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9篇
  免费   316篇
  国内免费   293篇
测绘学   200篇
大气科学   397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508篇
海洋学   23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39篇
自然地理   892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107篇
  2016年   107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02.
“城市的区位因素(一)”一课从自然地理条件阐述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环境是城市的基础,是城市的背景、底色和依托。不同的自然环境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舞台,形成了城市分布的宏观差异。如何教学好自然条件对城市区位选择的影响?现将教学构思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直流电法在探测老窑采空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各种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中、对地下采空区的探测是地球物理勘探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从物性参数研究、技术方法择方面入手,探讨了直流电法探测老窑采空区的可行性,并以实例介绍了解决该问题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4.
秦元明  胡林宏 《气象》1992,18(2):32-35
本文统计了1980—1989年发生在吉林省境内产生降雹和雷雨大风的两类强飑线的物理量参数垂直分布特征,给出了其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5.
高中和  季幼庭 《华南地震》1992,12(2):42-47,T002
本文阐述了浙江东部沿海海蚀地貌的分布特征,认为高位古海蚀地貌是浙江东部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些海蚀地貌确系古海面遗迹,但它们今日之分布高度乃是长时期构造抬升作用的结果。同期海蚀地貌的分布高度不同,除在形成时受到各种因素制约外,断块间的差异升降运动也是其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6.
本文揭示了神农架林区森林火灾的巨大地理差异性,划分出5级火险区,并结合地形、气候、植被、人口、交通等因素的区域差异进行了成因分析。  相似文献   
107.
几类反应谱的概念差异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108.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不仅呈现南北不均一性,而且显示东西分段性。以横贯高原腹地的NNE向负磁异常带为界,将冈底斯分为三段。在宽约300km的负磁异常带为代表的中段,近SN向的裂谷和正断层系统、重要地震和现代热水活动、古新世林子宗火山岩系和中新世超钾质火山岩系、以及日喀则弧前盆地集中发育,伴有斑岩型Cu-Mo和成因独特的Au-Cu矿化;在85°E以西的西段,主要发育强烈逆冲推覆系、同碰撞期花岗岩和中新世钾质-超钾质火山岩系,伴有造山型Au矿化;而在90°E以东的东段,主要发育走滑断裂系、同碰撞期花岗岩和中新世埃达克质斑岩,伴有斑岩型Cu-Mo矿化。古新世林子宗火山岩的精细定年和地球化学特征揭示,印度大陆板片向北的俯冲-汇聚至少在50Ma前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差异性。然而,中新世钾质-超钾质岩和大规模花岗岩基的时空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反映,印度大陆板片前缘可能发生撕裂,并发生分段式差异俯冲,西段(85°E以西)俯冲规模大,距离远,东段(90°E以东)俯冲规模小,可能未跨过雅江缝合带。沿着负磁异常带两侧的边界裂谷带,高SiO_2煌斑岩和念青唐古拉花岗岩基及相伴钾质火山岩的发育,揭示来源于软流圈地幔的岩浆和高热流穿过板片撕裂带并沿耦合上覆的裂谷带上涌,前者侵位和喷发,后者诱发地壳熔融。90°E与85°E之间的俯冲板片可能由于撕裂、断离和破碎,因而导致斜跨高原腹地的大面积通道式负磁异常带。  相似文献   
109.
顾及密度差异的河系简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张青年 《测绘学报》2006,35(2):191-196
河系简化是地图综合中经常需要处理的任务,其难点主要在于依据上下文环境对河流进行结构化选取,以保持河网密度差异等宏观特征。提出一种新的河流等级规则,依据河流的各级支流的数量确定河流的等级,以反映河流的密度差异;设计一种结合河流等级、长度与所在层次的综合指标进行河流选取;探讨在自动构建河系树的基础上计算河流等级、所在层次等指标的方法;最后使用综合指标进行河流结构化选取试验。结果表明,以新等级规则为基础的综合指标切实可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河网密度的区域差异。  相似文献   
110.
江苏气温长期变化趋势及年代际变化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根据江苏省60个气象站1961-2001年的逐月气温资料,研究了江苏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特征的空间差异。结果表明:1)近40a来江苏省年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其中冬季3个月(12月一次年2月)升温最明显,夏季7、8月降温明显。各季节和年平均气温年代际变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基本上是20世纪60年代有降低趋势,70年代到80年代前期趋势不明显,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气温快速升高,因此,年、春、秋、冬季最高温度出现在90年代。其中夏季气温在90年代后期又有所下降,夏季最高出现在60年代。2)长期变化趋势和年代际变化在空间上也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温度变化幅度上,春、秋、冬和年平均气温在全省都是升高的,其中苏南和江苏北部的徐连地区春、冬季和年平均气温升高最明显,秋季苏南地区升温最明显;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有下降趋势,其中东部沿海和西南部降温最明显,而北部部分地区则有弱的升温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