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3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1087篇
测绘学   9篇
大气科学   2篇
地球物理   253篇
地质学   2970篇
海洋学   258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91篇
自然地理   58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49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90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82篇
  1993年   78篇
  1992年   59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64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5篇
  1950年   6篇
  1949年   4篇
  1947年   7篇
  1943年   5篇
  1942年   9篇
  194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11.
在中国南方有一类中小型盆地,它们的特点是垂直方向的多层结构和水平方向的多级分割,形成复杂的构造格局。复杂性就在于沉积深厚,岩相多变;数度侵蚀,火成常见;断层不少,构造陡倾;起伏频繁,上下不符。因此产生了复杂的地震地质条件和探测的技术问题,诸如各类多次波,侧面波的干扰,复杂断层,各种不整合,尖灭带,速度多变,深层畸变等,造成取得古生代地层内部波组的困难。文中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观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912.
西南印度洋中脊(SWIR)增生的洋壳面积仅占印度洋的15%左右,但其具有比东南印度洋中脊和西北印度洋中脊更悠久而复杂的演化历史.基于已有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系统总结了SWIR的地质构造特征,并讨论了SWIR的演化过程、洋脊地幔的不均一性、洋脊周边海底高原成因等核心问题.SWIR地形中段高、东西两段低,空间重力异常基本与地形变化一致.按转换断层一级边界可将SWIR划分为20个一级段.SWIR的磁异常条带呈现两端渐进式分布和中段带状分布特征,对应洋脊的三期演化历史.SWIR的地幔源区极不均一,尤其是中新元古代造山带根部集中拆离的中段.源区地幔的不均一性与大陆裂解和洋脊演化过程密切相关.SWIR的东端与西北印度洋中脊和东南印度洋中脊的邻近洋脊段具有地球化学亲缘性,西端与大西洋中脊和南美洲—南极洲洋中脊的邻近洋脊段具有地球化学亲缘性,这与SWIR的渐近式扩张有关.SWIR周边海底高原普遍具有较大的地壳厚度,其成因除了陆壳基底之外,可能与热点火山作用、热点-洋脊相互作用或热点-三联点相互作用有关,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SWIR的形成演化及其作用域内的熔融异常(如海底高原)是冈瓦纳大陆裂解、残留岩石圈地幔、软流圈地幔和深部地幔热柱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SWIR的演化过程对揭示冈瓦纳大陆的裂解过程和印度洋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13.
由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浆岩专业委员会主办的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及其深源包体学术讨论会于7月27日至7月31日在黑龙江省德都县五大连池地区召开;会后代表们对我国著名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及牡丹江镜泊湖地区的火山景观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914.
滇东Pt-Pd-Cu含矿建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含矿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滇东Pt-Pd-Cu含矿建造包括黑色页岩建造和玄武岩建造,黑色页岩建造由不同层位的黑色岩系组成.作者重点对元古宙昆阳群、下寒武统黑色岩系和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昆阳群黑色岩系以As、B(K≥5)显著富集,Sb、Pd、Mo、Ag、U、Pt、V、Zn、W、Cu(K≥1.2)富集为特征;滇东下寒武统黑色岩系以Mo、Ag、U、As、V、B、Pd、Sb(K≥5)显著富集,Pt、Pb、Zn、W、Cu、Ni(K≥1.2)富集为特征;峨眉山玄武岩则以Pt、Pd(K≥5)显著富集,Au、Ag、Cu、Zn、Sb、B、U、V(K≥1.2)富集为特征.总之,分布于研究区不同层位的黑色岩系和二叠纪峨眉山玄武岩建造构成了该区贵金属(Pt、Pd、Ag、Au等)和有色金属(Cu、Mo、V等)元素成矿的初始矿源层,上述区域成矿要素最佳匹配地段是可能产出非传统贵金属(pt、Pd、Ag、Au等)和有色金属(Cu、Mo、V等)矿床的潜在地段.  相似文献   
915.
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及其与新生代盆地叠合关系探讨   总被引:61,自引:2,他引:59  
济阳坳陷中生代盆地演化受控于欧亚构造域的板块拼接挤压和滨太平洋构造域及其郯庐断裂活动两种动力学背景。早、中三叠世,作为华北大型内陆沉积盆地的一部分,沉积了近2000 m厚的地层;晚三叠世,主要受控于扬子板块与华北板块挤压碰撞所产生的挤压应力场,处于抬升剥蚀状态,早、中三叠世沉积的地层几乎剥蚀殆尽,并开始发育多条NW向逆冲断层;早、中侏罗世是对晚三叠世挤压逆冲断层和褶皱所造成的本区地势高低起伏的一个截凸填凹、填平补齐的过程;晚侏罗世—白垩纪,受郯庐断裂左行走滑的影响,济阳坳陷区前期形成的NW向逆冲断层,发生构造反转,反向伸展,形成了一系列半地堑。控盆断层为NW向的中生代盆地,与控盆断层为NE(或NNE)向的新生代盆地里相干型叠合,可划分出中坳新拗、中坳新隆、中隆新坳、中隆新隆4种叠合单元类型,不同类型的叠合单元经历了不同的沉降史,具有不同的石油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916.
