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2篇
测绘学   50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11篇
海洋学   10篇
综合类   344篇
自然地理   64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8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12 毫秒
581.
农用地流转是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途径。目前在国内还未形成一个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的土地流转模式。通过对湖南省益阳市土地信托流转的资源配置效应进行分析,对这种流转模式进行思考,提出优化调控这种土地流转模式的对策建议,为完善其他土地流转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2.
在深入研究重庆地票制度基础上,根据传统地票交易管理模式,设计了基于互联网的B/S构架系统,实现了交易信息推送发布、交易管理、态势分析和收益分配溯源等一系列功能,构建了土地流转网上交易平台,并依托课题项目在重庆城乡统筹示范区开展农村土地流转过程数字化监管技术集成及应用示范,替代纯文本、纯人工的工作管理环境,以一体化的数据管理方式为土地流转的管理和相关决策提供信息化手段与支持。  相似文献   
583.
分析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意义和作用,指出了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4.
王斌 《浙江地质》2010,(3):41-43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允许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从而打破了以土地所有制性质摒弃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障碍,为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提供了政策空间,为农民以土地权益合法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成果提供了政策支持,对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及促进节约用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5.
冯洁  张宇 《广西地质》2010,(9):30-32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广西农村土地流转有了一定的发展,但目前仍然处于初级水平,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文章通过对广西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的剖析,提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相似文献   
586.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土地管理制度方面的重大改革,是实现土地资产价值和合理配置土地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我国城乡土地统一大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措施涉及土地管理政策和土地收益分配的重大调整,涉及面广,关联度高,很多有关的配套措施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和规范。  相似文献   
587.
推动土地合理流转、实施土地规模经营,是提高农民积极性、发展合作社的有效途径。在土地流转中切实做到坚持保证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流转后的土地农业用途;坚持做到不限定流转时间、不限定流转模式、不强迫农民意愿、不侵害农民利益。在规范管理中,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执行统一的土地流转操作程序,确保土地流转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签订书面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明确土地流转形式、面积、年限以及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土地的合理流转,提升了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把土地自觉地推向农村市场,实施农业产业化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增值效益。  相似文献   
588.
密婷 《山东地质》2010,(8):57-58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根据河东区集体建设用地的现状,分析了影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确权登记、建立城乡统一的交易市场、完善流转程序、规范流转收益等破解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难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89.
如何走出土地流转“非粮化”困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日前,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河南省一般农户流转土地的日"非粮"比例已经高达40%,而土地经营大户的"非粮"比例从2010年的43.7%上升至目前的60%。这一结论再次引发了公众对粮食安全的担忧。近年来,土地流转不仅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加速了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土地撂荒等粮食生产问题。但伴随土地流转面积的快速增加,农地"非粮化"的趋势也日益凸显,给国家粮食安全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