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4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60篇
测绘学   301篇
大气科学   92篇
地球物理   75篇
地质学   385篇
海洋学   165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713篇
自然地理   50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62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43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76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随着浙江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国务院批准的浙江省1997—2010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各项目标提前实现。根据省政府要求,国土资源部已将我省列为第一批省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试点单位。本在总结上一轮规划实施的基础上,对新一轮规划修编的目的、任务、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92.
灌丛沙堆表面的蚀、积特征直接影响着沙堆的形成和发育,是研究灌丛沙堆的重要方面。选择策勒绿洲-沙漠过渡带内半固定沙地和流动沙地上的各一个独立柽柳沙堆作为表面蚀、积特征的定点观测对象,运用地形测量结合插钎法对每场大风后沙堆表面的蚀、积量与蚀、积分布状况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处于半固定沙地的柽柳沙堆,整体蚀、积空间分布规律不显著且蚀、积量相对较少,以微弱的蚀、积变化为显著特征,形态相对稳定。与之相对,处于流动沙地的柽柳沙堆,整体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规律和较高的蚀、积强度,这表明柽柳沙堆所处环境的沙源供给强度是控制沙堆单体规模的主要因素之一。(2)伴随着柽柳灌丛开始萌动到逐渐形成一定的灌丛覆盖,沙堆表面由大面积侵蚀逐步转为积沙,风蚀退缩到沙堆两侧且总体上沙堆体积在年内呈先减小后增大的波动状态。(3)柽柳灌丛沙堆以灌丛内部具有覆盖的保护区域及背风侧大面积稳定积沙,迎风和两侧区域强烈风蚀为主要蚀、积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993.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机制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高度重视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实行减缓与适应并重的应对气候变化原则,已出台适应气候变化相关的战略、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但总体来看,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尚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法规制度缺位、监测评估不足、组织协调机制不完善等挑战,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的类型、数量和力度都明显弱于减缓。为完善中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机制的框架设计,文中梳理了相关研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的适应气候变化国际机制及主要国家经验,提出了一套完整闭环的适应气候变化核心决策流程及关键支撑机制,并重点从开展法制建设、制定适应战略(计划)、建立监测评估机制、构建协调机制和完善资金机制等五方面,归纳了主要国家的经验与启示,最终研究提出完善我国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与机制框架设计的建议,包括加快建立和完善适应气候变化法制建设、加快构建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体系、加快完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的机制设计、加强适应气候变化支撑能力建设、推动适应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等。  相似文献   
994.
农业保险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一项分散农业灾害风险、稳定农民收入、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气象灾害是农业自然灾害的主体,气象服务是农业保险中的重要环节,深入研究农业保险中的气象法律政策将有助于农业保险的发展。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农业保险的政策和实施,对农业保险的气象服务法律政策制度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农业保险气象服务法律制度提出可行性建议,以期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5.
《浙江地质》2011,(12):16-17
国土资源统计监测是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国土资源事业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入,统计监测工作的信息、咨询与监督作用日渐凸显。自从国土资源政策参与宏观调控以来,如何完成新时期赋予国土资源部门的重要使命,更好地履行参与宏观调控的职能,对国土资源政策的力度、节奏和效应能够全面了解和客观评价,对国土资源管理行为、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996.
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利用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社会发展驱动着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也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研判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找到土地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从而设计出有针对性的土地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997.
《浙江地质》2011,(3):1-1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改革开放深化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更高、更新的要求,资源需求刚性上升,资源供给刚性制约,迫切需要打造一支敢拼敢闯、敢为人先、创先争优、永不松懈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相似文献   
998.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安全的一项战略性措施,进一步表明了在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决心,为耕地保护提供了新的管理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999.
丁全利 《辽宁地质》2011,(11):14-17
中国是世界矿业大国之一。今天,作为全球矿业市场上的重要国家,中国矿产资源领域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世界矿产资源供需形势的变化。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矿业大会开幕之时,来自五大洲的矿业界人士,自然将关注的目光首先投向中国矿业政策及相关制度方面。  相似文献   
1000.
南海北部渐新世/中新世之交发生了物源突变地质事件。利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渐新统珠海组和中新统珠江组砂岩薄片镜下计点法统计技术,详细研究了碎屑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珠海组砂岩碎屑组分中,岩屑以深成的岩浆岩屑占绝对优势,长石和沉积岩屑含量也相对较高,与该期物源主要来自华南沿海近源以燕山期花岗岩为主的母岩区相一致;而珠江组砂岩中,岩屑以变质岩屑占优势,同时也含有一定量的岩浆岩屑、沉积岩屑和较多的长石,显示珠江组具有更多的物源供给区。随着渐新世/中新世之交各种地质事件发生,尤其是伴随青藏高原隆升引起的大陆风化及侵蚀程度增强,珠江口盆地沉积物源区向华南古陆内部古老的沉积-变质岩区和青藏高原东麓扩展,碎屑组分变化应该是该期各种地质事件的综合作用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