申报长白山新生代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艳玲 《吉林地质》2003,22(2):56-60
本文介绍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的概况,说明建立长白山新生代火山国家地质公园具备的基础,论述了建立公园的意义,并将长白山地质遗迹景观与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国家地质公园评审标准》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长白山新生代火山地质遗迹景观和生态系统符合国家地质公园的标准,申报是可行的。最后提出了尚需进一步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17.
青藏高原及邻区新生代火山岩Sr-Nd-Pb同位素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在综合分析最近十多年来的Sr、Nd、Pb同位素资料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青藏高原及邻区新生代火山岩岩浆源区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冈底斯中段火山岩的岩浆源区逐渐从普通地幔向EMⅡ方向演化;西段晚期火山岩源区的演化方向为俯冲带壳幔混合源→造山带上地壳源→下地壳源。②西羌塘岩浆源区主要为不具富集或亏损的幔源物质;囊谦盆地、大理海东火山岩源区较深,为大洋型软流圈地幔 消减组分混合源;藏北羊湖、雄鹰台—鲸鱼湖、西昆仑以及北羌塘巴毛穷宗火山岩的岩浆源区为EMⅡ;鱼鳞山超钾质火山岩为经历了大陆地壳物质强烈交代作用的EMⅡ型岩浆源区;西秦岭火山岩源于亏损地幔,腾冲新生代火山岩源区为受到地壳物质交代的EMⅡ。③西羌塘、可可西里、西昆仑和腾冲新生代火山岩具两种演化趋势——鱼鳞山、普鲁、雄鹰台—鲸鱼湖岩区和腾冲火山群向EMⅡ方向演化,而泉水沟、黑石北湖、阿什库勒则分别沿0Ma的地幔—上地壳混合线方向演化。④青藏高原及邻区新生代火山岩至少存在4种不同的岩浆源区。  相似文献   
918.
利用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对云南境内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中的斑岩铜矿进行了年代学研究, 获得了马厂箐(33.9±1.1)Ma和铜厂(34.4±0.5)Ma的新数据. 表明马厂箐和铜厂两个矿区的斑岩型铜钼矿是基本同时形成的. 结合前人获得的西藏玉龙铜矿(与马厂箐和铜厂位于同一成矿带)的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35.4, 35.9, 36.2 Ma), 可以认为, 金沙江-红河成矿带中近于等间距分布的3个新生代斑岩铜矿是基本同时形成的, 均属始新世后期同一成矿集中期的产物.  相似文献   
919.
中国哺乳动物区系的演变与青藏高原的抬升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基于哺乳动物具有演化速度快和对环境变化反应灵敏的特点, 通过对已知哺乳动物化石的分析, 结合含化石地层的岩石学特征, 概述了中国新生代哺乳动物群的演替,探讨了青藏高原隆升和动物地理区系的演变历史. 哺乳动物的演化趋向及其地史、地理分布资料表明, 青藏高原开始隆升、季风出现和哺乳动物地理分布的分异可能始于渐新世. 青藏高原的隆升似乎是个逐渐和相对稳定的过程, 其升起使亚洲的气候和自然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导致我国哺乳动物分布自中新世以来出现了明显的分异, 并最终形成现代的动物地理区系.  相似文献   
920.
羌塘赤布张错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K-A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成果,将赤布张错新生代火山活动划分为3期:第Ⅰ期(40.1~35.1Ma)火山喷发较弱,形成小范围分布的细粒安粗岩和斑状粗面岩;第Ⅱ期(26.5~17.6Ma)火山喷溢最为强烈,形成大面积厚层黑色气孔状安粗岩;第Ⅲ期(5.5~4.61Ma)由潜火山作用形成球粒状、斑状粗面岩岩丘。新生代火山岩系包括高钾钙碱性系列和钾玄岩系列,高钾钙碱性火山岩形成于始新世,属于壳源岩浆系列;钾玄岩系火山岩形成于中新世一上新世,属于幔源岩浆系列。由老到新,岩石系列由高钾钙碱性系列一钾玄岩系列演化,岩性由安粗岩一粗面岩演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