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8篇
  免费   861篇
  国内免费   1482篇
测绘学   218篇
大气科学   547篇
地球物理   494篇
地质学   3743篇
海洋学   1058篇
天文学   51篇
综合类   316篇
自然地理   754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265篇
  2021年   252篇
  2020年   178篇
  2019年   217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158篇
  2016年   172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399篇
  2013年   265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53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288篇
  2008年   269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57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97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42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152篇
  1996年   152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70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194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修正的镜质体反射率剥蚀厚度恢复方法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针对目前用的地层剥蚀厚度恢复镜质体反射率差值法所存在问题,在考察地层沉降、抬升、再沉降埋藏史过程的基础上,根据有机质演化累积性和不可逆性原则,利用经典的有机质成熟度时温关系模型(TTI),建立了修正的镜质体反射率剥蚀厚度恢复方法。该方法不仅考虑了剥蚀界面上下镜质体反射率的相对值,还考虑了各自绝对量,与以往仅考虑镜质体反射率差值相比,有较大改进。  相似文献   
962.
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有机相类型及生烃潜力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夏新宇  张文正 《沉积学报》1999,17(4):638-643
对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马家沟组碳酸盐岩的各种沉积环境的有机相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有机碳丰度最高的是陆缘斜坡相碳酸盐岩(0.26%),其次是膏盐湖(0.22%)、膏云坪(0.21%),而开阔海、云坪和滩等环境的碳酸盐岩有机碳平均含量较低(<0.20%);碳酸盐岩干酪根样品多数为富氧、贫氢,显示其有机质类型较差;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生物化石特征反映出陆缘斜坡处于相对还原的环境,而其他沉积环境则为氧化环境。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的大部分碳酸盐岩处于生烃潜力较差的C~D相。从有机质数量、有机相类型来判断,鄂尔多斯盆地下奥陶统碳酸盐岩不是好烃源岩,难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气田。  相似文献   
963.
河北宣龙地区微生物铁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宣龙铁矿生物结构类型铁质叠层石、核形石和微生物鲕石所作的有机碳、正烷烃、生物标志物及干酪根红外扫描、元素组成和碳同位素分析,结合地质背景资料、微生物化石等地质标志探讨有机质在铁矿形成中的作用。研究表明,从有机地球化学的角度也可提供生物参与铁质沉淀的证据。  相似文献   
964.
天然气碳同位素部分反序与乙烷碳同位素特征的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建京  吉利明 《沉积学报》1999,17(12):811-814
通过煤系源岩热模拟烃类气地球化学研究,结合源岩自然演化形成天色气的研究,认为煤原岩在热演经进行中,随化程度增高δ^13C1值从轻变重,δ^13C2变化较小,在低演化阶段一般为-28‰±(Ro=0.45%~0.56%),当源岩进入生烃门限阶段δ^13C2值一般为-26‰~23‰左右。且随热演化程度增高进一步变重,但一般不大于-20‰。烃类气碳同位素系列4 部分反序现象,不仅仅是不同成因天然气混源特征  相似文献   
965.
杨斌  廖宗廷 《沉积学报》1999,17(12):668-674
碳沥青在大厂矿田龙头山礁灰岩区分布广泛,其主要产出形式为充填于礁灰岩岩溶孔洞,原生孔隙及方解石裂中,在石一硫化物矿体内及花岗斑岩与礁夺的接触面上也见碳沥青分布。对碳沥青及龙头山地区生、储盖条件的分析表明,生物礁内曾有过油气的运移和储集过程。稳定同位素与流体包裹体成分笔挺不了有机质参与金属成矿的明显迹象。推测泥盆纪海底喷流一沉积成矿时期是油气活动的重要时间之一;油气田最终的的破坏与燕山晚期花岗岩浆侵  相似文献   
966.
<正> 十万大山盆地属中—新生代陆相地层和下伏中—古生代海相地层上下叠置的残留型盆地。下伏的古生代海相地层以碳酸盐岩沉积为主,厚度大(250~2850m)、面积广、烃源岩发育。海相烃源岩由灰、深灰色细晶碳酸盐岩和深灰色泥质岩组成。其沉积  相似文献   
967.
马家沟组浅水碳酸盐沉积体系可分为滩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四个相带;讨论了不同相带的有机质丰度、可溶有机质族组成及其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研究表明,局限台地相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富含饱和烃和芳烃,正构烷烃轻组分含量相对较高;滩相有机质丰度相对较低,富含非烃和沥青质,正构烷烃重组分含量相对较高。不同相带的碳酸盐岩生烃潜力不同,局限台地相水动力条件较弱,处于还原沉积环境,有利于有机质保存,生烃潜力较高,是油气源岩良好的分布区;而滩相为颗粒灰岩,孔隙发育,非烃和沥青质所占比重较大,是良好的储集带。  相似文献   
968.
目前有关硝化反应动力学及其共代谢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多为实验室微生物纯培养体系,来源于野外环境样品的很少.以受污染湖泊严家湖1号塘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野外钻探采样,并选取不同深度沉积物进行室内外加氮源的硝化实验.结果表明:表层土和钻井一处50~100 cm沉积物发生明显的硝化反应,同时有机污染物中六氯苯含量降低最多,分别...  相似文献   
969.
粘土-有机树脂超吸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超吸水材料是一种吸水能力特别强的物质,能够吸收自身重量的几十倍甚至几千倍的水;吸水后,在加压的情况下也不脱水或脱水很少。因此,又称它为高保水材料。由于它既具有独特的吸水和保水性能,又具备高分子材料的优点,从而在国民经济众多领域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1~3],从1961年美国将其开发应用[3]至今,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本文制备了粘土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超吸水复合材料。通过Ce4+引发,使淀粉、粘土接枝丙烯酰胺;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交联剂使接枝物适度交联;交联产物经水解、洗涤、脱水、干…  相似文献   
970.
沉积盆地内地层中碳的来源 ,根据其碳、氧同位素特征可归纳为 :海洋沉积碳酸盐碳、生物碳、热解非生物成因碳、大气淡水方解石碳和热卤水系统中的无机碳。热水成因的金矿及喷气 沉积矿床中的碳都具有深源成因的无机碳。深部含无机碳的热流体喷溢到海洋底部可以解释为扩张盆地底部形成的缺氧环境和含矿黑色页岩的主导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