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0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测绘学   15篇
大气科学   27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640篇
海洋学   4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36篇
自然地理   53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通过常规物性、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高压压汞等实验测试分析,对储层岩石学特征、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研究表明:该区的储集空间主要为残余的原生孔隙,次为溶蚀孔隙,包含少量微裂缝;根据毛管压力曲线形态以及相应的参数,将储层孔隙结构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四类孔隙结构的储集性能和渗流能力依次变差,研究区以Ⅱ类和Ⅲ类孔隙结构为主。喉道半径是体现孔隙结构品质的直观参数。  相似文献   
72.
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不仅决定着油气的运移、聚集,而且影响着油水分布、油气采收率。通过物性分析、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等技术对长8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孔隙类型主要有剩余粒间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孔,其中以前2种为主要有效孔隙。孔喉组合以小孔微喉为主,小孔微细喉型次之。根据毛细管压力曲线形态特征,结合排驱压力、孔喉分选性、进汞饱和度、中值压力等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分为三类。  相似文献   
73.
石棉纤维粉煤灰水泥加固软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石棉纤维加固软土的效果和机理,改善水泥土的脆性破坏特点,提出将石棉纤维的物理加筋作用与水泥、粉煤灰的化学加固作用相结合,通过对不同纤维掺量(0%~9%)的石棉纤维粉煤水泥复合土进行直剪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试验、扫描电镜试验,进而对石棉纤维加筋水泥土的强度性质和影响机理进行探讨。研究表明,石棉纤维配合水泥与粉煤灰能显著提高软土的强度和稳定性,改善水泥土的破坏形式。水泥粉煤灰配比一定时,石棉纤维增强水泥复合土各强度指标值存在最优掺量,纤维添加量在3%~6%之间,石棉纤维的加筋效果在水泥土中能得到很好的发挥,超过最优掺量则会降低复合土的强度值。  相似文献   
74.
以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真空预压联合电动作用后的珠三角海(河)积软土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镜对以上两种粘土的微结构基本单元的孔隙数和孔隙率、基本单元的平均等效孔径和平均孔隙面积、基本单元的丰度和面积概率分布指数、基本单元的概率熵和孔隙等方面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将真空预压联合电渗和真空预压联合电动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真空预压联合电渗试验,粘土经过真空预压联合电动试验后,土颗粒发生明显的破坏,小孔隙逐渐被挤压消失或孔隙之间自调整而互相连通形成大孔隙,软土也由蜂窝状-空架状结构逐步转变为骨架结构-团聚絮凝结构,真空预压联合电动的加固效果更加明显。为珠江三角洲地区海相沉积土区的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5.
有效应力参数的合理确定是非饱和土有效应力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现有的有效应力参数未能较好地考虑孔隙水的微观赋存形态对有效应力的影响。为此,分析了孔隙水的微观赋存形态,明确了孔隙水可分为收缩膜、吸附水和毛细水,建立了非饱和粉土的扩展三相孔隙介质模型,即孔隙气、毛细水和广义土骨架。基于该模型,采用分相平衡分析法,推导了非饱...  相似文献   
76.
康昱桂  陈克荣 《地质与勘探》1994,30(6):43-47,55
冀东的峪耳崖岩体、葫芦峪岩体、三道湾岩体及迁西群老基底变质岩中发现的强磁性铁质小球,经大量分析对比研究后,确认它们属同一种宇宙尘。这在迁西群变质岩中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77.
Relatively strongly magnetic fine components (< 30μm, XS-4J and DS-4J) which are most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were separated from layer S5-1 in the Xifeng and Duanjiapo loess sections and analyzed by MPV-3 for their morp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and reflectance, SEM-ESD for their element contents and XRD for their mineral phas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inerals in both samples are dominated by detrial Fe-Ti oxides of aeolian origin. In sample XS-4J the reflectance and iron contents of magnetic minerals are usually high. In addition to magnetite (Fe3O4), maghemite (γFe2O3) and hematite (Fe2O3), some Fe-high oxide (72.25 wt%–86.67 wt%), ilmenite (FeTiO3), and magnetite-ulvöspinel [Fe(FeCr)O4, Fe (FeNi)O4] were also detected. In sample DS-4J obvious negative linear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i and Fe, and the contents of Mn, Si, Al and Ca are usually high and the minerals are dominated by magnetite (maghemite), goethite (FeOOH) and limonite (containing Si and OH). In addition, the signs of corrosion of magnetic minerals and newly crystallized magnetite (maghemite) were recognized. Differences in the composition and assemblage characteristics of magnetite minerals between XS and DS reflec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source rocks and preserving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78.
徐锋 《地理教学》2012,(23):59-59
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有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湖泊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等。如何掌握并加以区分呢?首先从各种补给形式的径流量变化图中的微观特征看:大气降水补给是大多数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径流量随降水的变化而变化,水量变化大(见图1);季节性冰雪融水补给主要在春季,水量变化较缓和,春季积雪融化形成春汛(见图2中A);  相似文献   
79.
文中利用TRMM卫星测雨雷达探测反演的云水、雨水、云冰和降冰4种云参数产品及实况降水资料,对比检验该人工增雨云系业务模式对云微观场和地面降水场的预报能力.结果表明,人工增雨云系模式系统对降水的预报能力要略优于现行业务运行的GRAPES模式;人工增雨云系模式系统能较好地预报云系系统云物理微观量的垂直结构特征,模式预报的微观场与卫星监测吻合较好;在播撒窗区的水平分布上,模式预报的各水凝物分布形势和强中心位置与卫星监测一致,其大小也接近监测值;人工增雨云系模式能较好地预报云的微观场和天气形势场,可作为云系人工增雨条件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0.
变形监测是大跨度桥梁营运期间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介绍了湘潭湘江三大桥主桥在营运期间桥梁内部的微观测量和桥梁外部的宏观测量,表明综合测量是了解桥梁“健康”的有效方法,同时对其宏观测量的应用模型和数据精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