石铜矿区细脉状矿体的三维建模.这一成果弥补了二维模型在空间形态、品位变化特征上的不足,避免了采用传统极小的子块模型匹配实体模型所产生的高平滑效应.单层三维块体模型能够更加有助于实际采矿生产中块段划分,具有创新性,并为矿产资源评价和开发设计提供基础,对同类矿体的三维建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陈奇 《地质与勘探》2018,54(4):833-845
3D打印(3D printing)是一种以三维模型为样本的快速成形技术,它通过逐层打印或粉末熔铸的方式来构造需要的立体图形。本文从3D打印技术的原理及其发展现状入手,重点列举内蒙古乌力吉敖包萤石矿,利用3D打印机打印具有现实可观性的地质体实体,探讨3D打印技术作为新兴的科技手段应用于矿床学教学与研究的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研究发现,3D打印技术在矿体三维可视化中的应用符合地质图件立体化和3D打印技术多领域化的趋势,未来3D打印技术在地质领域的应用也有助于开拓矿床学教学和研究的新方式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94.
林景星 《地质论评》2018,64(3):550-550
正2017年9月,地质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前所未有的新书《软沉积物变形构造》,它像一棵耀眼的流星划破寂静的夜空落在地球上——落在地质学书库的海洋里。以往的沉积学都是研究静力(重力)沉积记录的科学,乔秀夫研究员等这本书恰恰相反,它是研究动力(地震力)沉积记录的科学,正像月球科学家过去的研究只限于月球的正面,现在开始研究月球的背面,点点滴滴的新信息都让人振  相似文献   
95.
浅水三角洲前缘砂体是松辽盆地主要勘探开发目标之一,由于该类储层砂泥岩薄互层十分发育,一直以来都是储层预测中的难点。利用覆盖全区的三维地震资料和已有钻井、测井信息,在建立研究区青三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之上,运用"相位调整-地震相-地层切片"的地震沉积学综合研究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乾安地区上白垩统青山口组三段的砂体类型、特征及层序格架内砂体演化规律作了进一步探讨。研究表明,青三段可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三级层序内进一步划分为12个四级层序;地震资料进行相位调整后,将地震同相轴与岩相建立相互对应关系,红色波峰代表偏砂相,黑色波谷代表偏泥相;在四级层序约束下提取典型地层切片,并识别出枝状水下分流河道、曲流状水下分流河道和末端水下分流河道3类主要砂体,各类砂体具有不同的地震相特征;SQ1三级层序早期以发育末端水下分流河道为主,晚期以发育枝状水下分流河道和曲流状水下分流河道为主。SQ2三级层序湖侵体系域早期以发育枝状水下分流河道为主,晚期以发育末端水下分流河道为主。SQ2三级层序湖退体系域以发育枝状水下分流河道和曲流状水下分流河道为主。  相似文献   
96.
李维  朱筱敏  陈刚  马英俊 《沉积学报》2018,36(1):110-119
利用岩芯观察、粒度统计、古生物对比、测井分析及地震沉积学方法研究了苏北盆地高邮凹陷黄珏地区始新世三垛组一段浅水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坡缓浅水沉积背景下除了发育传统认识中由构造控制的长期基准面旋回特征转换面,还可形成另一类由气候控制的、浅水三角洲与河流沉积之间稳定的浅水-陆上沉积环境变化界面。以气候主控等时界面为基础,借助地层切片直观分析了浅水三角洲与河流相的沉积演化特征及砂体展布规律,并验证了该界面的可靠性。两类等时界面的综合约束为浅水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油气勘探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7.
