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9篇
测绘学   7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8篇
海洋学   14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2篇
自然地理   4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51.
中药"效-效"关系挖掘是中医药研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对中药方效判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中药方剂数据中自动挖掘"效-效"之间的关系,并归纳不同药效之间的关联程度.为此,提出了基于FP_growth方法的"效-效"关系挖掘算法.输出结果表明,提出的FP_growth方法具有较高的正确率,优良达60.3%.  相似文献   
52.
本文作者曾在中国煤田地质局参与连续墙设备的引进工作,并担任翻译,通过与国外各有关公司洽谈,现场调研以及资料翻译,了解了国外有关连续墙抓斗挖掘设备及工艺,整理撰写此文于本刑发表,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基于GIS的铀成矿信息挖掘模块研发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深入研究了基于GIS软件的铀成矿信息挖掘模块的开发技术,应用混合编程技术实现了GIS技术与铀成矿信息挖掘技术的无缝集成,弥补了GIS软件在铀成矿信息提取功能上的不足.通过具体的开发实例,详细介绍了铀成矿信息挖掘模块的开发过程.实践表明,开发出的软件模块界面友好、功能实用,可快速完成铀成矿信息的提取与综合.  相似文献   
54.
空间数据挖掘中聚类分析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据获取技术的发展以及数据获取手段的多样化,大量与空间位置相关的数据被收集,人们迫切需要强有力的数据分析工具来从这些数据中获取信息或知识,这一需求导致了空间数据挖掘这一全新研究领域的出现。空间聚类分析既可以发现隐含在海量数据中的聚类规则,又可以与其它数据挖掘方法结合使用,发掘更深层次的知识,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和质量,是空间数据挖掘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  相似文献   
55.
56.
本文对砂金矿床储量计算现存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指出了由于不正确的计算方法给采金船生产带来的某些危害。着重论述了正确运用混合砂品位指标在矿床储量计算中的意义;单项钻孔工程混合砂品位表示方法、原则与采金船设计、生产的关系;关于矿体圈定中某些问题的处理。  相似文献   
57.
58.
以杭州市西湖区为实证,采用高德地图POI数据,通过DBSCAN聚类识别459个社区中心,从空间布局、组织形式、空间关联3方面入手刻画其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通过Logistic回归判断中心数量、能级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 社区中心分布呈现空间集聚性和“一区多片”的整体结构,具有圈层分布和道路亲缘性特征。② 社区中心存在“强-弱”的中心网络结构,在小尺度上则由强弱中心互补形成团簇,并在社区层面形成功能较为完整的网络结构。③ 社区中心内公共服务有引领性作用,能促进社区中心形成,且中心内设施具有同类集聚的特征。④ 常住人口总量是最主要的影响要素,道路分割、户籍比、平均高程、社区组织类型对中心的形成有显著意义,人口密度、公司企业数等对中心数量与能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9.
科学环境知识是实现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依据。民勤作为典型的荒漠化区域,对其荒漠化的发展过程及机制等科学环境知识的认识有助于指导干旱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因此基于知识图谱方法,结合传统的文献综述方法,挖掘民勤科学环境知识并运用综合征框架进行知识组织管理。研究发现,常兆丰等、肖笃宁等、颉耀文等、康绍忠等、孙丹峰等、冯起等几个较成熟的团队在民勤进行了大量且较为成熟可信的研究,是本文获取科学环境知识的基础;民勤土地荒漠化研究主要集中于土地利用/覆被、荒漠化监测、景观格局变化,水资源利用及监测,荒漠植被演化和保护,环境变化及沙尘暴以及气候和人类活动的驱动5个相互联系耦合的热点方面;近60 a民勤土地荒漠化主要分为1949-1998年和1998-2010年主要的两个阶段,1949-1998年呈现耕地增长和荒漠化加剧的恶性循环过程,1998-2010年呈现荒漠化减弱以及地下水位下降的减缓,但仍表现为耕地的增长和自然植被的减少过程;并以民勤荒漠化的发展过程及机制为基础建立了综合征框架--民勤土地荒漠化是一个人类和自然综合作用下,土地利用/覆被、水资源、植被以及区域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过程;科学环境知识综合征框架的挖掘集成可为后期系统建模与情景分析提供支持,为后续政策响应和措施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0.
对具有动态变化特征的空间实体的描述,除了表达其内在属性外,还应包括动态行为.传统GIS把空间对象内在属性和动态行为分开建模本质上是一种基于地图的静态建模思想,而多粒度时空对象把行为能力作为对象的固有属性,是区别于其它对象的一个重要特征,使得全空间信息系统能够描述具有认知和行为能力的"活"的地理实体.本文针对具有规则化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