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2篇
  免费   379篇
  国内免费   679篇
测绘学   696篇
大气科学   142篇
地球物理   497篇
地质学   1584篇
海洋学   289篇
天文学   56篇
综合类   213篇
自然地理   153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99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48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59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81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3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50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33篇
  1989年   2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3篇
  1976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上古生界沉积相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培坤  纪友亮 《新疆地质》2005,23(2):152-157,i006
在层序地层学研究的基础上,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逆冲构造带上古生界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研究.分析出该地发育了6种沉积相,分别为碳酸盐潮坪相、障壁砂坝-泻湖相、河口湾相、三角洲相、河流相、湖泊相.并按上古生界识别出的2个二级层序,推测出沉积相的平面展布特征,总结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晚古生代沉积演化经历了拗拉槽再活动背景下的裂谷海湾充填、陆表海充填和内陆坳陷充填3个发展阶段.并结合构造、物源供给、海侵、古气候等条件分析了鄂尔多斯西缘前陆盆地上古生界沉积相演化的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52.
岩石三轴强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自制岩石三轴压力室和配备液压泵与现有万能材料试验机组成岩石三轴试验系统,进行岩石三轴强度试验研究,并与其它方法比对,结果相近,满足了科研和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3.
对中国大陆科学钻探主孔的岩心进行了声发射测量,确定了301~1531m深度的最大主应力。并与钻孔崩落法(深度1269~1655m)测量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声发射测量所得测值基本上落在钻孔崩落法测值的趋势线上,两种方法所得结果一致,说明测量结果可信。测量结果表明科学钻探主孔地应力大小随深度增加,在浅部301m最大主应力为13.4MPa,在深部1655m为55.2MPa。随深度的增加率为0.0279MPa/m。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54°±3.3°E,且方向不随深度变化。  相似文献   
54.
走近车载GPS     
《河南测绘》2005,(2):7-8
  相似文献   
55.
兖州矿区煤中某些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微量元素的赋存状态决定其在煤的加工利用过程中释放的难易程度和毒性,弄清其在煤中的赋存状态,对准确评价元素的工艺性能、环境影响、作为副产品的可能性以及在地质意义上都是十分重要的。分析了微量元素在煤中的有机亲合性,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求得了微量元素与煤中有机显微组分、三态硫、灰分之间的相关性,并在浮沉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微量元素的存在状态,通过研究向知,Ge、Ga、U、V、Cu、Th、Pb和Zn主要以无机态存在于煤中,F和Cl可能以有机态存在为主,As无机态和有机态存在的机率相似。  相似文献   
56.
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地下水水质预警是对地下水水质现状及变化趋势适时给出相应给别警戒信息的方法,包括状态预警和趋势预警两部分。以GIS技术为核心,将水质预警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地下水水质预警信息系统。并以吉林省西部平原地区地下水水质为例,研究了该区地下水水质恶化地区的分布、趋势、恶化预警等级及其成因。地下水水质预警系统为地下水资源管理,减少地下水水质恶化的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7.
叶荣  涂光炽等 《矿床地质》2002,21(3):278-282,303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的金主要呈包体金和裂隙金两种产出状态。文章根据成功地球化学动力学理论,论证了金元素在含矿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脆-韧性扩张活动中析出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及受反应动力学条件的制约,形成矿石中金不同产出状态的规律。指出热认矿中普遍存在的包体金为热液成矿早期阶段断裂发生脆性破裂和成矿流体沸腾,导致快速反应结晶的产物;而裂隙金和晶隙金为成矿晚期金等矿质在流体中残余富集,同时成矿断裂再次发生脉动破裂,即成矿热力学演化与有利的构造动力学因素耦合作用的结果。得出金矿物颗粒的产出状态具有成矿动力学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8.
金属硫化物中次显微金的赋存状态已引起人们的重视。张八岭构造带蚀变构造岩型和石英脉型两类金矿金属硫化物中次显微金质子探针分析显示,Au与As、Fe、S、Cu、Pb呈正相关关系,Au以显微包裹体形式存在于金属硫化物中。与蚀变构造岩型金矿相比,晚期的石英脉型金矿可见自然金含量较高,硫化物中显微包裹体金含量较低,可能预示中低温热液金矿中,不仅普遍存在时空分异的金属硫化物中的类质同象金和自然金,还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时空分异的自然金和次显微包裹体金。  相似文献   
59.
圆弧状沉积盆地与软土单覆盖层出平面地表运动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解析方法,通过圆弧状沉积盆地与同样参数的软土均匀单覆盖层的对比,研究沉积盆地对平面SH波二维散射效应和其出平面地表运动。数值对比结果表明:(1)波垂直入射时盆地中央地表位移幅值反应,其随频率变化形式与软土单覆盖层的地表运动有较强的对应性,且此时单覆盖层地表位移幅值为其下降;(2)盆地的二维散射效应特点显著波的汇聚作用使盆地中的地表运动显著放大,总体上较软土单覆盖层的地表位移幅值要大,其频域内的最大反应则明显大于单覆盖层情况,但最大反应在盆地表面出现的位置依赖于入射波角度、盆地深宽比和盆地的软硬程度;(3)沉积盆地中地表位移运动有强烈扭转效应,且随盆地变软和入射波频率增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60.
我国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规定在6、7、8度区,混凝土小砌块结构分别可以建七、六、五层。由于混凝土小砌块结构的最大优势在于10-20层(与混凝土框架或框架剪力墙结构比)。本文按1/4比例制作了10层混凝土小砌块结构模型,按7度设防要求实施构造措施,通过振动台试验研究模型结构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模型结构完全能够满足在7度区“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要求。圈梁、构造柱以及水平拉结筋构成的约束体系抗震作用是明显的。试验利用砌块的非注芯孔灌注铁砂来模拟墙体出平面动力效应。在本模型的构造措施下,平出面反应不对结构破坏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