大数据助地质腾飞:岩石学报2018第11期大数据专题“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旗  周永章 《岩石学报》2018,34(11):3167-3172
文中提出,大数据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大数据以4V特点为标志,而符合大数据三个技术取向的、采用全数据模式的、从数据出发的研究是广义的大数据研究。大数据为什么应运而生?是因为科学发展遇到了瓶颈,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大数据不仅开辟了科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思路,还引发了对科学哲学的反思。文中强调从理论驱动模式到数据驱动模式的转变,是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一个巨大的转变,这种转变开辟了新的科学创新之路。文中指出,在大数据时代,凡是能够用数据化表述的学科才称之为科学,而不能用数据化表述的学科就不是科学,能否被数据化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水岭。文中讨论了矿床学研究的目的,认为矿床学研究应当专注于查明矿床形成的规律,指导矿床的找矿,提高经济价值。提出在矿床学研究中应当加强对相关关系的研究。一个矿床的成因大家究竟是如何关注的,与成矿有关的因素很多,成矿究竟与哪些因素有关,在许多情况下可能就是一个相关关系的命题,而大数据研究的就是相关关系。因此,大数据与矿床学研究的思路是天然相通的。  相似文献   
98.
人类已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其成果已惠及千家万户。然而,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却相形见绌,还未真正得到重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是一种方法,一种思路,它不同于传统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思路。在科学研究中,什么是大数据研究呢?符合大数据3个技术取向的是大数据研究,采用全数据模式的是大数据研究,从数据出发的是大数据研究。文中介绍了我们利用全球数据库数据厘定的玄武岩、安山岩、大陆边缘弧玄武岩(CAB)构造环境判别图,其中安山岩判别图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玄武岩(MORB、OIB、IAB)判别图也不同于学术界早先熟知的判别图,是根据元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厘定的。文中还讨论了大数据研究带来的一些可能很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如:1.在判别图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效果较好的图解,主要依赖的是主元素、过渡元素和金属元素之间的关系,上述关系有什么意义,为什么会起到判别的作用?2.数据挖掘发现,全球大洋中脊中酸性岩极度匮乏,是否说明上地幔严重缺水?3.研究发现,中新世是全球岩浆活动最发育的时期,这一时期全球还出现了许多重大地质事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4.中新世全球埃达克岩最发育,按照埃达克岩的出露,发现从青藏高原到喀尔巴阡可能存在一个巨型的欧亚高原;5.根据对新生代苦橄岩全球时空分布研究,提出了一个如何认识全球热点问题等。文中还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建议并强调指出,科学已经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科学划分的标准发生了变化:凡是能够用数据化表述的学科才称之为科学,而不能用数据化表述的学科就不是科学,看来,能否被数据化是科学与非科学的分水岭。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地质学和矿床学遭遇了空前的危机。按照我们的预测,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地球物理学将远超地质学,空间科学将异军突起,而在地质学领域内地球化学一花独放的局面还将维系很长一段时间。文中最后还探讨了今后找矿靠什么的问题,认为物化探和钻探测试技术的进步非常重要,同时,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9.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原《岩相古地理》),创刊于1981年,系国土资源部主管、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主办的地质类学术期刊。办刊30余年来,《沉积与特提斯地质》已经形成了沉积学的专业特色和特提斯构造域的地域特色。《沉积与特提斯地质》主要报道与沉积学或与特提斯地质构造域有关的新成果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100.
地形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 分布式土壤侵蚀学坡长是地形因子的重要参数。坡长与土壤侵蚀过程相适应, 在一定条件下停止累计而截断。坡度变化是坡长提取的截断条件之一, 但坡度变化对提取结果的影响研究还不够深入。以数学曲面和黄土高原县南沟流域的数字高程模型作为数据源, 使用LS_TOOL方法提取坡长, 并对坡度变化引起的坡长截断结果进行对比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下坡坡度减小幅度越大, 坡度截断效果越明显; 坡度小于2.86°的截断参数R1和坡度大于或等于2.86°的截断参数R2与坡长最大值和坡长平均值均正相关; 在黄土高原地区, 陡坡、沟道较多, 相对R2的影响, R1对坡长的影响较小。坡度变化的截断设置在R1>0.7, R2>0.5时, 坡长变化较明显, 建议黄土高原地区侵蚀坡长的坡度截断设置值为R1=0.7, R2=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