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0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79篇
测绘学   838篇
大气科学   60篇
地球物理   220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91篇
天文学   196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2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85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72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1年   1篇
  1950年   1篇
  194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91.
介绍了COSMO-SkyMed对地观测系统,分析了高分辨率SAR传感器和Tandem观测星座与相干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间隔1 d的COSMO-SkyMed Tandem数据生成了祁连山区的DEM。提出通过对无地形变化的差分干涉相位进行滤波来提取大气和轨道误差引起的测量偏差,探讨了实验干涉数据去相干的因素,并将生成的DEM与ASTER GDEM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992.
简要介绍了D-InSAR基本原理和D-InSAR数据处理流程,以双轨差分干涉测量方法处理ENVISAT卫星获取的巴姆地震灾区影像数据提取和分析同震形变场为例子,解释了D-InSAR在提取地面形变信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93.
在介绍滤波去噪基本原理和干涉图去噪质量评价指标基础上,采用整体去噪法和分解去噪法2种方法对干涉图进行滤波去噪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整体去噪法在图像保真,相位平滑程度效果较好,分解去噪法在抑制斑点噪声影响、图像边缘保持能力接好.  相似文献   
994.
线阵CCD传感器在航天摄影测量中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卫星发射上天后由于多种因素,CCD、镜头的各项参数均发生了变化,原来实验室里标定的值将不再适用.此时卫星遥感影像目标定位必须顾及像点的实际偏差,否则将对定位精度产生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带有内方位参数的严密成像模型.并通过模拟试验证明了单像空间后方交会和自检校区域网...  相似文献   
995.
依据脉冲信号压缩技术,从SAR成像理论出发,在介绍了SAR分辨率定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基于卫星编队InSAR系统分辨率的原因是存在距离向和方位向基线.在成像处理时,为了确保干涉相位精度,需进行去相关预滤波处理,由此引起系统成像带宽变窄,分辨率下降.依据影响分辨率的原因,提出了基于卫星编队InSAR系统分辨率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山东蒙阴金伯利岩型金刚石晶体中氮片晶的分布特征,采用红外光谱仪对116粒宝石级金刚石晶体样品中的氮片晶进行分析,并采用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氮片晶在金刚石表面所具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表面微细结构。结果表明,80.2%的金刚石样品中具有氮片晶;在个别浅褐色、八面体金刚石样品{111}面上观察到平行于[100]晶带方向的长条状蚀像,这些蚀像相互平行,大小不等。显微红外光谱对具长条状蚀像的金刚石样品{111}面的测试结果表明,该类晶体均具有较强的氮片晶的吸收峰(1359~1375cm-1)。综合浅褐色、八面体金刚石样品的红外光谱及其表面微形貌特征,推测长条状蚀像是由氮片晶的出露点受优先选择性腐蚀而致。  相似文献   
997.
山西清徐地裂缝形变的InSAR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清徐地裂缝是近年汾渭盆地中活动最为剧烈的地裂缝之一,对耕地、道路和建筑物均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为了监测该地裂缝的活动特征并推测其活动原因,采用差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对该区域的地表形变进行了面状监测.由于受农田覆盖导致的严重时间去相干的影响,本文采用2007年时隔仅为70d的两景Envisat ASAR数据进行了...  相似文献   
998.
2018年10至11月,金沙江上游白格滑坡先后两次垮塌渡江并致堰塞湖,且至今仍存在较显著的蠕滑形变。针对时序InSAR技术在高植被发育区的应用局限,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时序InSAR解算方法(ITSI),结合Sentinel-1A卫星2017年9月-2021年3月期间获取的SAR影像数据,针对滑坡区域分别开展了灾前和灾后时序干涉处理,提取了灾害-灾后时段内的年平均蠕滑速率场(灾前极值为9.71cm/a,灾后达到25.42cm/a)和累计蠕滑形变量(灾前极值为13cm,灾后两年内达61cm),并结合灾前-灾后形变时间序列,重点分析了蠕滑形变的时序演化特征,发现白格滑坡灾后两年间渐趋稳定。此外,监测结果发现白格滑坡上游5km处的肖莫久滑坡也处于活动状态。相关结果可为该区域防灾减灾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为满足新建射电望远镜在单站或多站联合进行的深空探测或射电天文观测对中心坐标精确测定的要求,提出一种利用已知精确中心坐标的望远镜作为参照物,测量地平式射电望远镜中心点坐标的方法和测量数据处理方法。这一方法对场地和设备的要求较低,能够得到毫米级或亚毫米级的位置精度。尤其适合对天线阵列的中心位置进行测量。对国家天文台密云观测站的40 m射电望远镜进行了中心坐标测量,位置均方根误差为2.312 mm,满足了后续的观测工作对其位置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