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93篇
  免费   1745篇
  国内免费   2749篇
测绘学   708篇
大气科学   162篇
地球物理   3456篇
地质学   5399篇
海洋学   515篇
天文学   71篇
综合类   545篇
自然地理   231篇
  2024年   51篇
  2023年   252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84篇
  2020年   307篇
  2019年   355篇
  2018年   337篇
  2017年   329篇
  2016年   344篇
  2015年   381篇
  2014年   493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38篇
  2009年   471篇
  2008年   421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90篇
  2005年   382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340篇
  2002年   346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72篇
  1999年   219篇
  1998年   227篇
  1997年   188篇
  1996年   191篇
  1995年   199篇
  1994年   153篇
  1993年   153篇
  1992年   148篇
  1991年   118篇
  1990年   130篇
  1989年   99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37篇
  1984年   34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23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9篇
  1974年   8篇
  1965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浑河断裂带是深大断裂-郯庐断裂的北延分支,横贯抚顺市区,在断裂带之上及其两侧建有诸多大型工矿企业及民用建筑,断裂带的稳定与否关系到抚顺市的城市安全。近期,浑河断裂带抚顺市区段的个别次级断裂发生活动,并已造成严重的城市建筑破坏。局部断裂活动的成因,为城市决策者所关注。本文利用抚顺市城市平面控制网相隔17a的两期GPS测量数据,应用大地形变分析的理论方法,对浑河断裂带抚顺市区段的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结论:浑河断裂带抚顺市区段的宏观地质构造在此期间活动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72.
非饱和含水介质在吸湿和脱湿的不同过程中,水力传导度随介质含水率的变化规律是不同的。本文选取大沽河流域两种代表性砂土,对其吸湿-脱湿两个过程分别进行试验观测,并使用VanGenuchten—Mualem模型对其吸湿-脱湿过程进行水力传导度的拟合。研究结果表明:砂土在吸湿过程的非饱和水力传导度与脱湿过程的非饱和水力传导度大小并不相同,在含水率相同的情况下,吸湿过程的水力传导度要比脱湿过程大,在含水率较低时(小于15%)相差可达1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73.
充分利用生产坑道排水资料预测矿坑涌水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产坑道排水资料,选择比拟法、曲线方程法,对黄家山矿区进行矿坑涌水量预测,取得较好效果,对相邻类似矿区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余成伟  刘星 《云南地质》2008,27(4):509-513
隧道断层(F2)为张性正断层,破坏原岩中较为对称的应力平衡,加之带内岩石破碎,节理裂隙发育,使得断层更加容易坍塌和涌水。建议采用稳定掌子面法和专门支护保证硐室稳定。  相似文献   
75.
水泥粉煤灰加固有机质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高有机质含量的泻湖相软土,单纯采用水泥不能有效提高该软土的力学性能,因此提出了采用水泥和粉煤灰作为固化剂的加固方法。通过不同水泥掺入量、粉煤灰掺入量和龄期下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水泥粉煤灰固化土的强度规律和变形规律,探讨了水泥和粉煤灰加固高有机质含量软土的机理。结果表明,粉煤灰对于水泥试块的早期强度影响较小,对后期强度影响较大;粉煤灰最佳掺入量为12%,超过此掺入量水泥土强度反而会降低,粉煤灰水泥土的破坏应变、E50也在粉煤灰掺量为12%时分别达到最低值和最大值。水泥掺加粉煤灰可有效地提高高有机质含量软土的强度。  相似文献   
76.
采用简易、快速、经济的洞壁应力恢复法对某工程边坡勘探平硐洞壁应力场作了系统测试, 并采用FLAC2D软件对测试成果作了斜坡初始应力的反演分析。结果表明, 斜坡应力场随深度变化具有明显分带性, 应力量值随硐深曲线具有典型的驼峰式特征, 与理论分析结果相符, 表明该方法能较好地应用于斜坡应力场的系统测试和研究。成果对认识斜坡岩体的变形破裂及卸荷特征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
根据耦合作用实现方式的不同,将温度-渗流-应力耦合作用分为“力学”耦合和“参数”耦合两大类,“力学”耦合通过场之间的某种力学作用或过程实现,而“参数”耦合则通过场的控制参数的变化而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78.
基于岭估计的有理多项式参数求解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在使用最小二乘法解算卫星遥感影像的RPC参数时,如果控制点非均匀分布或模型过度参数化,其法方程系数矩阵很容易产生病态,获得的解将偏离真值,甚至得到错误的解.使用岭估计可改善法方程的状态,保证解稳定.采用岭估计方法,通过所获取的不同岭参数对SPOT和QuickBird影像进行实验,证实L曲线法是一种稳定的、有效的岭参数确定方法,可显著提高RPC参数的解算精度.  相似文献   
79.
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运动的GPS观测与构造活动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首都圈地区1992~2004年间280多个GPS点位复测资料,获得了该地区高精度的地壳形变速度场,相对欧亚板块的水平速度场由北向南由4 mm/a逐渐增加到9 mm/a;采用边界元(BEM)理论及位移不连续的多边形元素构建断层的三维模型,并利用均匀介质且各向同性的半无限线弹性空间模型反演计算了断层滑移量,模拟了GPS点位的位移场,在此基础上获得了主要活动断层和首都圈地区的地表、地表下15 km和25 km剖面的静态位移场、应力及应变场.结果表明,GPS点位的模拟位移场与观测值在南北向和东西向的误差分别为0.68 mm及0.77 mm,各个主要活动断层在1992~2004年间的构造活动较弱,随着深度的增加,剖面的应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0.
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将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引入滑坡监测,既可得到整个滑坡体的概要特征,又能提高监测效率。FBG与BOTDR是两种最具代表性的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FBG通过测量其反射光波长的变化获得应变或温度值。BOTDR通过测定后向布里渊散射光的频移实现分布式温度、应变测量。FBG传感器灵敏度高,但只能实现离散点的准分布式测量,BOTDR可实现分布式、长距离、不间断测量,但其空间分辨率不高。笔者提出FBG与BOTDR联合监测滑坡的方案。在巫山残联滑坡,在整个滑坡体上铺设监测光纤,利用BOTDR获得整个滑坡体的概要信息;在滑坡体变形的关键部位———变形缝安装FBG传感器,获得某些关键部位的应变信息,从而实现由点到线再到面的监测,获得滑坡体较完整的应变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